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学基础与临床》PDF下载

  • 购买积分:1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北京协和医院,池芝盛编译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2
  • ISBN:7530402072
  • 页数:698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激素的分泌和作用机制 1

一、激素的分类与命名 1

(一)多肽与蛋白激素 1

(二)氨基酸及胺类激素 1

(三)类固醇激素 1

目录 1

二、激素的合成与分泌 3

三、激素的作用机制 7

(一)激素受体 7

(二)细胞内信使 7

四、激素的生物学效应 14

(一)膜的通透性和代谢物质的输送 14

(二)酶的激活 14

(三)激素对细胞核的调节作用 14

(一)命名 20

(二)生物合成 20

第二章前列腺素及其他类花生酸 20

二、类花生酸的命名与生物合成 20

一、前列腺素的存在与分布 20

三、类花生酸与环化核苷酸的关系 24

四、前列腺素、环化核苷酸与激素机能 25

五、类花生酸与内分泌疾病 25

第三章神经内分泌 28

一、引言 28

二、神经系统对内分泌机能的控制 29

(一)下丘脑-垂体系统 29

(二)下丘脑激素 29

(三)影响下丘脑激素分泌的神经介质 29

(四)神经系统对其他内分泌腺的调节作用 29

(二)激素对脑的间接作用 37

(三)能进入脑组织的激素的作用 37

(一)激素对脑的作用机制 37

三、激素对脑的作用 37

第四章垂体前叶(附生长激素介质) 41

一、解剖学 41

(一)大体解剖 41

(二)垂体的血液供给 41

二、垂体前叶的组织学 42

(一)生长激素分泌细胞 42

(二)催乳素分泌细胞 42

(三)促甲状腺激素分泌细胞 42

(四)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细胞 42

(五)促性腺激素分泌细胞 42

(六)其他类型细胞 42

(五)促性腺激素 44

(四)促甲状腺激素 44

(三)催乳素 44

(二)生长激素 44

四、垂体前叶激素 44

三、胚胎学 44

(一)ACTH及有关多肽 44

五、下丘脑-垂体轴机能检查及其估价 59

(一)对下丘脑-垂体轴机能检查的估价 59

(二)影响下丘脑-垂体机能检查结果的因素 59

(三)下丘脑-垂体机能的检查方法 59

(四)断层检查 69

(七)气脑造影 69

(六)动脉造影 69

(五)核磁共振 69

(一)蝶鞍X线平片检查 69

(三)水溶性甲泛影酰胺脑池造影 69

(二)高分辨率的CT扫描(薄层技术) 69

六、蝶鞍检查 69

(三)肿瘤向侧面扩展时的检查 71

(二)光刺激引起的反应 71

(一)视野检查 71

七、眼科检查 71

八、下丘脑-垂体疾病 72

(一)下丘脑-垂体疾病的主要特点 72

(二)空鞍 72

(三)下丘脑肿瘤 72

(四)垂体机能低减 72

(五)垂体肿瘤 72

九、生长激素介质 104

(一)生长激素介质的研究历史 104

(二)生长激素介质的生化 104

(三)生长激素介质的生物效应 104

(四)生长激素介质与临床 104

(二)出生后生长 115

(一)子宫内生长 115

二、正常生长 115

一、小儿年龄阶段的划分 115

第五章生长 115

三、生长的测量 117

(一)身高 117

(二)测量方法 117

四、小儿发育的健康标准 118

(一)足月初生儿的计量标准 118

(二)健康小儿发育标准 118

(三)小儿体格发育的重要指标 118

五、骨年龄 121

六、生长异常的各种临床表现 121

(一)侏儒症 121

(二)身材过高 121

(三)加压素不适当地分泌过多 127

(一)加压素的生化和生理 127

(二)尿崩症 127

第六章神经垂体 127

加压素 127

二、催产素 139

(五)甲状腺机能的调节 140

(十)生长发育过程中甲状腺机能的变化 140

(九)甲状腺激素分子水平的作用 140

(八)甲状腺激素的作用 140

(七)甲状腺激素的代谢 140

(六)血浆中的甲状腺激素 140

(十一)甲状腺机能的检查 140

(四)甲状腺激素的生物合成及分泌 140

(三)碘的代谢 140

