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1
导论: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1
1.世界观与哲学 2
2.怎样掌握科学的世界观 3
3.学习哲学的必修课 6
一、物质观 11
1.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 12
2.世界的统一性 14
3.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16
二、运动观 21
1.刻舟求剑的启示 22
2.“静者静动,非不动也” 25
3.“自相矛盾”的新话题 29
三、时空观 33
1.阿基米德的“失算” 34
2.“河流”、“旅馆”与变动 37
3.青年时空坐标的选择 41
四、意识观 45
1.“裂脑人”的奇怪现象 46
2.“狼孩”为什么改变不了动物脾气 49
3.“胸有成竹”从何来 52
五、联系观 57
1.“太子丹赠手”的荒诞 58
2.多样的“纽结”构成事物的“网” 62
3.一着不慎,全盘皆输 66
六、发展观 70
1.“沧海桑田”的古老传说 71
2.鸟类的羽毛和鸟类的进化、发展 74
3.不做“守株待兔”的农夫 77
七、规律观 81
1.“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82
2.“价值中立”和利害相左的两种规律 85
3.“游刃有余”在于“道” 89
八、质量观 93
1.羊毛和腈纶的比例与绒线的质量 94
2.“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梨一筐” 96
3.“谷堆论证”和“秃头论证” 99
九、矛盾观 104
1.磁石的南极和北极是切不断的 105
2.生产中的矛盾不同于经营中的矛盾 107
3.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111
十、否定观 115
1.事物内部充满活力的因素 116
2.从原有的麦粒到新的麦粒 118
3.螺旋式的上升运动 121
十一、因果观 126
1.“无风不起浪,万事皆有因” 127
2.因果联系处于事物的链条中 131
3.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和多因多果 134
十二、本质观 139
1.太阳在什么时候离我们最近 140
2.“3+4”和“4+3” 143
3.名医华佗的两张药方 146
十三、实践观 149
1.改造客观世界的社会活动 150
2.客观性、能动性、社会性和历史性 152
3.“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是怎样变为现实的 155
十四、认识观 158
1.“谷雨”、“麦雨”、“银币雨”是怎么回事 158
2.朱文珪何以“五十不识牛马” 161
3.耕牛挽具的革新 163
十五、思维观 167
1.世间最美丽的花朵 168
2.讲究科学的思维方式 171
3.事业有成的思维品质要求 174
十六、真理观 178
1.“有用”、“有权”不等于“有理” 178
2.“水的沸点是100℃”对吗 181
3.小马过河,怎知深浅 184
十七、历史观 189
1.一个长期不解的“历史之谜” 190
2.打开历史迷宫的金钥匙 193
3.一个自然的发展过程 197
十八、生产观 201
1.手推磨和蒸汽磨的不同时代 202
2.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 204
3.最主要、最根本的利益 206
十九、环境观 210
1.人类不可能在“真空”中生存 211
2.并非危言耸听的事实 214
3.摆脱危机的根本出路 217
二十、人口观 222
1.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细胞 223
2.人“口”与人“手”的统一 226
3.困境中的唯一选择 229
二十一、阶级观 232
1.一定历史阶段上经济关系的产物 232
2.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236
3.“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 241
二十二、国家观 245
1.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246
2.阶级统治的工具 250
3.人类历史上完全新型的国家 253
1.从“阿芙乐尔”的炮声谈起 258
二十三、革命观 258
2.最彻底的社会革命 262
3.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 264
二十四、改革观 268
1.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必由之路 269
2.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和完善 273
3.成功取决于坚持正确的原则 277
二十五、群众观 281
1.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 282
2.溶入大海的一滴水 286
3.安泰的力量源泉 290
二十六、领袖观 295
1.是人,不是神 296
2.“水”中“鱼”和阶级的代表 297
3.维护领袖权威与反对个人崇拜 302
二十七、文明观 304
1.社会的进步和开化状态 305
2.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308
3.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 310
二十八、宗教观 315
1.一种“颠倒了的世界观” 316
2.麻醉人民的鸦片 318
3.树立正确的宗教信仰观 320
二十九、科学观 327
1.正确知识的理论体系 328
2.文明程度和发达程度的标志之一 331
3.科学产生和发展的动力 334
三十、自由观 337
1.普罗米修斯与自由 338
2.《逍遥游》里的“无何有之乡” 340
3.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 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