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1
第一篇 机构 11
第一章 清以前交通管理机构 11
第二章 民国时期交通管理机构 15
第三章 新中国交通管理机构 18
第一节 边区管理机构 18
第二节 交通监理机构 19
第三节 公安交管机构 21
一、省设机构 21
二、地市机构 27
三、企事业机构 39
第二篇 法规 42
第四章 清以前交通管理法规 42
第一节 周秦行路规则 42
第二节 汉唐交通法规 42
第五章 民国时期交通管理法规 44
第一节 组织法规 44
第二节 管理法规 45
第六章 陕甘宁边区交通管理法规 52
第一节 组织法规 52
第二节 管理法规 52
第七章 新中国交通管理法规 55
第一节 综合管理法规 55
第二节 车辆管理法规 57
一、非机动车 57
二、机动车 57
第三节 驾驶员管理法规 63
第四节 拖拉机道路行驶管理法规 65
第五节 交通秩序管理法规 66
第六节 违章执罚法规 68
第七节 交通事故处理法规 70
第八节 规费管理法规 77
第九节 高等级公路交通管理法规 78
第三篇 管理 83
第八章 道路使用管理 83
第一节 辖管道路 83
一、清以前 83
二、民国时期 85
三、新中国成立后 87
第二节 管理范围 92
一、停车场点 92
二、禁停禁用 95
第三节 综合治理 97
一、路障清除 97
二、道路挖占 100
三、噪声污染 102
第九章 交通秩序管理 105
第一节 设施设备 105
一、岗台岗亭 105
二、交通信号 106
三、隔离设施 107
四、标志 108
五、标线 109
六、交通指挥设备 110
第二节 管理任务 111
一、对象分类 111
二、方位分类 112
三、职责分类 112
第三节 管理形式 112
一、专业队伍执勤 112
(一)定点执勤 112
(二)流动执勤 114
(三)检查站执勤 115
二、社会维护力量 130
(一)雇请人员执勤 130
(二)驾驶人员执勤 130
(三)社会义务执勤 131
第四节 维护手段 132
一、交通分流 132
(一)左右行制 132
(二)划线分道 133
(三)单、禁行线 134
(四)错时上下班 138
二、违章处理 138
三、专项治理 145
(一)“春运” 145
(二)“三夏” 146
(三)整顿警车警报器 147
(四)打击“车匪路霸” 148
四、异地检查 150
第五节 高等级公路秩序管理 157
第十章 道路交通安全保卫 159
第一节 保卫形式 159
一、民国以前 159
二、新中国成立后 160
第二节 保卫对象 160
一、外宾 160
(一)援华专家 160
(二)外宾团体 161
(三)国宾 161
二、内宾 163
(一)党和国家领导人 163
(二)党政军团体 165
三、大型集会 165
四、特勤保卫 166
第三节 保卫任务 166
一、驾驶员教育与车辆检查 166
二、开道保卫 167
三、线路保卫 167
(一)勘察线路 部署警力 167
(二)线路行车安全保障 168
(三)通信联络 168
四、车辆排列 168
第十一章 车辆管理 169
第一节 非机动车 169
一、畜力车 169
二、人力车 172
三、自行车 174
第二节 机动车辆 177
一、检验 177
(一)初检 177
(二)年检 178
(三)项目及标准 180
二、入户 183
三、号牌 186
(一)民用号牌 186
(二)专用号牌 197
四、异动 204
(一)过户 204
(二)转籍 205
(三)变更 206
五、报废 207
六、警灯警报器 209
七、档案 210
第十二章 驾驶员管理 215
第一节 培训 215
一、培训形式 215
(一)以师带徒 215
(二)学校(班)培训 216
二、培训内容 218
(一)交通规则 218
(二)机械常识 218
(三)车辆驾驶 219
第二节 管理 219
一、考试 219
(一)初考 220
(二)复验 221
(三)升等 221
(四)增驾 222
二、审验 227
三、证件 230
(一)驾驶证 230