(二)胚胎学与组织学 140

(一)解剖学 140

一、甲状腺的解剖、组织结构与生理 140

第七章甲状腺 140

二、甲状腺疾病 166

(一)甲状腺机能低减症 166

(二)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及甲状腺毒症 166

(三)非毒性甲状腺肿 166

三、急性或慢性疾病对甲状腺机能的影响 193

四、甲状腺结节及甲状腺癌 194

(一)良性甲状腺结节的病因 194

(二)良性及恶性甲状腺病变的鉴别诊断 194

(三)甲状腺癌 194

第八章调节钙代谢的激素及代谢性骨质病 202

一、细胞外液钙及骨质钙的内稳定性 202

(一)甲状旁腺激素的作用 202

(二)降钙素的作用 202

(三)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及维生素D的协同作用 202

(四)钙与调节钙的激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202

(五)甲状旁腺激素的生理作用 206

(四)甲状旁腺激素的代谢及血循环中存在的形式 206

(七)甲状旁腺激素的测定 206

(六)甲状旁腺激素的作用机制 206

(三)甲状旁腺激素分泌的调节 206

(二)甲状旁腺激素的分子结构及生物合成 206

(一)甲状旁腺的解剖学及组织学 206

二、甲状旁腺激素(PTH) 206

三、降钙素 212

(一)降钙素的化学结构及生物合成 212

(二)降钙素分泌的调节 212

(三)降钙素的代谢及在血循环中的分子结构形式 212

(四)降钙素的生理作用 212

(五)降钙素的作用机制 212

(六)降钙素的测定 212

(五)体液中维生素D代谢产物的测定 214

(四)维生素D的生理作用 214

(三)维生素D3的代谢 214

(二)维生素D的吸收 214

(一)维生素D的生物合成 214

四、维生素D 214

五、甲状旁腺疾病 218

(一)甲状旁腺机能低减 218

(二)假性甲状旁腺机能低减及假假性甲状旁腺机能低减 218

(三)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 218

(四)继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 218

六、肾性骨营养不良症 249

(一)病因 249

(二)病理生理 249

(三)临床表现 249

(四)以往的治疗方法 249

(五)病理生理及治疗的新观点 249

(五)诊断 253

(四)临床表现 253

(七)预后 253

(六)治疗 253

(二)病理 253

(一)发生率 253

七、甲状腺髓样癌 253

(三)病理生理 253

(三)高尿钙的发生机理 257

(四)诊断 257

(五)治疗 257

(二)钙结石的生化特点 257

(一)发生率 257

八、尿钙增多 257

九、代谢性骨质病 260

(一)软骨病 260

(二)骨质疏松 260

(三)Paget氏骨病 260

(九)生物效应 285

(八)肾上腺皮质类固醇的代谢 285

(七)皮质醇及肾上腺皮质雄激素的转运 285

(六)激素分泌的调节 285

(五)雄激素的生物合成 285

(三)组织学 285

(二)解剖学 285

(一)胚胎学 285

一、肾上腺的胚胎学、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及病理生理学 285

第九章糖皮质类固醇及肾上腺雄性激素 285

(四)皮质类固醇的生物合成 285

(五)皮质醇分泌率 298

(八)雄激素 298

(七)垂体-肾上腺皮质轴机能的储备 298

(六)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298

(三)血浆皮质醇 298

(四)尿类固醇测定 298

(二)β-促脂素 298

(一)血浆ACTH 298

二、实验室检查 298

(五)肾上腺皮质机能低减症的预后 306

(四)肾上腺皮质机能低减症的治疗 306

(三)肾上腺皮质机能低减症的诊断 306

(二)继发性肾上腺皮质机能低减 306

(九)尿中各种类固醇的正常值三肾上腺皮质机能低减 306

(一)原发性肾上腺皮质机能低减(阿狄森氏病) 306

四、库兴氏综合征(皮质醇增多症) 318

(一)分类 318

(二)病理 318

(三)病因及发病机理 318

