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微格教学理论与实践 1
第一节 微格教学概述 1
一、什么是微格教学 1
二、微格教学的产生和发展 2
三、微格教学的理论依据 5
四、微格教学的基本特点 7
五、微格教学的作用 9
第二节 微格教学的开展模式 10
一、斯坦福大学及芝加哥大学模式(美国) 10
二、悉尼大学模式(澳大利亚) 12
三、新乌斯特大学及斯特灵大学模式(英国) 14
四、对各国微格教学模式的分析 17
五、我国的微格教研模式 19
第三节 微格教学设计与教案编写 20
一、微格教学的教学设计 20
二、微格教学教案的编写 21
第四节 微格教学过程的组织实施 22
一、理论学习和辅导 22
二、教学技能分析 23
三、组织示范观摩 23
四、指导备课 24
五、角色扮演 24
六、反馈评议 25
七、修改教案,反复训练 26
第五节 微格教学技能的评价与反馈 26
一、微格教学评价的意义和作用 27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29
三、微格教学评价的实施 30
四、微格教学中的反馈 35
思考与练习 36
第二章 微格教室的组成与使用 37
第一节 微格教室的组成 37
一、微格教室的特点 37
二、微格教室的设计 38
三、微格教室常用设备 39
第二节 福建师范大学微格教室的使用 40
一、微格教室系统构成 40
二、微格教学系统整体功能设计 44
三、微格教室设备的使用 45
三、微格教学过程的控制 47
四、微格教学技能评价软件的使用 55
思考与练习 58
第三章 物理教学设计技能 59
第一节 教学设计概述 59
一、教学设计的含义 59
二、教学设计的作用 59
三、教学设计的特点 60
四、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 61
五、教学设计模式的构成 62
第二节 物理教学设计的内容 62
一、前期分析 62
二、教学目标的设计 70
三、教学策略的设计 73
四、教学评价的设计 81
第三节 物理教学设计案例 81
第四节 物理教学设计技能的评价 105
思考与练习 106
第四章 语言技能 107
第一节 语言技能概述 107
一、什么是语言技能 107
二、物理教学语言技能 107
第二节 教学语言技能的作用 109
一、准确、清晰地传授知识和技能 109
二、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 109
三、控制课堂教学 110
四、进行思想教育 110
第三节 教学语言技能构成要素 110
一、语音准确 110
二、音量适宜 111
三、语调变化 111
四、节奏感强 112
五、语速适度 112
六、停顿有度 112
第四节 教学语言的类型 113
第五节 教学语言技能的应用 113
一、物理语言技能的应用技巧 113
二、物理语言技能应用的原则 119
第六节 教学语言技能的评价 120
思考与练习 121
第五章 板书技能 122
第一节 板书技能概述 122
第二节 板书技能的作用 123
一、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 123
二、帮助学生记忆教学内容 123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 123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24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 124
第三节 板书技能的构成要素 124
一、书写和绘图 124
二、内容的编排 125
三、板面的布局 125
四、时间的掌握 125
第四节 板书技能的类型 125
一、摘录提纲法 125
二、概括归纳法 126
三、图形示意法 126
四、板画赋形法 127
五、表格解释法 127
六、比较对照法 128
七、排列组合法 128
八、夸张变形法 129
第五节 板书技能的应用 130
第六节 板书技能的评价 131
思考与练习 132
第六章 提问技能 133
第一节 提问技能概述 133
第二节 提问技能的作用 134
第三节 提问技能的构成要素 136
一、组织 136
二、引入 137
三、陈述 137
四、介入 137
五、评价 137
第四节 提问技能的类型 138
一、回忆提问 138
二、理解提问 139
三、运用提问 140
四、分析提问 140
五、综合提问 141
六、评价提问 141
第五节 提问技能的应用 142
一、提问技能技巧 142
二、提问技能的原则 145
三、提问技能应用举例 146
第六节 提问技能的评价 148
思考与练习 149
第七章 导入技能 150
第一节 导入技能概述 150
一、目的性和针对性 151
二、趣味性和简洁性 151
