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药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1
各论 1
总论 1
第一章 绪论 1
二、生药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2
三、生药的分类法 3
四、生药的记载法 4
第二章 生药科学的发展简史 6
一、古代生药知识的起源和积累 6
二、现代生药科学的兴起和发展 9
三、我国现代生药事业的概况 10
第三章 植物性生药的化学成分和应用形式 12
一、生药中化学成分的概述 12
二、生药的应用形式 15
第四章 生药的采制 16
一、生药的采集 16
二、生药的加工和干燥 19
三、生药的包装 21
第五章 生药的贮藏 22
一、生药在贮藏期中常发生的败坏现象 22
二、生药贮藏的原则和方法 25
第六章 生药鉴定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30
一、生药鉴定的目的和意义 30
二、宏观分析法 31
三、微观分析法 32
四、化学的和物理的分析法 33
五、生物测定法 37
六、生物鉴定的依据和一般程序 38
第七章 植物性生药的外形与显微鉴定 39
一、皮类生药 39
二、木类生药 44
三、茎类生药 45
四、叶类生药 46
五、花类生药 49
六、种子类生药 50
七、果实类生药 53
八、根茎类生药 54
九、根类生药 56
十、草类生药 58
第八章 影响生药品质的因素 59
一、生物的内部因素 60
二、植物生长的环境因素 63
三、生药的采收 66
四、生药的干燥 67
五、生药的包装、运输和贮藏 68
第九章 生药资源的调查和研究 69
一、生药资源调查和研究的目的与任务 69
二、药用植物原料蕴藏量的测定 71
三、调查前的准备工作和民间访问 76
四、生药资源地图的绘制 77
五、生药资源调查的总结工作 77
第一章 含糖类或其衍生物的生药 79
第一节 含单糖类或其衍生物的生药 79
第二节 淀粉类及其制品 81
第三节 树胶类 86
第四节 粘液质类 91
第二章 含油脂及蜡类的生药 96
第一节 油脂 97
第二节 蜡 113
第三章 含甙类的生药 117
第一节 概述 117
第二节 含酚甙类的生药 119
第三节 含蒽甙类的生药 122
第四节 含强心甙类的生药 134
第五节 含皂甙类的生药 149
第六节 含黄酮甙类的生药 165
第七节 含腈甙类的生药 176
第八节 含异硫氰甙类的生药 179
第九节 含其他甙类的生药 183
第四章 含鞣质的生药 190
第五章 含挥发油的生药及挥发油 199
第一节 概述 199
第二节 挥发油中含链状一帖烯类及其衍生物的生药 211
第三节 挥发油中含单环一帖烯类及其衍生物的生药 218
第四节 挥发油中含双环一帖烯类及其衍生物的生药 225
第五节 挥发油中含倍半萜烯类及其衍生物的生药 236
第六节 挥发油中含芳香族化合物的生药 247
第七节 挥发油中含其他成分或成分尚少研究的生药 264
第六章 树脂类生药 269
第七章 含生物碱类的生药 279
第一节 概述 279
第二节 含苯烃胺类生物碱的生药 286
第三节 含吡啶及哌啶衍生物类生物碱的生药 294
第四节 含托哌衍生物类生物碱的生药 301
第五节 含喹啉衍生物类生物碱的生药 312
第六节 含异喹啉衍生物类生物碱的生药 317
第七节 含吲?衍生物类生物碱的生药 336
第八节 含咪唑衍生物类生物碱的生药 346
第九节 含喹唑啉类生物碱的生药 347
第十节 含嘌呤类生物碱的生药 352
第十一节 含甾类生物碱的生药 355
第十二节 含二萜衍生物类生物碱的生药 361
第十三节 含化学结构未明的生物碱类生药 365
第八章 含其他类成分或化学成分尚少研究的植物性生药 368
第一节 根及根茎类 368
第二节 藤木类 388
第三节 皮类 391
第五节 花类 394
第四节 叶类 394
第六节 果实及种子类 399
第七节 全草类 413
第八节 藻菌类 417
第九章 含其他类成分或化学成分尚少研究的动物性生药 422
第一节 概述 422
第二节 全动物类 424
第三节 角骨类 430
第四节 贝壳类 435
第五节 分泌物类 436
第六节 动物制品 438
主要参考书及期刊简介 441
中文索引 449
外文索引 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