(四)病理生理 318

(五)临床表现 318

(六)不同病因所致库兴氏综合征的临床表现特点 318

(七)诊断步骤 318

(八)治疗 318

(九)预后 318

(三)切除肾上腺对水盐代谢的影响 332

(五)醛固酮分泌的调节 332

(四)盐皮质类固醇过多对水盐代谢的影响 332

一、醛固酮的生理和生化 332

(二)醛固酮的作用机制 332

(一)醛固酮的生理作用 332

第十章盐皮质类固醇 332

二、盐皮质类固醇过多及缺乏 336

三、原发性盐皮质类固醇过多 336

(一)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336

(二)脱氧皮质酮增多综合征 336

(三)类固醇终末代谢步骤障碍 336

四、继发性盐皮质类固醇过多 344

(一)继发性盐皮质类固醇过多伴高血压 344

(二)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发育不全 346

(一)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术后 346

(三)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伴肾丢钠 346

五、原发性盐皮质类固醇缺乏 346

(一)继发性盐皮质类固醇缺乏不伴高血压 348

(二)继发性盐皮质类固醇缺乏伴高血压 348

六、继发性盐皮质类固醇缺乏 348

第十一章肾上腺髓质 351

一、胚胎学及组织学 351

(一)胚胎学 351

(二)大体解剖 351

(三)组织学 351

(四)神经支配 351

(五)血液供应 351

二、肾上腺髓质激素 352

(一)儿茶酚胺 352

(二)其他激素 352

三、肾上腺髓质机能障碍 361

(一)肾上腺髓质机能低减 361

(二)肾上腺髓质机能亢进 361

(三)嗜铬细胞瘤 361

(二)治疗 374

(一)临床表现 374

四、神经母细胞瘤及神经节细胞瘤 374

(三)血管紧张素Ⅱ在末梢组织的作用 376

(七)肾素分泌瘤 376

(五)肾素分泌的调节 376

(四)血管紧张素Ⅱ对脑的作用 376

(六)肾素与高血压 376

(二)转化酶 376

(一)肾素底物(血管紧张素原) 376

一、肾素 376

第十二章肾激素 376

二、红细胞生成素 382

三、心钠素 383

第十三章睾丸 384

一、睾丸及附性器官 384

(一)睾丸的解剖、组织及生理机能 384

(二)胚胎期睾丸激素的分泌 384

(三)附性器官 384

(三)睾丸机能的调节 386

(一)性类固醇激素 386

(二)生理作用 386

二、男性生殖内分泌 386

三、睾丸机能的检查 391

(一)临床检查 391

(二)实验室检查 391

(四)间质细胞不发育 398

(十三)睾丸肿瘤 398

(十二)男性乳腺发育 398

(十一)男性不育症 398

(十)阳痿 398

(九)成人间质细胞机能低减 398

(八)成人曲细精管机能低减 398

(七)萎缩性肌强直病 398

(五)隐睾 398

(六)男性Turner氏综合征(Noonan氏综合征) 398

(二)不典型Klinefelter氏综合征 398

(一)先天性曲细精管发育不全 398

(二)促性腺激素 398

(一)雄激素 398

五、治疗睾丸疾病的药物 398

四、男性性腺机能低减的诊断步骤 398

(三)无睾症 398

六、各种临床病症 400

第十四章卵巢 421

一、解剖学及组织学 421

二、胚胎学 422

三、卵巢的激素 423

(一)类固醇激素 423

(二)松弛肽及其他卵巢激素 423

(三)月经周期中激素的相互作用及调节 428

(五)体温变化 428

(四)女性生殖管道的周期性改变 428

(二)卵巢周期 428

四、月经周期 428

(一)月经周期激素的变化 428

五、卵巢机能异常 440

(一)性发育不全引起的闭经 440

(二)闭经而有正常第二性征发育 440

(三)垂体疾病 440

(四)中枢神经性与下丘脑性闭经 440

(五)闭经乳溢综合征 440

(六)闭经伴随雄激素过多症 440

(七)功能性子宫出血 440

(二)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 450

(五)溴隐亭 450

(三)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450

