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述 1
第一节 什么是伊斯兰教 1
1. 几亿人的思想信仰和生活方式 1
2. 伊斯兰世界统一的意识 4
3. 国际问题中的重要因素 7
第二节 什么是伊斯兰教学 10
1. 伊斯兰教学的对象与范围 10
2. 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13
第二章 伊斯兰教的起源与发展 16
第一节 阿拉伯半岛 16
1. 阿拉伯半岛与早期的国际关系 16
2. 汉志商道与麦加的兴起 20
3. 阿拉伯社会的剧变 21
4. 阿拉伯部落宗教的解体 24
第二节 穆罕默德 29
1. 穆罕默德早期的创教活动 29
2. 麦地那社团 32
3. 保卫麦地那的战争 34
4. 进军麦加 36
第三节 哈里发帝国 40
1. 正统哈里发时期(632~661) 40
2. 伍麦叶王朝(661~750) 42
3. 阿巴斯王朝(750~1258) 43
4. 传统哈里发制解体后的伊斯兰教 45
2. 诸王朝的兴起 47
1. 阿拉伯人的征服与统治 47
第三章 伊斯兰教的传播 47
第一节 北非与西班牙 47
3. 阿拉伯人统治的解体 48
4. 柏柏尔人统治下的伊斯兰教 49
5. 穆斯林被逐出西班牙 49
6. 奥斯曼人控制下的北非 50
7. 伊斯兰文化的发展 50
第二节 波斯与中亚 51
1. 阿拉伯人的征服 51
2. 阿巴斯王朝统治下的中亚 52
3. 萨曼王朝与波斯文化的复兴 52
5. 突厥民族的伊斯兰化 53
4. 伊斯兰教的持续发展 53
6. 西辽王朝统治下的伊斯兰教 54
7. 蒙古人征服中亚 55
8. 十叶派与神秘主义在波斯和中亚的发展 55
9. 萨法维王朝与十叶派伊斯兰教的发展 56
10. 卡加王朝与十叶派乌里玛阶层 58
11. 中亚逊尼派伊斯兰教的发展 59
第三节 印度次大陆与东南亚 61
1. 早期穆斯林 61
2. 穆斯林突厥王朝 61
3. 穆斯林突厥王朝对北印度的影响 62
5. 当地居民的伊斯兰化 63
4. 莫卧儿帝国与次大陆的统一 63
6. 伊斯兰教对印度教的影响 64
7. 伊斯兰教的发展 65
8. 伊斯兰教在东南亚的传播 67
第四节 西非与东非 69
1. 西非 69
2. 东北非 74
3. 东非 76
第五节 中国 81
第四章 伊斯兰教派 86
第一节 教派的形成与发展 86
第二节 哈瓦利吉派 88
1. 阿扎里加派 89
2. 易巴德派 90
3. 纳吉德派 90
4. 苏夫利叶派 91
第三节 十叶派 92
1. 十叶派的发展 92
2. 十叶派的基本主张 95
3. 十叶派的主要支派 98
第四节 逊尼派 102
第五节 瓦哈比派 104
第六节 苏非神秘主义派别 107
1. 苏非派的起源与发展 107
2. 苏非神秘主义之道 111
3. 苏非派的功修方式 117
4. 苏非神秘主义信仰的历史地位 120
第五章 伊斯兰教的信仰与制度 125
第一节 基本信仰 125
1. 信真主 126
2. 信天使 127
3. 信经典 127
4. 信使者 129
5. 信后世和复生 129
6. 信前定 130
第二节 功修 130
1. 念功 131
2. 礼功 132
3. 斋功 134
4. 课功 135
5. 朝功 136
第三节 圣地 138
1. 麦加 138
2. 麦地那 139
3. 耶路撒冷 141
第四节 节日 142
1. 节日 142
2. 纪念日 143
第六章 伊斯兰教的传统学科 146
第一节 古兰学 146
1. 《古兰经》的成书 146
2. 《古兰经》的基本内容 147
3. 《古兰经》的注释 152
第二节 圣训学 158
1. 圣训与圣训学 158
