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发展研究 3
农业技术经济学在我国的形成 1982年 3
一、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形成经历了四个阶段 4
二、国家任务推动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形成 7
三、农业技术经济工作者团结合作,加快了学科建立的进程 11
开展超前技术经济评价研究 1988年 15
一、超前技术经济评价的含义和特点 15
二、超前技术经济评价的作用 17
三、超前技术经济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19
我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的发展与展望 1989年 21
一、农业技术经济是重要的科学技术研究领域 21
二、我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的曲折道路 23
三、农业技术经济学科的建立 24
四、取得了一批农业技术经济研究成果 26
五、扩大了研究范围,开创了推广运用的大好局面 27
六、农业技术经济研究的发展趋势 29
加强农业技术经济工作的几个问题 1990年 34
一、关于技术与经济的结合问题 34
二、加强超前技术和宏观技术经济研究 41
三、进一步提高定量分析水平 45
生产函数研究 51
生产函数概念、类型及其形式的选择 1987年 51
一、生产函数概念 51
二、生产函数的类型 60
三、生产函数形式的选择 62
一、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进行生产决策 68
农业生产决策的边际分析方法 1987年 68
二、一种可变生产因素时的生产决策 70
三、二种或二种以上可变生产因素时的决策 76
四、诸生产因素作用的分析 82
五、结束语 87
生产函数在技术经济分析中的用途和应用原理 1987年 89
一、生产函数的类型 89
二、均值生产函数和边际分析 91
三、因素作用的分解 93
四、含有技术变量的生产函数分析 94
五、边界生产函数用于技术经济分析 96
一、基本数学模型 101
技术进步及政策研究 101
我国农业技术进步作用测定方法的研究和实践 1984年 101
二、具体测算模型 104
三、测算结果 106
农业技术进步的作用和特点 1985年 108
提高农业投入的效率 1989年 111
一、提高投入效率的四种形式 111
二、用好、管好农业投资,提高投资效益 112
三、合理分配农用物资 113
四、加速现有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 114
我国农业技术进步评价和展望 1990年 116
一、技术进步与农村生产力发展 116
二、我国农业技术进步的定量分析 123
三、农业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的经济效益 130
四、我国农业技术进步的前景 134
五、农业技术进步的政策 141
技术创新是我国农业技术进步的主攻方向 1991年 146
“七五”期间农业技术进步经济贡献份额的测算分析 1994年 150
一、测算结果 150
二、贡献份额下降的原因分析 153
三、政策建议 155
广义技术进步经济贡献份额测算方法原理 1994年 158
一、广义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158
二、利用生产函数的测定方法 160
三、利用间接成本函数的测定方法 163
我国2000年粮食增产目标的科技潜力分析 1995年 166
一、主要的粮食增产技术和增产潜力 167
二、应采取的主要措施建议 169
1996年粮食增产因素分析和进一步提高科技贡献率的若干建议 1996年 171
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历史和现状 1996年 176
一、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含义及测算方法 177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 181
三、“八五”时期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 184
四、“八五”时期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和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 191
科研和推广经济研究 201
试用生产函数法测算鲁棉1号的经济效益 1982年 201
一、鲁棉1号的实际增产效果和单产增量系数 202
二、鲁棉1号经济效益中科研、推广和生产所起作用的比例 206
三、鲁棉1号的经济效果 210
农业科学研究的宏观经济效益 1982年 214
一、农业科学研究宏观经济效益的内容和特点 214
二、测算农业科学研究宏观经济效益的基本数学模型和评价指标 217
三、我国农业科学研究宏观经济效益的测算 222
农业科研单位经济评价方法研究 1983年 226
一、农业科研单位经济评价的意义和特点 226
二、农业科研单位经济评价的指标及其计算方法 229
三、基础数据的收集和计算 232
四、一个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经济效益的测算 234
