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1
上篇诊断篇 1
第一章放射诊断 1
第一节 电子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 1
第二节 磁共振成像 4
第三节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8
第四节 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11
第五节脑血管造影 13
第六节选择性心血管造影及投照新方法 15
第七节 脊髓动脉造影 18
第八节 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 20
第九节 消化道X线双重造影 23
第十节 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 25
第十一节 多轨迹体层摄影 28
第十二节大剂量静脉滴注肾盂造影 31
第二章超声诊断 33
第一节 B型超声波 33
第二节 多普勤超声心动图 39
第三节超声心动图在冠心病中的应用 45
第四节 心脏声学造影 47
第三章内窥镜检查 51
第一节纤维食道、胃、十二指肠镜检查 51
第二节纤维小肠镜检查 56
第三节 纤维结肠镜检查 58
第四节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61
第五节纤维胆道镜检查 64
第六节 纵隔镜检查 66
第七节 胸腔镜检查 68
第八节 腹腔镜检查 71
第九节 电子内镜检查 74
第十节 超声内镜检查 75
第十一节上消化道出血的急诊内镜检查 77
第四章放射性核素检查 80
第一节核素心功能检查 80
第二节 肾功能检查 83
第三节肝功能检查 85
第四节 胃肠道丢失蛋白质的测定 85
第五节 肺灌注扫描 87
第六节肺气溶胶吸入扫描 89
第七节脑扫描检查 91
一、人血清生长激素测定 93
第八节 垂体前叶激素放射免疫检测 93
二、促甲状腺素测定 95
第九节 甲状腺素测定 96
一、游离三碘甲状腺素和四碘甲状腺素测定 96
二、血清反T3测定 96
第十节胰腺激素测定 97
一、胰岛素释放试验 97
二、C肽测定 98
三、胰高血糖素测定 99
第十一节前列腺素测定 100
第十二节 血清铁蛋白测定 101
第十三节 心钠素测定 102
第十四节 洋地黄浓度测定 104
第十五节 血清胃泌素测定 105
第十六节 血管紧张素Ⅰ、Ⅱ测定 106
第一节希氏束电图 108
第五章电生理 108
第二节 窦房结电图 111
第三节 心室晚电位 113
第四节 动态心电图 115
第五节体表标测心电图 117
第六节 食道心脏调搏术 119
第七节心腔内心电图 122
第八节窦房传导时间 125
第九节窦房结恢复时间 126
第十节心尖搏动图 128
第十一节颈动脉搏动图 131
第十二节 颈静脉搏动图 132
二、C-反应蛋白测定 135
一、乳酸测定 135
第一节脑脊液生化检测新项目 135
第六章实验室诊断 135
二、鲎试验 136
四、免疫球蛋白测定 137
五、乳酸脱氢酶测定 137
六、气体分析及酸碱度测定 138
七、环磷酸腺苷测定 138
第二节心肌梗塞的酶学检查 139
一、乳酸脱氢酶及其同功酶测定 139
二、磷酸肌酸激酶及其同功酶测定 140
三、α-羟丁酸脱氢酶测定 141
四、心肌肌凝蛋白轻链测定 142
第三节 血液疾病诊断试验 143
一、骨髓造血祖细胞培养 143
二、血细胞组织化学染色 145
三、染色体检查 149
四、红细胞生成素活性测定 150
五、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试验) 151
第四节消化系统的诊断试验 152
一、δ-胆红素测定 152
二、维生素B12吸收试验 152
三、血清高铁血白蛋白定性测定 153
四、131I-三油酸甘油脂吸收试验 153
五、血清腺苷脱氨酶测定 154
六、血清5′-核苷酸酶测定 154
七、血清酮氧化酶(铜蓝蛋白)测定 154
八、血清5-核苷酸磷酸二脂酶同功酶测定 155
九、Ⅲ型前胶原肽测定 155
十、血清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肽酶测定 156
十一、血清脂肪酶测定 156
十三、血清胰多肽测定 157
十二、血清脂肪酸测定 157
第五节 泌尿系统疾病诊断试验 158
一、抗体包裹细菌检查 158
二、蛋白尿选择指数测定 158
三、尿蛋白圆盘电泳 159
四、尿容菌酶测定 160
五、尿乳酸脱氢酶测定 161
六、尿r-谷氨酰转肽酶测定 161
七、尿亮氨酸氨基转肽酶测定 161
八、尿碱性磷酸酶测定 162
九、尿β葡萄糖醛酸酶测定 162
第六节细胞和体液免疫学检测 163
一、B淋巴细胞膜表面Ig(SmIg)测定 163
二、B淋巴细胞EAC花环试验 163
四、金黄色葡萄球菌对B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164
三、B淋巴细胞EA花环试验 164
五、T淋巴细胞E-花环形成试验 165
六、Tr及Tu细胞检测 166
七、T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166
八、移动抑制因子测定 167
