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历史上第二次大一统局面的出现 9
长期分裂状态的结束 9
强大的新王朝 15
二十二年的隋王朝 20
大兴城和东都 20
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24
各族联系的加强 28
文化史上的新页 30
隋末大起义的爆发和扩大 34
大起义的导火线 34
隋炀帝内外交困 40
农民起义席卷全国 44
纵横南北的三大起义军 48
瓦岗军威震中原 48
河北夏王 55
杜伏威南下江淮 58
土崩瓦解,独夫授首 59
唐朝夺取了农民起义的果实 62
李渊父子太原起兵 62
决战中原 65
唐的统一 69
隋末农民起义的历史意义 70
唐太宗和“贞观之治” 74
玄武门之变 74
“贞观之治” 77
均田、租庸调和府兵 82
庶族地主势力的上升 87
“天可汗” 90
进攻高丽 95
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98
吐蕃的兴起 98
唐蕃联姻 101
高宗和武后 106
陈硕贞起义 106
则天皇帝 109
边疆形势 116
从开元到天宝 121
开元全盛的日子 121
兄弟民族之间 129
均田制在瓦解 133
长安城 141
规模宏伟的首都 141
东市和西市 148
丰富多采的游艺 150
在繁荣和热闹的背后 155
唐代前期的中外文化交流 158
玄奘法师和《大唐西域记》 158
畅通无阻的“丝绸之路” 164
和日本、朝鲜的文化交流 168
与东南亚的友好往来 173
唐代前期的学术文艺 175
科学技术的进展 175
五七言诗的黄金时代 181
艺术新貌 188
反迷信的战士 194
史学家刘知几 195
天宝末年的危机 197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197
“古人重守边,今人重高勋” 201
“主将位益崇,气骄凌上都” 204
安史之乱 209
“渔阳鼙鼓动地来” 209
人心厌乱 214
没有结束的叛乱 218
李白和杜甫 225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225
一代诗史 231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238
安史之乱以后 240
“江边老翁错料事,眼暗不见风尘清” 240
江南农民起义的烈火 245
河朔隐成敌国 248
甥舅败盟 252
两税法和唐代后期的社会经济 257
两税法 257
地主土地所有制的进一步发展 262
商品经济的活跃 270
经济重心的南移 277
藩镇、宦官、党争 280
昙花一现的王叔文改革 280
从元和到长庆 285
甘露之变 291
牛李党争 295
唐代后期与边疆各族的关系 298
甥舅会盟和河西归唐 298
回纥的西迁 302
南诏与唐的和战 303
唐代后期的学术文艺 307
科学技术的继续发展 307
古文运动 311
传奇小说 318
中晚唐诗和曲子词 321
书法和绘画 330
塞上的文物宝库--敦煌 333
沙碛深处 333
美不胜收的画廊 336
妙相庄严话唐塑 340
石室珍藏 341
唐末农民大起义(上) 343
唐王朝的季世 343
浙东裘甫起义 349
桂林戍兵起义 352
唐末农民大起义(下) 357
天补平均大将军 357
南下大进军 363
大举北伐克长安 365
大齐金统皇帝 371
狼虎谷的悲剧 376
唐末农民战争的历史意义 377
唐朝的灭亡 380
附录1 隋唐世系表 383
附录2 隋唐大事记 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