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3
地理编 51
第一章 位置境域 51
第一节 位置 51
第二节 境域 51
第二章 建置区域 53
第一节 行政建置 53
第二节 行政区划 54
第三节 县城 57
第四节 乡镇 58
第三章 自然环境 68
第一节 地质 68
第二节 地貌 71
第三节 气候 73
第四节 水文 81
第五节 土壤 85
第六节 自然资源 88
第七节 自然灾害 101
第四章 人口 104
第一节 人口数量 104
第二节 人口分布 106
第三节 人口变动 107
第四节 人口结构 108
第五节 人口控制 117
第五章 地名 120
第一节 山川名称 120
第二节 建置名称 122
经济编 131
第一章 农业 131
第一节 土地所有制 132
第二节 耕地与农业区划 137
第三节 农业技术 141
第四节 农业生产 145
第五节 农业经济管理 150
第六节 农业机具 158
第七节 管理机构 162
第二章 畜牧业 165
第一节 草场利用及建设 168
第二节 畜牧业体制 171
第三节 畜牧业生产 172
第四节 畜种及品种改良 183
第五节 畜疫防治 190
第六节 牧业机械 191
第七节 管理机构 192
第一节 植树育苗 194
第三章 林业 194
第二节 森林管理 196
第三节 森林保护 197
第四节 木材管理 199
第五节 机构 200
第四章 水利 202
第一节 水利建设 202
第二节 电力建设 210
第三节 水土保持 213
第四节 水利管理 214
第五章 多种经营 216
第一节 种植养殖业 216
第二节 工副业生产 218
第六章 工业 223
第一节 国营工业 223
第二节 集体工业 226
第三节 乡镇工业 229
第四节 管理机构 237
第七章 交通 239
第一节 古道 239
第二节 公路 240
第三节 桥梁 247
第四节 运输 253
第五节 交通管理 254
第八章 邮电 255
第一节 邮政 255
第二节 电信 258
第三节 管理机构 259
第九章 城乡建设 261
第一节 城镇建设 261
第二节 农牧区住房建设 267
第三节 房地产管理 268
第四节 管理机构 268
第十章 商业 269
第一节 私营商业 269
第二节 集体商业 270
第三节 供销合作社 271
第四节 国营商业 280
第五节 集市贸易 292
第十一章 粮油 293
第一节 粮油征购 293
第二节 粮油储运 299
第三节 粮油加工 304
第四节 粮油供应 305
第五节 管理机构 308
第一节 财政 309
第十二章 财政税务 309
第二节 税务 316
第三节 管理机构 330
第十三章 金融 332
第一节 货币 332
第二节 银行信贷 333
第三节 信用合作社 339
第四节 公债国库券 340
第五节 金银收兑 341
第六节 管理机构 342
第十四章 经济综合管理 343
第一节 工商行政管理 343
第二节 物价 348
第三节 审计 353
第四节 计划经济管理 355
第五节 统计工作 356
政治编 359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 359
第一节 组织与党员 359
第二节 思想建设 363
第三节 党代表大会 366
第四节 县委主要工作 371
第五节 干部管理 376
第六节 宣传工作 377
第七节 纪律检查 378
第八节 统战工作 380
第九节 人民来信来访 382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三民主义青年团 384
第一节 国民党 384
第二节 三民主义青年团 384
第一节 工会 386
第三章 群众团体 386
第二节 青少年组织 388
第三节 妇女联合会 392
第四节 农民组织 395
第五节 工商业组织 396
第六节 科学技术协会 397
第四章 人民代表大会 398
第一节 各族各界代表大会 398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 399
第三节 人大常务委员会 402
第四节 普选 403
第五章 政府 406
第一节 卫署、县政府 406
第二节 人民政府 407
第二节 人民政协 413
第六章 参议会、政协 413
第一节 县参议会 413
第七章 人事 421
第一节 干部队伍 421
第二节 干部培训与考核 423
第三节 离、退休人员安置与管理 424
第八章 劳动 425
第一节 劳动就业 425
第二节 工资福利 427
第三节 劳动保护 430
第九章 民政 432
第一节 救灾、扶贫 432
第二节 优抚、安置 435
第三节 移民 437
第五节 收容遣送 438
第四节 婚姻管理 438
第六节 烈士陵园 439
第十章 政法 440
第一节 公安 440
第二节 检察 443
第三节 法院 445
第四节 司法行政 447
第十一章 军事 449
第一节 机构 449
第二节 驻军与地方武装 450
第三节 兵役 453
第四节 民兵 455
第五节 拥政爱民 459
第六节 民兵受阅 459
第七节 战事 460
文化编 465
第一章 教育 465
第一节 私塾、义学、书院 465
第二节 普通教育 466
第三节 民族教育 478
第四节 成人教育 480
第五节 教师队伍 483
第六节 教育经费 486
第七节 管理机构 487
第二章 科技 489
第一节 科研机构 489
第二节 科技队伍 489
第三节 科普活动 490
第四节 科研成果 492
第二节 群众文艺 494
第一节 文化机构 494
第三章 文化 494
第三节 文艺创作 498
第四节 民间文艺 499
第五节 广播、电影、电视 510
第六节 文物、古迹、名胜 512
第七节 档案、图书发行 517
第四章 体育 520
第一节 机构与设施 520
第二节 民间体育 520
第三节 学校体育 523
第四节 群众体育 524
第五节 体育竞赛 525
第五章 卫生 529
第一节 医疗机构 529
第二节 卫生防疫 533
第三节 妇幼保健 537
第四节 医疗制度 538
第五节 爱国卫生运动 539
第六节 医药购销 540
第七节 管理机构 542
社会编 545
第一章 人民生活 545
第一节 农民生活 545
第二节 牧民生活 548
第三节 城镇居民生活 553
第二章 民族 556
第一节 古代民族 556
第二节 近现代民族 558
第三节 民族工作 567
第四节 民族关系 573
第一节 伊斯兰教 576
第三章 宗教 576
第二节 藏传佛教 581
第三节 道教 584
第四节 宗教工作 585
第四章 风俗习惯 588
第一节 回族风俗习惯 588
第二节 汉族风俗习惯 596
第三节 藏族风俗习惯 603
第四节 土族风俗习惯 610
第五节 蒙族风俗习惯 613
第五章 陋习与新风尚 616
第一节 陋习 616
第二节 新风尚 616
第一节 汉语方言 618
第六章 方言、谚语 618
第二节 藏语方言 656
第三节 谚语、歇后语 656
人物编 665
第一章 人物传 665
第二章 革命烈士英名录 676
第三章 人物表 684
附录 699
一、历史文献 699
二、重要文件 702
三、乡规民约 717
四、考察散记 721
五、碑刻铭文 743
六、乡土诗词 746
编后记 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