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第1章 概述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2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3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与主要方法 5
1.5 主要创新点 6
第2章 水利发展的形势和任务 10
2.1 发展进程中的中国水利 10
2.1.1 现代水利发展历程回顾 10
2.1.2 水利发展成就与业绩 12
2.2 国外水利发展模式的启示 15
2.2.1 发达国家的水利发展历程 16
2.2.2 国外主要水利行业的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17
2.2.3 国外水利投入政策与投入水平分析 21
2.2.4 取用水量变化规律分析与启示 25
2.3 水利发展面临的形势与基本任务 27
2.3.1 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 27
2.3.2 水利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与基本形势 27
2.3.3 新时期水利发展的基本任务 29
第3章 水灾害及其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 33
3.1 水灾害历史演变 33
3.2 洪涝灾害状况及其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 35
3.2.1 我国洪涝灾害的形成与特点 35
3.2.2 50年洪涝损失 35
3.2.3 洪涝损失的评估 36
3.2.4 洪涝灾害的趋势与深远影响 37
3.3 干旱缺水状况及其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 37
3.3.1 干旱缺水状况及其成因分析 37
3.3.2 现状缺水量及其经济损失估算 39
3.3.3 干旱缺水未来发展趋势 40
3.4 水污染状况及其对国民经济的危害 41
3.4.1 水污染状况 41
3.4.2 水污染损失 43
3.4.3 未来的水污染形势 44
3.5 水生态环境状况及其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 45
3.5.1 水生态环境基本状况 45
3.5.2 水土流失损失的估算 48
3.5.3 水生态环境变化趋势 48
第4章 水利建设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 49
4.1 水利投资基本情况分析 49
4.1.1 水利基建投资的演变 50
4.1.2 水利建设投资的使用与配置 53
4.1.3 影响水利投资变化的主导因素分析 57
4.2 水利建设的边际成本与边际效益分析 59
4.2.1 边际分析的基本原理 59
4.2.2 各类水利措施边际成本 60
4.2.3 各类水利措施边际效益 62
4.2.4 水利建设边际成本与边际效益的综合分析 63
4.3 水利建设效果评价 65
4.3.1 水利建设投资经济效益评价 65
4.3.2 水利建设的社会效益分析 69
4.3.3 水利建设的生态效益分析 74
4.3.4 水利建设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分析 75
4.3.5 水利建设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76
4.4 水利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综合评价 78
4.4.1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78
4.4.2 综合评价模型与方法 80
4.4.3 分阶段评价结果 81
第5章 水利投入占用产出分析 84
5.1 全国及各流域水利投入占用产出模型 84
5.1.1 基本理论与模型编制方法 84
5.1.2 1999年全国水利投入占用产出表的编制 86
5.1.3 1999年九大流域水利投入占用产出表的编制 88
5.1.4 水利投人占用产出模型特点和应用方向 89
5.2 水利投人占用产出模型应用研究的方法与技术 90
5.2.1 局部闭模型技术 90
5.2.2 前向效应和后向效应 91
5.2.3 后向总效应与后向净效应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研究 93
5.2.4 完全消耗系数计算方法 98
5.3 水资源利用的投人产出分析 98
5.3.1 用水效率与效益评价 98
5.3.2 贸易对水资源使用的影响 101
5.3.3 污废水排放的宏观效果评价 102
5.3.4 工业用水边际效益分析 106
5.3.5 节水防污型产业结构调整方向 107
5.4 水利基建投资对国民经济发展贡献的定量分析 107
5.4.1 水利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内涵 108
5.4.2 水利基建投资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后向效应 108
5.4.3 水利基建投资的就业效应 109