农用科研成果的几种经济评价方法 1984年 242
一、直接效果比较法 243
二、生产函数法 245
三、评分法 251
农业技术推广的经济效果评价 1987年 253
一、农业技术推广经济评价的意义 253
二、农业技术推广的经济效果概念 257
三、农业技术推广单位的经济效果 261
四、农民采用新推广技术的经济效果 265
五、提高农业技术推广的经济效果 270
农业科研成果经济效益计算方法的若干问题 1992年 278
一、计算农业科研成果经济效益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278
二、农业科研成果经济效益的概念和特点 281
三、经济效益指标 290
四、基础数据 295
五、经济效益计算参数 299
六、关于推广类成果经济效益的计算 306
提高农业技术系统运转的有效性 1994年 309
市场化与我国农业科研体制改革 1994年 313
一、改革的背景 313
二、面临的问题 315
三、调整战略 317
四、调整政策 319
贫困山区农业技术采用的决定因素分析 1995年 323
一、研究的对象 323
二、考察的因素和变量选择 324
三、农户采用新技术的模型估算 325
四、分析讨论 329
试论我国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 1995年 332
一、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概念及内涵 333
二、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意义 334
三、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类别界定 336
四、实现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难度分析 339
五、实现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对策 342
新技术经济分析研究 349
粮桐间作会减少粮食产量吗 1984年 349
一、粮桐间作与小麦产量 350
二、粮桐间作与玉米产量 352
三、粮桐间作与全年粮食产量 353
发展粮桐间作 提高经济效益 1985年 356
花生地膜覆盖的经济效益分析 1985年 364
二、花生地膜人工覆盖的经济效益 365
一、花生地膜覆盖的增产效果 365
三、花生地膜机械覆盖的经济效益 368
四、花生地膜覆盖单产增量的经济临界限 371
五、结论 372
中国杂交稻生产的技术经济效果 1983年 374
一、杂交稻的技术效果 375
二、杂交稻生产的经济效果 381
三、不育系与杂交种生产的经济效果 389
四、提高杂交稻技术经济效果的几个问题 394
中国江苏省杂交稻和常规稻生产的经济效率的比较研究 1987年 402
一、样本 403
二、水稻产量与资源利用 405
三、经济效益 406
四、社会和生态效益 412
五、结论 413
中国江苏省的杂交稻种子生产 1987年 416
一、杂交种子生产 417
二、毛产量和净产量 419
三、种子生产中的资源利用 421
四、种子生产的成本和收益 425
五、杂交种子定价问题 429
六、结论 433
规模经济研究 439
农户种植业规模及其对策选择 1989年 439
农户种植业规模的动态分析研究 1989年 446
一、有关的概念 446
二、农户种植业规模效益因素分析 448
三、模型的主要构造特点 450
四、研究实例 454
论种植业规模 1990年 462
投资经济研究 473
资金的时间因素计算方法 1987年 473
一、时间因素和经济效果 473
二、复利法 477
三、贴现法 479
四、年利率的选择 482
五、考虑时间因素的投资效果指标 483
六、时间因素的简化计算方法 490
加强农业区域开发项目的管理 1990年 493
二、农业区域开发项目的含义和阶段 494
一、农业区域开发项目的管理原则 494
三、认真做好项目的前期工作 496
四、加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管理和监督 498
五、坚持和完善竣工验收制度 500
六、制定科学的经济评价方法 501
七、加强组织管理 503
农业区域开发项目及其阶段 1992年 505
一、项目的基本概念 505
二、农业区域开发项目的概念 510
三、农业区域开发项目的前期准备 515
四、农业区域开发项目实施和竣工验收 520
投资项目经济评价的基本计算方法 1992年 527
一、资金的时间价值 528
二、贴现因子和年金现值因子 529
三、净现值和净现值率 532
四、内部收益率 537
五、计算期长度 539
其他 545
粮食储备模型 1988年 545
一、生产者消费者剩余模型 546
二、预期效用模型 553
三、动态模型 555
四、模拟试验 558
五、简化的两个周期的储备模型 561
六、两个目标的线性规划模型 562
七、七个目标的线性规划模型 565
八、世界粮食储备规模的试算 570
需求弹性矩阵及估计模型 1991年 574
一、需求函数 574
二、需求弹性 578
三、需求弹性矩阵 582
四、需求弹性估计模型 589
五、实际应用举例 598
我国农产品生产者补贴等值的测算 1996年 601
一、生产者补贴等值的含义 602
二、生产者补贴等值计算中所隐含的假设条件 604
三、我国对农业生产的政策干预内容及计算 605
四、计算结果与简要分析 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