(四)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450

(一)氯菧酚胺(克罗米芬) 450

六、诱发排卵 450

七、卵巢机能的抑制物 451

(一)它莫西芬 451

(二)炔羟雄烯异噁唑(Danazol) 451

(三)抗雄激素药物 451

(三)雄激素 452

(二)孕激素 452

(一)雌激素 452

八、卵巢激素及其人工合成的衍生物 452

九、多毛症与男性化 459

(一)雄激素的生物合成及其代谢 459

(二)多毛症的病理生理 459

(三)多毛症的检查 459

(四)治疗 459

(三)H-Y抗原 463

(四)性腺的形成 463

(二)染色体性别 463

(六)外生殖器的分化 463

(五)内生殖管道的分化 463

一、正常性分化 463

第十五章性分化异常 463

(一)性别 463

二、性分化异常 472

(一)性腺分化异常 472

(二)女性假两性畸形 472

(三)男性假两性畸形 472

(四)未分类的男性性发育异常 472

(五)未分类的女性性发育异常 472

(六)两性畸形的治疗原则 472

(二)体内物质成分的变化 489

(四)月经初潮 489

(三)从胎儿到青春期的内分泌改变 489

(五)肾上腺皮质机能初现 489

(一)青春期体格发育的主要特点 489

一、青春期发育的生理学 489

第十六章青春期发育 489

(三)高促性腺激素性性腺机能低减 496

(二)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机能低减 496

(四)青春发育障碍的鉴别诊断 496

(五)性幼稚病的治疗 496

(一)体质性青春期生长发育延迟 496

二、青春期发育障碍 496

(三)青春发育的变型 502

(二)不完全性性早熟 502

(四)性早熟的鉴别诊断 502

(五)性早熟的治疗 502

(一)真性性早熟(完全性性早熟) 502

三、性早熟 502

(二)植入着床 509

(一)受精 509

(三)妊娠症状 509

(四)妊娠期间的卵巢激素 509

第十七章妊娠内分泌 509

一、受精及植入着床 509

二、胎儿-胎盘机能 510

(一)胎盘机能 510

(二)多肽激素 510

(三)类固醇激素 510

三、母体对妊娠的适应 516

(一)母体垂体 516

(二)母体甲状腺 516

(三)母体甲状旁腺 516

(四)母体胰岛 516

(五)母体肾上腺皮质 516

(三)胎儿甲状腺 520

(六)胎儿性腺 520

(四)胎儿甲状旁腺 520

(五)胎儿肾上腺皮质 520

(二)胎儿垂体后叶 520

(一)胎儿垂体前叶 520

四、胎儿内分泌 520

五、分娩的内分泌调节 522

(一)性类固醇 522

(二)催产素 522

(三)前列腺素 522

(四)儿茶酚胺 522

(三)内分泌的改变 523

(二)生殖管道的改变 523

(一)生理及解剖的改变 523

六、产褥期的内分泌 523

七、妊娠期的内分泌疾病 525

(一)妊娠与垂体腺瘤 525

(二)妊娠与乳腺癌 525

(三)妊娠期高血压 525

(四)妊娠期甲状腺病 525

(五)妊娠与糖尿病 525

(五)消化道激素分泌的调节 535

(四)生成和分泌消化道激素的细胞 535

(三)消化道激素的浓度 535

(二)消化道激素的化学结构与生理机能的关系 535

(一)消化道激素的作用方式 535

第十八章消化道激素 535

一、有关消化道激素的基础知识 535

(七)脑啡肽 539

(十三)胰升糖素样放射免疫活性物质(GL?) 539

(十二)胰多肽(PP) 539

(十一)蛙皮素(Bombesin)及胃泌素释放肽(GRP) 539

(十)生长抑素(SS) 539

(九)胃动素 539

(八)神经降压素 539

(十四)酪酪肽(PYY) 539

(六)P物质 539

(五)血管活性肠肽(VIP) 539

(四)抑胃肽(GIP) 539

(三)胰泌素 539

(二)胆囊收缩素(CCK) 539

(一)胃泌素 539

二、消化道激素各论 539

(六)“胰性霍乱” 549

(七)胰升糖素瘤 549

(五)胃泌素瘤 549

(八)生长抑素瘤(SS瘤) 549

(九)PP瘤 549

(十)类癌及类癌综合征 549

(四)胃肠胰腺APUD细胞瘤 549

(三)胃肠运动机能紊乱 549

(二)乳糜泻 549

(一)十二指肠溃疡 549

