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第一章 绪论 1
1.1 十年金融改革的估价与思考 1
1.2 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与金融 4
1.3 关于金融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7
第二章 信贷收支的平衡问题 10
2.1 问题的提出 10
2.2 各种不同理解举例 12
2.3 对信用的一般认识 17
2.4 对信贷资金性质的一般认识 19
2.5 存款与贷款是个什么关系 21
2.6 存款在宏观经济平衡中的地位和作用 26
2.7 信贷差额与虚假存款 29
2.8 信贷资金的运动与商品物资的流通 32
2.9 平衡信贷的难点何在 37
第三章 财政与信贷的平衡问题 39
3.1 “透支有理”与我国国情 39
3.2 信贷资金财政化的严重后果 43
3.3 财政信贷综合平衡的原则 47
3.4 财政自身平衡的难点何在 50
3.5 财政的出路与思考 55
3.6 建设资金的来源问题 59
3.7 财政银行关系的调整 63
3.8 财政资金与信贷资金的分口管理 67
3.9 对财政信用的评价 69
第四章 资金与物资的平衡问题 72
4.1 国民收入能不能超额分配 72
4.2 超额分配的购买力是如何进入流通的 75
4.3 投资膨胀与信贷收支 78
4.4 消费膨胀与信贷收支 82
4.5 如何估计信贷资金力量 87
4.6 社会总需求层次的划分及量的界定 91
4.7 对“需求不足论”两种计算方法的商榷 95
4.8 货币供给与物价水平 100
4.9 计划工作的重点 102
第五章 货币推动力与通货膨胀 105
5.1 如何理解马克思关于货币推动力的思想 105
5.2 马克思货币推动力思想的成功运用 109
5.3 过分使用“货币推动力”所带来的教训 113
5.4 “货币推动力”的局限与“促进论”的危害 118
5.5 经济起飞时期的资金积累与国情 122
5.6 数量型经济增长与短期行为 126
5.7 通货膨胀与结构扭曲 130
5.8 80年代的回顾与90年代的选择 134
第六章 货币政策的再认识 137
6.1 我国的商品经济与货币政策 137
6.2 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与难点 140
6.3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与思考 144
6.4 基础货币的地位与操作 148
6.5 中央银行的资金管理与分配 150
6.6 专项贷款问题 156
6.7 决策程序的现状与利弊 159
6.8 规范决策程序的设想 161
6.9 衡量货币政策的标准问题 164
第七章 商品经济与资金效益 167
7.1 银行贷款的占用与流失 167
7.2 贷款的损失与信用的滥用 171
7.3 商品的使用价值与资金占压 174
7.4 商品的劳动耗费与企业亏损 177
7.5 商品物资的横向流动与资金的条块分割 180
7.6 信贷资金的增量与存量 184
7.7 “三角债”说明了什么 187
7.8 银行资产的清理与债务资本化问题 191
第八章 现行金融体制的若干思考 194
8.1 计划与市场的一般意义 194
8.2 对“万能式”银行的认识 198
8.4 对双重职能银行的认识 205
8.3 对“大一统”银行的认识 209
8.5 有关中央银行体制的几个问题 209
8.6 中央银行与专业银行的关系 213
8.7 关于保险体制 216
第九章 金融领域内的计划与市场(上) 220
9.1 “控制总量,调整结构”方针的反思 220
9.2 金融改革的重点与难点 223
9.3 建立政策性银行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228
9.4 理顺国家重点建设资金关系的思路 232
9.5 建立政策性长期信用机构的设想 235
9.6 预算外投资及其相应的金融机构 238
9.7 金融资产及其结构 241
9.8 证券市场的开拓及其意义 244
第十章 金融领域内的计划与市场(下) 248
10.1 短期信用中连动机制的形成 248
10.2 摆脱困境的几种思路 250
10.3 国家重点企业的划分及税制改革 253
10.4 政策性贷款的界定 257
10.5 金融体系的布局原则与分工 260
10.6 政策性贷款的经营与管理 263
10.7 非重点企业及其相对应的金融机构 267
10.8 短期融资市场的开拓及其意义 272
第十一章 金融调控的若干问题 275
11.1 金融调控方式的思考 275
11.2 未来的信贷计划应当管些什么 279
11.3 准备金手段的运用 282
11.4 有关利率调节的几个认识问题 287
11.5 利率手段的使用 293
11.6 拆借市场的开拓及意义 296
11.7 中央银行的间接调控 300
12.1 专业银行企业化的艰难道路 304
第十二章 金融微观机制的构造 304
12.2 专业银行企业化的基本内容 307
12.3 专业银行企业化的地位及外部环境 310
12.4 资产负债管理体系 314
12.5 贷款的程序与决策行为 319
12.6 企业改革与专业银行企业化 323
第十三章 外汇、外债及汇率问题 329
13.1 外汇管理与对外开放 329
13.2 外资的引进与使用 333
13.3 国家外汇储备的管理与运用 338
13.4 外汇留成问题 341
13.5 外汇调剂市场问题 344
13.6 汇率的管理与调整 347
13.7 外汇存贷款及其利率的管理 350
附录:从通货膨胀的威胁论金融体制改革的思路 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