5.4.4 分类水利投资对国民经济的前向效益 113
5.4.5 水利基建投资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综合评价 129
5.5 水利投人占用产出的流域格局 129
5.5.1 九大流域主要发展指标 129
5.5.2 水利部门重要产出 132
5.5.3 水资源的供给与使用 133
5.5.4 九大流域的水利基建投资效益 137
5.6 水利基建投资合理比重及其投资结构分析 139
5.6.1 研究分析方法 139
5.6.2 水利基建投资占GDP的合理比重 140
5.6.3 水利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合理比重 145
第6章 水利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模型研究 146
6.1 水利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定量分析的原则与思路 146
6.1.1 水利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动态联系 146
6.1.2 建立水利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模型的必要性 147
6.1.3 模型研究总体思路与调控准则 147
6.2 建模的理论基础 149
6.2.1 复杂系统的基本理论与建模方法 149
6.2.2 资源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体系 151
6.2.3 水利对GGDP的贡献份额 153
6.2.4 水利投资的环境一经济一体化核算模型 156
6.3 水利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模型的构建 159
6.3.1 模型整体结构 159
6.3.2 水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计算方法 159
6.3.3 模型的数学表达 167
6.3.4 模型的主要演化机制与计算流程 171
6.3.5 模型的基本特点与功能 171
6.4 水利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方案计算与基本规律分析 173
6.4.1 主要分析目标 173
6.4.2 方案设置与计算 173
6.4.3 水利最佳投资比例以及相应的水利发展指标. 175
6.4.4 不同水利投资的效益计算及对比分析 178
6.4.5 敏感性分析 182
第7章 洪水风险调控与洪水管理 185
7.1 中国洪水及其灾害 185
7.1.1 夏季暴雨是形成我国洪水的主要成因 185
7.1.2 洪水类型与特征 186
7.1.3 洪水灾害及其特点 188
7.2 防洪现状与未来防洪减灾形势 190
7.2.1 防洪现状 190
7.2.2 存在的主要问题 194
7.2.3 未来防洪减灾形势 196
7.3 洪水风险区划 197
7.3.1 洪水频率区划 197
7.3.2 洪水致灾特征分析 198
7.3.3 洪水灾害风险区划 198
7.3.4 七大流域洪水风险区划 199
7.4 洪水风险分析 202
7.4.1 洪水风险分析的主要内容 202
7.4.2 洪水风险事件 203
7.4.3 洪水风险分析方法 206
7.4.4 洪水灾害风险评价 208
7.4.5 洪水灾害损失评估 214
7.5 防洪减灾体系建设 219
7.5.1 防洪减灾目标 219
7.5.2 防洪减灾体系建设 221
7.5.3 防洪投资与洪水损失预测 223
7.5.4 实施方案与效果评价 227
7.6 洪水风险调控与洪水管理 229
7.6.1 洪水风险调控的基本准则 229
7.6.2 洪水风险调控与对策 230
7.6.3 洪水风险管理 235
第8章 缺水风险与供水安全 238
8.1 缺水风险与缺水损失研究现状 238
8.1.1 缺水风险研究现状 238
8.1.2 水系统风险分析与可靠性辨识 239
8.1.3 缺水损失计算方法简介 241
8.2 我国水资源供需发展趋势 244
8.2.1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 244
8.2.2 现状水资源供需分析 246
8.2.3 水资源供需发展态势 247
8.3 缺水风险调控准则 250
8.3.1 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 251
8.3.2 明晰水权、总量控制、定额管理 251
8.3.3 积极开发替代水源 251
8.3.4 依据边际成本采取不同措施. 253
8.4 供水投资需求 253
8.5 缺水调控与缺水损失分析 254
8.5.1 缺水损失计算方法 254
8.5.2 现状年缺水损失分析 255
8.5.3 预测水平年缺水损失预测 261
8.6 提高水安全的对策措施 262
8.6.1 改革水资源管理体制,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 263
8.6.2 依法治水,完善水资源管理政策和制度 263
8.6.3 科学制定水中长期规划,水资源需求管理 263
8.6.4 强化节水,创建节水型社会 264
8.6.5 加强水污染防治与监督,保护水环境 264
8.6.6 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抑制需水过快增长 265