三、迁移性 151
第二节 导入技能的作用 152
一、引起注意,激发学习动机和兴趣 152
二、引起注意和思考,激发认知的欲望和积极的情绪 152
三、沟通师生感情,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52
四、明确学习目标,维持学习动机 152
第三节 导入技能的构成要素 153
一、引起注意 153
二、激发学习兴趣 154
三、形成学习动机 154
第四节 导入技能的类型 154
一、设置形成认知冲突的问题情境而导入 154
二、提供感性认识的现实情境而导入 155
三、设置使学生感兴趣的情境而导入 155
四、复习旧知识,分析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而导入 155
第五节 导入技能的设计 156
一、导入的设计 156
二、导入技能应用的原则及注意事项 162
第六节 导入技能的评价 164
思考与练习 165
第八章 讲解技能 166
第一节 讲解技能概述 166
第二节 讲解技能的作用 167
一、有利于系统地讲授 168
二、有利于展示思路 168
三、有利于突破重难点 168
四、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168
五、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 168
六、有利于把握课堂节奏 169
七、有利于进行思想教育 169
第三节 讲解技能的构成要素 169
一、构建讲解的结构框架 169
二、促使学生参与 173
三、语言表达 174
四、使用例证 174
五、反馈与调整 175
六、情感控制 176
第四节 讲解技能的类型 176
一、介绍式讲解 176
二、描述式讲解 177
三、解释式讲解 177
四、比较式讲解 178
五、归纳式讲解 178
六、演绎式讲解 179
七、释疑式讲解 179
八、总结式讲解 179
第五节 讲解技能的应用 180
一、充分准备,了解学生 180
二、突出重点,抓住关键 180
三、条理清楚,简练准确 180
四、把握时机,注意反馈 181
五、讲解技能与其他教学技能的配合使用 181
第六节 讲解技能的评价 181
思考与练习 182
第九章 演示技能 183
第一节 演示技能概述 183
第二节 演示技能的作用 184
一、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奠定思维基础 184
二、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习动机 185
三、教给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能力 186
四、按照操作程序,起好示范作用 187
第三节 演示技能的构成要素 187
一、设计演示 187
二、指引观察 188
三、示范操作 188
四、启发思维 189
五、记录和整理 190
第四节 演示技能的类型 190
一、按照演示方法分类 191
二、按照演示手段和方式分类 191
第五节 演示技能的应用 193
一、精心选择,服从教学目的 193
二、让学生充分感知学习对象 193
三、做好充分准备,坚决保证成功 194
四、实验操作简明,实验现象力求鲜明 194
五、演示讲解结合,启发学生思考 194
六、操作规范,起好示范作用 194
第六节 演示技能的评价 195
思考与练习 195
第十章 变化技能 197
第一节 变化技能概述 197
第二节 变化技能的作用 198
第三节 变化技能的构成要素 199
一、变化设计 199
二、变化实施 199
三、协调变化 200
四、师生交流 200
第四节 变化技能的类型 201
一、教态的变化 201
二、教学媒体的变化 203
三、相互作用形式的变化 205
四、教学过程节奏流程的变化 205
第五节 变化技能的应用 206
一、目标明确 206
二、注意实效 206
三、注意交流 207
四、引起有意注意 207
第六节 变化技能的评价 207
思考与练习 208
第十一章 强化技能 209
第一节 强化技能概述 209
第二节 强化技能的作用 210
一、集中学习注意力 210
二、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教学 210
三、培养探索意识,发展思维能力 210
四、帮助学生采取并巩固正确的反应行为 210
五、统一全班认识,控制教学过程 211
六、促进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学 211
第三节 强化技能的构成要素 211
一、提供机会 211
二、准确判断 212
三、意图明确 212
四、时机适宜 213
五、促进内部强化 213
六、方式多样化 214
七、面向群体 214
第四节 强化技能的类型 214
