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3
十月革命胜利到三十年代初期的苏联文学 3
概述 3
革命初期的阶级斗争形势 3
作家队伍状况 6
《关于党在文学方面的政策》的颁布 8
二十年代中期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苏联文坛 14
三十年代初期国家工业化、 24
农业集体化时期的苏联文坛 24
“拉普” 33
联共(布)中央《关于改组文学艺术团体》的决议 38
第一次全苏作家代表大会的召开 40
高尔基 44
生活与创作道路 47
早期创作 54
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作——《母亲》 60
戏剧家——高尔基 69
政论与特写 76
关于裁决俄国资产阶级历史命运的主题 81
高尔基与列宁 85
高尔基与苏联青年作家 89
高尔基与中国 92
马雅可夫斯基 97
生活与创作道路 98
《罗斯塔之窗》 102
政治抒情诗 105
讽刺艺术 109
长诗 112
马雅可夫斯基与中国 115
奥斯特洛夫斯基 119
为壮丽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一生 120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23
革命青年的生活教科书 123
奥斯特洛夫斯基的政论 127
三十年代中期到五十年代中期的苏联文学 131
概述 131
第一次作家代表大会以后几年的创作 131
伟大的战争岁月 142
及时地反映瞬息万变的战时生活的诗歌 143
战争年代最犀利的武器——政论 146
真实地再现卫国战争各个历史阶段的小说 148
戏剧创作的丰收 149
战后文学 150
生活道路与艺术道路的艰难曲折 154
阿·托尔斯泰 154
历史题材创作 169
对于知识分子在革命风暴中命运的沉思 176
——长篇史诗《苦难的历程》 176
阿·托尔斯秦论文学 187
法捷耶夫 192
“艺术战线上的布尔什维克” 192
“革命是对人的一次选择淘汰” 201
——《毁灭》 201
爱国主义的英雄史诗——《青年近卫军》 209
法捷耶夫论文学 221
肖洛霍夫 228
生活与创作道路 229
肖洛霍夫创作的高峰——《静静的顿河》 240
“我按照生活的鲜明足迹”写了 249
《被开垦的处女地》 249
人的“悲剧命运”的缩影 257
——《一个人的遭遇》 257
五十年代中期到六十年代中期的苏联文学 265
文学发展简介 265
本时期的小说创作 273
本时期的诗歌创作 286
本时期的戏剧创作 296
西蒙诺夫 304
初露头角的天才作家 305
战斗中成长的作家 306
战后初期的西蒙诺夫 309
五十年代中期以后的西蒙诺夫 310
军事题材三部曲:《生者与死者》、 311
《军人不是天生的》、《最后一个夏天》 311
西蒙诺夫与中国 317
三十年代的创作 319
特瓦尔多夫斯基 319
从长诗《春草国》到卫国战争时期 321
的诗歌创作 321
战后至七十年代的创作 323
六十年代中期到现阶段的苏联文学 329
文学发展简介 329
本时期的小说创作 331
本时期的诗歌创作 347
本时期的戏剧创作 350
后记 359
附录:重要中译本中长篇小说目录 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