三、消化道疾病的激素异常 549

(二)胰内分泌激素 563

(一)解剖学及组织学 563

(三)营养物质代谢的激素调节 563

第十九章胰激素及糖尿病 563

一、胰内分泌腺 563

(四)糖尿病的实验室检查 577

(九)糖尿病的一些外科情况 577

(八)糖尿病慢性病变 577

(七)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 577

(五)糖尿病的诊断 577

(六)糖尿病的治疗 577

(三)糖尿病的早期症状和体征 577

(二)糖尿病的病因 577

(一)分类 577

二、糖尿病 577

第二十章低血糖症 617

一、中枢神经系统缺乏葡萄糖时的病理生理反应 617

(一)低血糖时的激素分泌反应 617

(二)饭后血糖的调节 617

(二)治疗 619

(一)症状和体征 619

三、低血糖症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619

(一)有症状的低血糖症 619

二、低血糖症的分类 619

(二)无症状的低血糖症 619

四、特殊的低血糖症 620

(一)有空腹低血糖症状及高胰岛素血症 620

(二)有空腹低血糖症状但不伴有高胰岛素血症 620

(三)非空腹性低血糖 620

第二十一章脂蛋白代谢异常 627

(二)LDL的分解代谢 628

(三)胆固醇的来源及其分布 628

一、脂质的运转 628

(一)血浆脂蛋白 628

二、脂蛋白代谢异常的鉴别诊断 635

(一)脂质及脂蛋白的实验室检查 635

(二)异常脂蛋白类型的临床鉴别要点 635

(四)其他脂蛋白代谢异常疾病 638

(三)低脂质血症 638

(二)高胆固醇血症 638

(一)高甘油三酯血症 638

三、原发性及继发性脂蛋白代谢异常 638

四、高脂质血症的治疗 651

(一)饮食治疗 651

(二)药物治疗 651

第二十二章肥胖 657

一、脂肪细胞的增殖 657

二、肥胖的指标 657

三、肥胖者的代谢及内分泌改变 658

(二)内分泌因素 662

(四)精神因素 662

(三)神经因素 662

(五)伴有肥胖的综合征 662

四、肥胖的病因 662

(一)遗传因素 662

(三)心肺疾患 664

(六)其他并发症 664

(四)妊娠、分娩及产褥期并发症 664

(五)胆石症 664

(二)糖尿病 664

(一)高血脂症 664

五、肥胖症的合并症 664

六、肥胖的治疗 665

(一)饮食控制和锻炼 665

(二)药物治疗 665

(三)精神治疗 665

(四)外科治疗 665

第二十三章异源性激素的生成及分泌 667

一、基本概念 667

(二)非随机去抑制学说 669

四、异源激素生成的机制 669

(一)内分泌细胞学说 669

二、肿瘤的来源 669

三、异源激素的生成与释放 669

(二)异源性碱性磷酸酶 670

(五)瘤性高血钙症 670

(三)前列腺素 670

(四)破骨细胞激活因子(OAF) 670

(一)异源性PTH生成 670

六、动员钙的物质 670

五、类肿瘤综合征 670

七、降低血钙物质 672

(一)降钙素(CT) 672

(二)瘤性骨质软化症 672

(九)异源性多激素分泌 673

(八)异源性生长激素分泌 673

(七)引起低血糖症的肿瘤 673

(六)异源性催乳素及胰泌素分泌 673

(五)异源性hCG及hCG亚基的分泌 673

(四)异源性未知物质 673

(二)异源性加压素及垂体后叶激素运载蛋白(Neurophysin) 673

(一)异源性ACTH及CRH 673

八、临床病症 673

(三)异源性红细胞生成素 673

(一)多发性内分泌肿瘤Ⅰ型(MEN-Ⅰ) 679

(三)多发性内分泌肿瘤Ⅲ型(MEN-Ⅲ或MEN-Ⅱb) 679

(二)多发性内分泌肿瘤Ⅱ型(MEN-Ⅱ或MEN-?a) 679

一、多发性内分泌肿瘤 679

第二十四章多发性内分泌疾病综合征 679

二、混合性多发性内分泌腺肿瘤 692

三、多发性内分泌腺机能低减 692

(一)自身免疫性多腺体机能低减 692

(二)念珠菌病性内分泌腺病变综合征 692

(三)假性甲状旁腺机能低减 692

(四)Wolfram氏综合征 692

(五)染色体异常所致的多发性内分泌腺机能低减附法定单位与旧式单位换算 698

(二)继发性盐皮质类固醇增多不伴高血压 3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