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1
译序 1
第一章绪论 1
第一节昆虫病理学的历史 1
第二节昆虫病理学在日本的发展……………………………(7 )第三节昆虫病理学的内容 9
第二章 昆虫与共生生物 13
第一节异种生物间的关系 13
一、寄生 14
二、互惠共生 14
第二节共生关系的进化 15
四、搬运共生 15
三、共栖 15
第三节寄生与疾病 16
第三章活体防卫机构 19
第一节引言 19
第二节表皮 20
第三节消化管 22
第四节体液 24
一、细胞性免疫 26
二、体液性免疫 31
第五节昆虫和脊椎动物的免疫性比较 33
第一节传染病的传播方式 38
第四章 昆虫个体群内的传染病 38
第二节病原体的扩散 41
第三节感染的成立 42
第四节传染病的流行 47
第五章细菌病 55
第一节细菌的特征和分类 55
一、专性病原体 55
二、兼性病原体 56
三、潜势病原体 56
第二节 由金龟甲芽孢杆菌引起的疾病 58
一、菌的特征和分类 61
第三节由苏芸金芽孢杆菌引起的疾病 61
二、发病过程和毒素的作用 65
三、动物流行病学 67
第四节 由其他芽孢杆菌科细菌引起的疾病 69
第五节由无芽孢细菌引起的疾病 71
第六节由立克次体引起的疾病 73
第七节由类菌质体引起的疾病 76
第六章真菌病 81
第一节真菌的特征和分类 81
一、壶菌类 83
第二节 由鞭毛菌类引起的疾病 83
二、卵菌类 85
第三节由接合菌类引起的疾病 87
一、虫霉属 87
二、堆状孢子菌属 91
三、其他 92
第四节 由子囊菌类引起的疾病 92
一、冬虫夏草菌(虫草属) 92
二、复精器虫生菌类 95
三、其他 96
第五节 由担子菌类引起的疾病 97
第六节由半知菌类引起的疾病 98
第七章原虫病 109
第一节原生动物的特征和分类 109
第二节由微孢子虫类引起的疾病 111
一、微孢子虫的生活史和分类 111
二、宿主——寄生物的关系 115
第三节 由真孢子虫类引起的疾病 119
第四节有毛根足虫类和有毛类引起的疾病 124
第八章病毒病 128
第一节病毒的特征和分类 128
一、病毒的性状和增殖 131
第二节 杆状病毒引起的疾病——核型多角体病 131
和颗粒体病 131
二、动物流行病学 136
第三节质型多角体病毒引起的疾病—— 138
质型多角体病 138
第四节 昆虫痘病毒引起的疾病 142
第五节虹彩病毒引起的疾病 144
第六节浓核症病毒引起的疾病——浓核症 146
第七节 西格马病毒引起的疾病—— 147
果蝇的二氧化碳敏感性 147
第八节细小RNA病毒引起的疾病 150
第九章寄生虫病 155
第一节线虫引起的疾病 155
第二节寄生昆虫引起的疾病 157
第三节螨类引起的疾病 158
第十章非寄生性疾病 160
第一节非寄生性疾病研究的现状 160
第二节遗传病与肿瘤 160
第三节放射线障害 162
第四节营养障害 162
一、平衡致死体系 165
第十一章遗传性疾病 165
第一节致死突变 165
二、性连锁平衡致死体系 166
三、外显率与缺失 167
四、致死期 169
五、组织特异性 170
六、条件致死与显性致死 171
第二节不育突变 172
一、间性 173
二、雌性不育 174
三、雄性不育 177
第三节遗传性肿瘤 180
第四节行为突变 181
第五节雌雄嵌合体 182
第六节防治害虫的遗传学方法 183
一、释放不育雄虫 183
二、导入有害染色体 185
三、修饰染色体分离的因子 188
第十二章激素诱发的病理现象 193
第一节内分泌与神经分泌腺 193
一、蜕皮腺 193
三、神经分泌细胞 194
二、咽侧体 194
四、心侧体 195
第二节激素化合物的生物测定 195
一、蜕皮甾体化合物的蜕皮测定 195
二、保幼激素化合物的测定 196
三、卵巢抑制测定蜕皮甾体化合物 197
第三节激素化合物与诱导激素病理的化合物 197
一、神经激素 198
二、保幼激素化合物 198
三、蜕皮甾体化合物 200
四、其他化合物 201
第四节胚胎发生 203
一、正常的激素调节 203
二、病理现象 203
第五节蜕皮 205
一、正常的激素调节 205
二、病理现象 206
第六节变态 208
一、蜕皮素作为变态诱导者 208
二、提早变态——先成一象 208
三、抑制变态——幼态持续 209
一、正常的激素调节 215
第七节生殖 215
二、病理现象 216
第八节 激素引起的病理现象在害虫防治中的 218
利用问题 218
一、两大优点 218
二、应用实例 220
三、存在问题与研究方向 222
第十三章 昆虫疾病的诊断技术 229
第一节引言 229
一、昆虫病原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231
二、昆虫病原物的安全性 234
第二节普通实验室操作 235
一、实验室清洁 235
二、普通装备 237
三、灭菌方法 243
四、显微镜技术 244
五、记录保存 247
第三节诊断标本的制作与检验 251
一、诊断标本的来源 251
二、病征与症状 251
三、整体标本的检验 253
四、组织的检验 255
五、分离与培养技术 264
六、微生物的病原性试验 268
七、病原性试验的昆虫饲育 272
八、微生物的保藏 274
第四节诊断服务 275
一、诊断服务处 275
二、向诊断服务处提供样本的建议 276
第五节建议性的实验室作业 276
第一节传染病的防治 279
第十四章 昆虫病理学的应用 279
第二节利用微生物防治害虫 281
一、微生物防治的特点 281
二、微生物杀虫剂的开发 284
三、大量生产和效价测定 284
四、安全性和农药登记 288
五、经济问题 293
六、今后的研究课题 295
第三节非寄生性疾病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298
昆虫病理学术语选编 300
汉英名词对照 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