8.6.7 建立稳定的投人保障机制,确保供水安全 265
8.6.8 强化水资源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 265
8.6.9 实施国家水资源的地区性再分配和调节 266
8.6.10 加大投资力度,加快供水工程建设 267
第9章 水环境保护调控准则和对策 268
9.1 地表水质量现状评价 268
9.1.1 河流水质 268
9.1.2 湖泊与水库 270
9.1.3 地表水水质变化趋势 271
9.2 地表水污染原因分析 272
9.3 水环境保护调控准则 274
9.3.1 水污染治理投资和水环境污染损失的定量关系 275
9.3.2 水污染治理合理投资和水环境质量调控保护目标 275
9.3.3 合理投资对应的水环境功能保护目标 277
9.4 水环境保护标准 278
9.4.1 水功能区划体系 278
9.4.2 现状水功能区达标评价和保护标准 280
9.4.3 水环境承载能力分析 281
9.4.4 水环境保护标准 284
9.5 基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水环境保护对策 284
9.5.1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284
9.5.2 建立健全有关水环境的法规体系 285
9.5.3 加强管理 285
9.5.4 加强排污权分配和市场交易与转让 286
9.5.5 改变传统生产模式,鼓励发展循环经济模式.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 286
9.5.6 加强江河湖库水信息系统建设与水污染防治 287
第10章 水生态价值与生态环境建设 288
10.1 水生态服务功能及其评价方法 288
10.1.1 水生态服务功能 288
10.1.2 水生态服务功能的评价方法 288
10.2 水生态系统价值评估 293
10.2.1 地表水生态系统价值 293
10.2.2 地下水生态系统价值 295
10.2.3 水生态系统总价值的估算 297
10.3 水土流失经济损失和治理效益估算 298
10.3.1 水土流失经济损失估算 298
10.3.2 水土保持效益估算 299
10.4 水生态环境保护准则和标准 300
10.4.1 水生态环境保护准则 300
10.4.2 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302
10.4.3 生态环境保护标准 304
10.5 实施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生态水利战略 306
10.5.1 生态水利基本内涵 306
10.5.2 建设生态水利体系的对策措施 307
第11章 水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314
11.1 流域水生态保护中的外部性 314
11.1.1 “公地悲剧”的警示 314
11.1.2 流域水生态效益的外部性 315
11.2 生态补偿的基本内涵 319
11.2.1 生态补偿的基本概念 319
11.2.2 流域水生态补偿 319
11.3 生态补偿的政策法规 321
11.3.1 生态环境补偿费政策 321
11.3.2 退耕还林(草)政策 321
11.3.3 生态公益林补偿金政策 321
11.3.4 天然林保护工程 322
11.3.5 生态移民政策 322
11.3.6 矿产资源开发的有关补偿政策 322
11.3.7 存在的问题 322
11.4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意义 324
11.4.1 生态补偿的社会合理性 324
11.4.2 生态补偿的经济合理性 326
11.4.3 生态补偿的方式 328
11.5 流域生态共建共享机制 330
11.5.1 生态共建共享的基本原则 330
11.5.2 流域生态共建共享机制的基本框架 331
11.5.3 新安江流域生态共建共享示范区构想 332
11.5.4 生态共建共享示范区的合作机制 334
11.6 生态补偿理论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336
11.6.1 总体研究状况 336
11.6.2 补偿基础理论、基本概念的研究 337
11.6.3 补偿标准的研究 339
11.6.4 补偿机制的研究(方式和途径) 340
11.6.5 发展趋势 341
第12章 中国虚拟水贸易研究 343
12.1 虚拟水及其定量计算的理论基础 343
12.1.1 虚拟水 343
12.1.2 虚拟水计算方法 344
12.1.3 虚拟水研究现状 346
12.2 虚拟水应用的基本思路 347
12.2.1 虚拟水研究的主要内容 347
12.2.2 虚拟水研究范围 347
12.2.3 中国虚拟水贸易量的计算方法 348
12.3 中国农产品的供需平衡分析 349
12.3.1 中国区域农产品生产 349
12.3.2 中国区域农产品消费 351
12.3.3 中国农产品的国际贸易量 351
12.3.4 中国农产品供需平衡 352
12.4 中国虚拟水贸易量 353
12.4.1 我国主要农产品的虚拟水含量 353
12.4.2 我国虚拟水国际贸易量 353
12.4.3 区域间虚拟水贸易量 355
12.5 区域间虚拟水流量关系分析 358
12.5.1 我国虚拟水贸易区区域格局成因分析 358