九、硝基四氮唑蓝还原试验 167
十、吞噬鸡红细胞功能测定 168
十一、接种菌苗后抗体产生的测定 168
十二、锡克氏(ShicR)试验 169
十三、器官移植HLA定型试验 170
十四、淋巴细胞毒交义配合试验 170
十五、自发性淋巴母细胞生成的测定 171
十六、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毒试验 172
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测定 173
一、pH值测定 173
第七节血气分析及酸碱度测定 173
三、动脉氧分压测定 174
四、标准碳酸氢盐和实际碳酸氢盐测定 175
五、剩余碱和标准剩余碱测定 175
六、血氧饱和度与氧解离曲线测定 176
七、通气状况估计 176
第八节 血液流变学检测 177
一、全血比粘度测定 177
二、全血还原比粘度测定 178
三、血浆比粘度测定 179
四、血清比粘度测定 179
五、红细胞电泳时间测定 180
六、血小板电泳时间测定 180
七、血沉方程K值 181
第一节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182
下篇治疗篇 182
第七章循环系统 182
第二节 冠状动脉激光成形术 185
第三节 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 187
第四节经皮球囊主动脉瓣成形术 189
第五节导管电灼术治疗难治性心动过速 191
第六节 血液动力学监护 194
第七节 急性心肌梗塞静脉内给药溶解血栓疗法 196
第八节 冠心病人的运动处方 198
第九节心脏舒张期功能异常的治疗 201
第十节缩小心肌梗塞面积的对策 203
第十一节再灌注性心律失常 206
第十二节 无Q波型心肌梗塞 209
第十三节镁与心脏 211
第十四节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213
第十五节非洋地黄类强心剂 215
第十六节 体外反搏 218
第十七节心脏电复律 220
第八章呼吸系统 227
第一节超声雾化疗法 227
第二节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呼吸器治疗 229
第三节呼吸衰竭的体外膈肌起搏治疗 231
第四节支气管肺癌的激光治疗 233
第五节 支扩并咯血的扩血管疗法 236
第六节支气管肺泡灌注 238
第九章消化系统 241
第一节人工胃肠 241
第二节人工肝 244
第三节人工胰 246
第四节 腹腔灌洗法 247
第五节腹水回输术 250
第六节换血疗法 252
第七节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 254
第八节超声导向腹腔脓肿穿刺和引流术 257
第九节 管道动力调节药物疗法 259
第十节 胃肠激素疗法 262
第十一节 经导管血管栓塞术治疗消化疾病 265
第十章血液系统 267
第一节成份输血 267
第二节 单克隆抗体在血液病的应用 269
第三节造血干细胞移植 270
第四节 脾切除治疗难治性血液病 273
第五节 大剂量静脉用免疫球蛋白治疗顽同性 276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76
第六节莨菪类药物治疗地中海贫血 277
第七节 微小剂量肝素治疗DIC 278
第八节 血浆置换治疗血液病 280
第十一章内分泌系统 285
第一节胰岛移植 285
第二节其它内分泌腺组织移植 286
第三节 恶性内分泌性突眼症的放疗和激光治疗 288
第四节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治疗新药 288
第五节糖尿病治疗新药 289
第六节小剂量胰岛素治疗酮症酸中毒 290
和高渗性昏迷 290
第十二章泌尿系统 292
第一节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 292
第二节 环孢素A在肾脏疾病中的应用 294
第三节 大剂量皮质激素冲击疗法 295
第四节 必需氨基酸疗法 297
第十三章神经系统 299
第一节 免疫球蛋白治疗癫痫 299
第二节 重症肌无力的免疫抑制疗法 300
第三节 血液稀释法治疗脑梗塞 305
第十四章消化道疾病的内镜治疗 307
第一节 消化道出血的内镜治疗 307
一、局部喷洒药物止血 307
二、局部注射药物血 308
三、高频电凝止血 309
四、激光光凝止血 309
五、微波凝固止血 310
第二节消化道息肉的内镜治疗 311
一、单纯机械摘除术 311
二、高频电凝摘除术 312
第三节 内镜下乳头切开术 314
第四节 内镜下胆道内、外引流术 316
第五节 内镜下其它治疗的应用 317
一、消化道异物的取出 317
二、胆道蛔虫的取出 318
三、食管、贲门狭窄的扩张术 318
四、胃肠扭转的治疗 319
五、肠梗阻的治疗 319
六、内镜下胃造瘘术 320
第十五章介入性放射学在内科领域的应用 321
一、选择性血管内灌注药物 321
二、血管栓塞疗法 322
三、带囊导管扩张术 323
四、穿刺活检和减压引流术 325
第十六章高压氧的临床应用 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