2. 逊尼派圣训 160
3. 十叶派圣训 162
第三节 教义学 163
1. 正统教义学 163
2. 安萨里 165
3. 伊斯兰哲学 166
第四节 教法学 168
1. 教法学 168
2. 教法原理学 169
3. 教法学派 170
第七章 伊斯兰教与经济 172
第一节 伊斯兰经济思想的基本原则 172
1. 承认私有制与贫富差别 172
2. 财富应造福于社会 173
3. 严禁高利贷 173
4. 天课与施舍制度 174
第二节 与其他经济制度的比较 178
1. 与其他经济制度的区别 178
2. 伊斯兰经济发展的方针 180
第三节 伊斯兰教与现代经济问题 182
1. 银行与利息 182
2. 伊斯兰银行 184
4. 保险业 188
3. 股份公司 188
5. 证券交易与经纪人 190
6. 奖券与彩票 190
第八章 伊斯兰教与妇女 192
第一节 面纱 192
第二节 妇女权益与职责 194
第三节 妇女与社会 198
第四节 妇女解放 201
第九章 伊斯兰教与伦理道德 209
第一节 信主独一与劝善戒恶 209
第二节 《古兰经》的伦理道德与行为规范 210
第三节 伊斯兰教理念下的个人与社会 213
第四节 道德完善之路 216
第十章 伊斯兰教与科学文化 221
第一节 伊斯兰科学文化的起源 221
第二节 自然科学 222
第三节 文学艺术 225
第四节 社会科学 227
第五节 宗教与科学 230
第十一章 中国早期对伊斯兰教的了解 234
第一节 唐宋时期 234
1. 唐以前对阿拉伯、波斯地区的了解 234
2. 唐与大食的友好交往 235
3. 唐宋时期对伊斯兰教的认识 237
1. 明初的汉化政策 237
4. 喀喇汗朝穆斯林对伊斯兰教的掌握 247
第二节 元代 255
1. 蒙古早期诸汗对伊斯兰教的了解与尊重 256
2. 伊斯兰教在蒙古人中的传播 259
3. 元代华人对伊斯兰教的基本了解与认识 265
第十二章 明清之际的伊斯兰教研究 273
第一节 明前期 273
2. 明朝的伊斯兰教政策 277
3. 明初学人对伊斯兰教之研究成果 285
4. 明代清真寺碑铭 288
第二节 明中叶以后 294
1. 明中叶以后的回族穆斯林学者 294
2. 明末以后的伊斯兰教研究 301
1. 研究广度空前广泛 314
2. 研究深度大大加强 314
第十三章 民国时期的伊斯兰教研究 314
第一节 概况 314
第二节 代表人物及作品 318
1. 著名经学家、阿訇 318
2. 著名学者及代表作 324
3. 《回回民族问题》 329
第十四章 新中国的伊斯兰教研究 332
第一节 科学研究的第一阶段 332
第二节 科学研究的繁荣与发展 333
1. 学术讨论会 333
2. 学术论文、译文和资料 335
3. 专著、译著及汉文古籍 336
第十五章 近现代的伊斯兰教 339
第一节 社会运动 339
1. 圣战运动 339
2. 赛奴西运动 341
3. 马赫迪运动 342
4. 巴布运动 344
5. 艾哈迈迪亚运动 346
第二节 社会思潮 348
1. 泛伊斯兰主义 348
2. 伊斯兰现代主义 352
第三节 现代改革 356
1. 探讨落后,寻求进步 356
2. 新的社会文化模式 359
3. 两次大战之间的危机与思考 360
4. 战后新的起点 362
5. 战后的意识形态 366
第四节 回归宗教 368
第十六章 伊斯兰教学的发展 373
第一节 东方学的兴起与现代西方伊斯兰教学 374
第二节 国外对中国伊斯兰教的研究 385
第三节 当代中国伊斯兰教学 389
1. 中国伊斯兰教研究 389
2. 世界伊斯兰教研究 390
参考文献 393
后记 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