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教育学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PDF下载

  • 购买积分:16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编
  • 出 版 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9
  • ISBN:7040082853
  • 页数:523 页
图书介绍:

第一部分 考试大纲 3

Ⅰ教育学原理 3

目录 3

Ⅱ中外教育史 13

Ⅲ 教育心理学 23

Ⅳ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29

第二部分 考试指南 41

Ⅰ教育学原理 41

第一章 教育学的历史与未来 41

一、教育学的历史 41

二、教育学的基本问题 47

四、教育学的元研究与元理论 50

三、教育学的发展趋势 50

第二章 教育的概念 52

一、教育的词源 52

二、教育的定义 52

三、教育本质的论争 55

四、现代教育及其特征 55

第三章 教育与社会 61

一、教育的属性 61

二、教育与生产力 63

三、教育与经济基础 65

四、教育与政治制度 67

五、教育与文化 69

六、教育的现代化 71

第四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76

一、人的发展的概念 76

二、影响人发展的基本因素 79

三、发挥教育主导作用的前提 81

四、青少年身心发展与教育主导作用之间的关系 83

第五章 教育目的 86

一、教育活动与教育目的 86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与当代教育的目的 90

三、我国的教育目的 95

第六章 教育制度 100

一、教育制度概述 100

二、现代学制及其类型 102

三、现代学制的变革 109

四、我国现代学制的变革 112

第七章 学校 115

一、学校的历史 115

二、学校、家庭与社区 118

三、学校文化 120

四、学校的法律地位与法律问题 123

第八章 教师与学生 129

一、教师 129

二、学生 134

三、师生关系 136

一、课程概述 142

第九章 课程 142

二、现代课程理论的基本问题 147

三、课程研究的三个发展阶段 157

第十章 教学 161

一、教学概述 161

二、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 163

三、教学的基本形式——班级授课制 164

四、教学模式 165

五、教学评价 168

第十一章 德育 171

一、德育的概念与意义 171

二、德育的目标与内容 172

三、德育的过程与原则 174

四、德育的理论与方法 175

五、当前德育实践中的几个问题 176

Ⅱ中外教育史 179

第一章 中国教育制度的发展和演变 179

一、中国古代官学制度的发展和演变 179

二、中国古代私学制度的发展和演变 188

三、中国古代书院制度的发展和演变 192

四、中国选士制度的演变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194

五、中国近现代的学校教育及学制的沿革 199

第二章 中国教育思想的发展和演变 208

一、孔子的教育思想 208

二、孟子的教育思想 211

三、荀子的教育思想 212

四、《礼记》中的教育思想 214

五、墨、道、法家的教育思想 216

六、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219

七、王充的教育思想 220

八、颜之推的教育思想 221

九、韩愈的教育思想 222

十、朱熹的教育思想 223

十一、王守仁的教育思想 225

十二、明末清初的进步教育思潮 226

十三、鸦片战争时期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教育思潮 228

十四、洋务运动时期地主阶级改良派的教育思潮 229

十五、维新运动时期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教育思潮 231

十六、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教育思潮 233

十七、“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民主主义者的教育思潮 235

第三章 外国古代教育 243

一、古代东方国家的教育 243

二、古代希腊的教育 245

三、古代罗马的教育 253

四、中世纪西欧早期的教育 256

五、中世纪拜占廷的教育 259

六、中世纪阿拉伯的教育 260

七、中世纪西欧晚期的教育 261

一、外国近代教育制度 264

第四章 外国近现代教育制度 264

二、外国现代教育制度 278

第五章 外国近现代教育思想 296

一、人文主义教育思想 296

二、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297

三、国家主义教育思想 298

四、教育心理学化思想 299

五、科学教育思想 301

六、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 302

七、欧洲新教育思潮 303

八、进步主义教育思潮 304

九、新传统教育流派 305

十、当代欧美教育思潮 306

十一、前苏联教育思想 308

Ⅲ 教育心理学 312

第一章 绪论 312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体系 312

二、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313

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315

第二章 学生的身心发展 317

一、学生身体的发展 317

二、学生认知的发展 318

三、学生社会性的发展 321

四、学生的个别差异 323

一、学习的概述 326

第三章 学习心理 326

二、学习理论 328

三、学习的迁移 336

第四章 概念、原理学习与问题解决 342

一、概念学习 342

二、原理学习 343

三、问题解决 344

四、创造力的培养 348

第五章 技能的学习 352

一、技能的概述 352

二、动作技能的形成 353

三、智力技能的形成 355

一、学习动机概述 360

第六章 学习动机 360

二、学习动机理论 362

三、学习动机的培养 365

第七章 学习策略 368

一、学习策略的概述 368

二、认知策略与元认知 370

三、学习策略的应用 372

第八章 教学心理 375

一、教学设计 375

二、有效教学 378

三、因材施教 381

一、课堂学习管理概述 384

第九章 课堂学习管理 384

二、创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 386

三、维持课堂学习的纪律 389

第十章 学校群体心理 395

一、学校群体心理概述 395

二、学校群体心理的效能 396

三、学校中的竞争与合作 399

四、班级群体心理 402

第十一章 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405

一、品德心理的结构与形成 405

二、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 410

三、品德教育的方法与技术 413

一、心理健康概述 416

第十二章 心理健康 416

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417

三、保持学生的心理健康 420

第十三章 教育教学的测量与评定 423

一、教育的测量与评定概述 423

二、教学过程中的评定 424

三、测量与评定的技术 426

第十四章 教师心理 428

一、教师的职业角色 428

二、教师的职业行为 430

三、教师的素质 433

一、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概述 437

第一章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一般原理 437

Ⅳ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437

二、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历史发展 441

三、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 449

第二章 教育科学研究的构思与设计 456

一、研究问题的确定 456

二、文献查阅与利用 460

三、理论构思与形成假设 463

四、教育科学研究方案的设计 465

第三章 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470

一、教育科学的历史研究法 470

二、教育科学的比较研究法 473

三、教育科学的调查研究法 476

四、教育科学的实验研究法 486

五、教育科学的理论研究 495

六、教育人种学方法 499

第四章 教育科学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表述 501

一、教育科学研究数据资料的分析 501

二、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表述 506

三、教育科学研究的组织与管理 509

第三部分 考试样卷 515

A卷 515

B卷 517

选择题参考答案 521

后记 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