12.5.2 从区域间虚拟水贸易看跨流域调水工程. 359
12.6 我国虚拟水贸易格局展望 359
12.6.1 2000年我国以粮食为载体的虚拟水流动情况 359
12.6.2 中国粮食需求预测 362
12.6.3 中国粮食供求分析 363
12.6.4 未来中国虚拟水贸易量预测 367
第13章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水利发展总体思路和近中期目标 368
13.1 科学发展观与新时期水利发展 368
13.1.1 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 368
13.1.2 科学发展观对水利发展的要求 369
13.2 新时期水利发展总体思路 369
13.3 水利发展的战略重点与主要目标 370
13.3.1 建立和完善防洪减灾安全体系 371
13.3.2 建设供水安全保障体系 372
13.3.3 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 374
13.3.4 水环境综合治理 376
13.3.5 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 377
13.3.6 社会主义新农村水利建设 380
13.4 水利投资需求分析 381
第14章 重点流域和重点地区水利发展目标与任务 383
14.1 黄河流域 383
14.2 长江流域 386
14.3 淮河流域 390
14.4 西部地区 392
14.4.1 西北地区 392
14.4.2 西南地区 394
14.5 东北地区 396
14.6 中部地区 399
14.6.1 中部地区水资源概况及主要水问题 399
14.6.2 中部地区水利发展的重点领域 400
14.7 沿海重要经济区 401
14.7.1 京津冀经济区 401
14.7.2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 402
14.7.3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 403
第15章 水利综合保障体系建设 405
15.1 建立防洪减灾保障体系 405
15.1.1 由洪水控制向洪水管理转变 405
15.1.2 继续加强科学的防洪减灾体系建设 405
15.1.3 加强防洪工程的维护和管理 407
15.1.4 防洪除涝并重,加强局部地区涝灾防治 407
15.2 建立水资源供给和高效利用保障体系 408
15.2.1 建立水资源监测和评价体系 408
15.2.2 建立水资源优化配置体系 409
15.2.3 提高城镇供水普及率,发展农村集中供水 409
15.2.4 建立节水型社会,提高用水效率和节水水平 409
15.2.5 跨流域调水工程全面论证 409
15.3 建立维护生态环境安全的水资源保障体系 410
15.3.1 水生态恢复保障 410
15.3.2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对策与建议 410
15.3.3 水环境保护对策 411
15.4 建立水资源恢复与补偿机制 413
15.4.1 城市与工业挤占农业用水的补偿 413
15.4.2 流域上下游的区域间补偿 414
15.4.3 水污染补偿 414
15.5 建立水利投资保障体系 415
15.5.1 加大政府投人力度 415
15.5.2 健全水利投资分工机制 415
15.5.3 建立国家授权的水利投资主体 416
15.5.4 积极引导民间和外商投资水利建设 417
15.5.5 加快经营性水利项目的产业化、企业化改革进程 418
15.5.6 进一步扩大水利建设基金筹资力度 418
15.6 建立水资源统一管理保障体系 419
15.6.1 完善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419
15.6.2 逐步建立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 419
15.6.3 完善流域水资源管理法规体系 421
15.7 建立水权交易与水市场制度 421
15.7.1 加强水权水市场理论研究 421
15.7.2 建立初始水权分配机制 421
15.7.3 制定水权与水市场管理的政策 422
15.8 健全水法规政策保障体系 422
15.8.1 以人为本,服务于公共利益 422
15.8.2 依法行政,依法治水 422
15.8.3 完善水利技术标准体系 422
15.8.4 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 423
15.8.5 不断探索,创新体制和机制 423
15.9 建立水利科技创新保障体系 423
15.9.1 科技创新的原则 423
15.9.2 科技创新的领域 424
15.10 建立水利发展人才保障体系 425
15.10.1 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建设 426
15.10.2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427
第16章 结论与建议 428
16.1 主要结论 428
16.1.1 理论方法创新 428
16.1.2 实际应用 431
16.2 几点建议 441
参考文献 443
后记 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