第一编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1
总论 1
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 1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及其本质特征 3
三、马克思主义是富有强大生命力的科学 5
第一章 辩证的唯物论 8
第一节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8
第二节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多样样 11
第三节 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和能动作用 13
第一节 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16
第二章 唯物的辩证法 16
第二节 对立统一规律 20
第三节 量变质变规律 24
第四节 否定之否定规律 26
第五节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28
第三章 辨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33
第一节 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反映论 33
第二节 认识的辩证运动 36
第三节 辩证思维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9
第四节 真理 41
第五节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44
第一节 社会历史前提 48
第四章 历史唯物论 48
第二节 人类社会的系统结构 51
第三节 社会形态及其发展 54
第四节 社会发展的动力和一般规律 56
第五节 人在社会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62
第六节 社会发展的规律性与人的自觉活动 67
第五章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实质 70
第一节 劳动价值论是剖析资本主义经济的理论基础 70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雇佣劳动制度 77
第三节 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生产 79
第一节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发展为垄断资本主义 89
第六章 现代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 89
第二节 金融资本的形成和金融寡头的统治 91
第三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92
第四节 垄断资本在国际经济领域的统治 95
第七章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 99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99
第二节 资本主义积累的对抗性质 100
第三节 单个资本再生产及其矛盾 103
第四节 社会资本再生产及其矛盾 105
第五节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集中爆发 109
第八章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经济关系及其矛盾 111
第一节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及其矛盾 111
第二节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发展中国家之间矛盾的加深 113
第一节 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 116
第九章 资本主义社会上层建筑的阶级实质 116
第二节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 117
第三节 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 119
第十章 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122
第一节 资本主义向更高社会形态转化的必然趋势 122
第二节 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 125
第三节 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由之路 127
第四节 社会主义首先在比较落后的国家变为现实 129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和民族特色 133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社会的设想和社会主义的现实 133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本质与基本特征 134
第三节 社会主义形式的多样性 137
第四节 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阶段 139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42
第一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142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144
第三节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145
第四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 148
第二编 中国革命史 150
第一章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和旧民主主义革命 150
第一节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150
第二节 近代中国探索国家出路的斗争 153
第三节 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 155
第四节 北洋军阀的统治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继续奋斗 158
第一节 五四运动前夜的中国 161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和国民革命 161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62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早期革命活动 163
第四节 国共合作与统一战线的建立 164
第五节 国民革命的兴起 166
第六节 统一战线中争夺革命领导权的斗争 166
第七节 北伐战争与工农运动高涨 168
第八节 国民革命的失败 169
第三章 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救亡运动 171
第一节 国民党新军阀对全国的独裁统治 171
第二节 土地革命的开展和中国革命道路的新探索 171
第三节 中间派别的主张和活动 174
第四节 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175
第五节 中国共产党在探索革命新道路中的失误与历史性转折 176
第六节 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与国内和平的实现 177
第四章 全民族抗日战争 180
第一节 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发动 180
第二节 国共两党的不同抗战路线 180
第三节 坚持团结抗战与反对分裂投降的斗争 182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184
第五节 抗日战争的严重困难局面 185
第六节 抗日战争后期的两个中国之命运 186
第七节 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187
第一节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际形势和国内时局 190
第二节 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190
第五章 全国解放战争 190
第三节 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发展 191
第四节 战略决战的胜利和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194
第五节 中国革命的胜利 195
第六章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198
第一节 新生政权的巩固和国民经济的恢复 198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99
第七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难探索 202
第一节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202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前进 204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 206
第一节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209
第八章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 209
第二节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全面推进 211
第三节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 212
第三编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214
第一章 科学认识我国社会所处的历史阶段 214
第一节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214
第二节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215
第三节 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 217
第二章 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20
第一节 坚持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220
第二节 经济发展应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 221
第三节 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业 223
第五节 发展科技、教育,振兴经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225
第四节 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布局与健康发展 225
第六节 控制人口、保护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226
第三章 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228
第一节 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 228
第二节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229
第三节 其他经济成分 230
第四章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32
第一节 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 232
第二节 我国的经济体制及其改革 234
第三节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任务 235
第一节 经济运行机制 239
第五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 239
第二节 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40
第三节 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 243
第四节 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 246
第六章 完善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 250
第一节 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分配 250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的分配 253
第三节 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256
第四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消费 258
第七章 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 261
第一节 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 261
第二节 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内容和基本形式 262
第三节 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 263
第八章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266
第一节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 266
第二节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治制度 268
第三节 改进政治体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271
第四节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273
第九章 发展统一战线,增强民族团结 275
第一节 社会主义时期的统一战线 275
第二节 按“一国两制”实现国家统一 276
第三节 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277
第十章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79
第一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战略地位 279
第二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两个方面及其相互关系 281
第三节 加强马克思主义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 283
第十一章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 286
第一节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286
第二节 加强党的建设 287
第四编 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 289
第一章 战后世界格局及其演变 289
第一节 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 289
第二节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291
第三节 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294
第四节 世界进入格局转换的新时期 296
第二章 当代主要西方国家 298
第一节 美国 298
第二节 日本 301
第三节 西欧 303
第三章 独联体与俄罗斯 东欧 306
第一节 苏联的发展及其解体 306
第二节 独联体和俄罗斯 309
第三节 东欧及其剧变 310
第四章 第三世界 314
第一节 第三世界的崛起及其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 314
第二节 第三世界的经济发展与面临的任务 315
第三节 第三世界的对外关系 316
第五章 中国的对外关系及其基本原则 318
第一节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及其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 318
第二节 中国对外政策的调整和对外关系的新局面 319
第三节 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 320
第六章 国际组织在世界政治经济中的作用 321
第一节 国际组织的类型和作用 321
第二节 联合国 321
第七章 当今世界的主题与国际新秩序 323
第一节 和平与发展 323
第二节 建立国际新秩序 324
附录 327
1996年全国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理论试题(理科) 327
1996年全国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理论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理科) 333
1996年全国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理论试题(文科) 336
1996年全国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理论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文科) 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