一、按强化物分类 214
二、按强化的时机分类 215
三、按强化程序分类 215
四、按强化途径分类 215
第五节 强化技能的应用 216
一、强化技能的设计 216
二、强化技能的方法 217
三、强化技能技巧 220
四、强化技能的原则 221
第六节 强化技能的评价 222
思考与练习 223
第十二章 课堂组织管理技能 224
第一节 课堂组织管理技能概述 224
第二节 课堂组织管理技能的作用 226
一、引起和保持学生的注意力 226
二、保持有效的学习氛围 226
三、小组学习管理的有力保障 227
四、减少混乱和拖延的“镇定剂” 227
五、课堂突发矛盾的“润滑剂” 227
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催化剂” 227
第三节 课堂组织管理技能的要素 228
一、维护课堂纪律 228
二、有效地控制教学目标 229
三、设计好教学程序 230
四、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230
五、加强反馈和矫正 232
六、课堂教学突发事件的处理技能 233
第四节 课堂组织管理技能的类型 233
一、教育管理型组织课堂教学 234
二、民主互动型组织课堂教学 235
第五节 课堂组织管理技能的应用 243
第六节 课堂组织管理技能的评价 246
思考与练习 247
第十三章 结束技能 248
第一节 结束技能概述 248
第二节 结束技能的功能 249
第三节 结束技能的要素 251
一、提示进入总结阶段 251
二、简单回顾 251
三、提示要点 251
四、拓展延伸 251
五、回顾研究问题的方法和思想 252
六、巩固应用 252
七、作业布置 252
第四节 结束技能的类型 252
一、归纳总结 252
二、分析比较 253
三、活动巩固 254
四、总结拓展 254
五、首尾呼应 254
第五节 结束技能的应用 255
第六节 结束技能的评价 257
思考与练习 257
第十四章 多媒体教学技能 258
第一节 多媒体教学技能概述 258
第二节 多媒体教学技能的作用 259
一、在创设问题情境时使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60
二、多媒体教学再现情景,突破知识的重难点 261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 261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优化物理实验教学 262
第三节 多媒体技能构成要素 264
一、多媒体物理教学系统的硬件使用技能 264
二、多媒体物理教学系统的软件使用技能 268
第四节 多媒体技能的类型 272
一、程序式应用多媒体技术 272
二、互动式应用多媒体技术 274
三、探究式应用多媒体技术 275
第五节 多媒体技能的应用 276
一、注重多媒体技能在提高物理教学效能方面的优化组合 276
二、防止在物理教学中广泛应用多媒体技能而产生的一些误区 277
第六节 多媒体教学技能的评价 279
思考与练习 280
第十五章 说课技能 281
第一节 说课技能概述 281
一、什么是说课 281
二、说课与备课、上课的关系 281
第二节 说课技能的作用 283
一、拓宽教学研究的视野 283
二、促进课堂教学和教师成长 283
三、促进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 285
第三节 说课技能的构成要素 286
一、说教材 286
二、说教学目标 287
三、说学情与学法 288
四、说教法 290
五、说教学程序 291
六、说得失 294
第四节 说课技能的类型 295
一、课前说课 295
二、课后说课 295
三、评比性说课 295
四、检查性说课 295
五、研究性说课 296
六、示范性说课 296
第五节 说课技能的应用 296
一、说课前的准备工作 296
二、说课的方法 298
三、说课的原则 299
四、说课应用中的四大误区 301
五、说课稿示例 301
第六节 说课技能的评价 307
一、评价原则 307
二、评价内容 308
三、评价方法 309
四、说课技能评价量表 310
思考与练习 312
第十六章 教学反思技能 313
第一节 教学反思技能概述 313
第二节 教学反思技能的作用 315
第三节 教学反思技能的类型及其培养 318
一、教学反思技能的类型 318
二、教师反思技能的培养 319
第四节 教学反思技能的应用 324
一、反思教育教学理念 324
二、反思教学内容 325
三、反思教学对象 325
四、反思教学方法 326
五、反思教学艺术 327
第五节 教学反思技能的评价 328
思考与练习 329
参考文献 330
后记 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