(二)补换证 234
(三)军证换地方证 235
(四)注销 238
(五)待理证 238
(六)教练证 239
(七)试车证 239
四、异动 239
五、档案 240
第十三章 交通事故管理 245
第一节 事故梗概 245
第二节 事故分类 249
一、后果分类 249
二、责任分类 251
第三节 涉港澳台 254
第四节 涉外事故 255
第五节 逃逸事故 255
第六节 事故闹事 258
第七节 事故处理 260
一、程序 261
二、办法 266
三、信访 274
第八节 典型案例 275
一、无证开车 275
二、酒后驾车 276
三、违章操作 277
四、超载超员 278
五、超速行驶 279
六、强超抢会 280
七、机械故障 281
八、疲劳驾驶 282
九、行人乘车人过失 282
第九节 成因分析 283
一、一般事故 283
二、特大事故 285
第十节 事故防治 286
第十四章 交通安全宣传 292
第一节 宣传组织 292
一、非专业组织 292
二、专业组织 294
三、群众性组织 294
第二节 宣传内容 295
第三节 宣传形式 298
一、张贴 竖碑 298
二、报刊 音像 299
(一)报纸 299
(二)书刊 302
(三)音像 302
三、广播 303
四、影视 304
五、文艺 306
六、其他形式 308
(一)多种形式综合运用 308
(二)对中小学生宣传教育 310
(三)宣传月 宣传周 312
(四)现场宣传 313
第四节 宣传器材 314
第十五章 道路交通科研 315
第一节 科研力量 315
第二节 科研活动 315
一、论文 316
(一)省直单位 316
(二)地市单位 317
二、项目 323
第三节 成果应用 327
第十六章 后勤管理 329
第一节 经费 329
一、来源 330
二、管理 338
第二节 资产 344
第三节 装备 349
第四节 福利 353
第十七章 队伍管理 354
第一节 形成与发展 354
一、驿站队伍 354
二、监理队伍 355
三、交通警察队伍 356
第二节 教育与管理 360
一、录用 360
二、教育 361
三、培训 362
四、考核奖惩 362
五、廉政建设 363
六、规范执勤 364
第三节 竞赛与达标 371
一、红旗赛 371
(一)竞赛内容 371
(二)考评办法 372
(三)记分标准 372
二、文明路 374
(一)范围 374
(二)标准 374
(三)记分 375
(四)评比 376
(五)奖罚 376
三、夺杯达标 377
(一)“夺杯” 378
(二)“达标” 384
第四节 学济南交警 388
一、岗台指挥比赛 389
二、业务技能比赛 390
三、样板路与形象岗 392
(一)标准 393
(二)考核 393
(三)验收 393
四、树立典型 397
五、抓好管理 397
六、文明用语 398
七、学习效应 399
八、深化改革 401
第四篇 人物 404
第十八章 传略 404
第一节 烈士 404
第二节 殉职 406
第十九章 名录 410
第一节 英模 410
一、国务院表彰人物 410
二、公安部暨国家各部委表彰人物 411
三、省委省政府表彰人物 423
第二节 厅、地(市)表彰人物 437
一、陕西省公安厅表彰人物 437
二、地、市及省级部门表彰人物 448
第三节 名人 451
第四节 简历 459
一、公安机关 459
(一)主管厅长 459
(二)总队 460
(三)支队 463
二、监理部门 485
(一)监理局 485
(二)监理处 486
第二十章 人物表 492
第一节 立功人物 492
第二节 科技人物 500
第三节 劣迹人员 503
第五篇 大事记 507
先秦 507
秦、汉 508
魏、晋、南北朝 509
隋唐 509
宋、元、明、清 510
中华民国 511
中华人民共和国 519
附录 553
附录一 现行法规规章制度及规范性文件 553
一、陕西省人民政府 553
二、陕西省公安厅 572
三、陕西省公安厅与有关厅局 593
附录二 历史文献 616
一、古代 616
二、民国时期 617
三、陕甘宁边区政府 641
四、新中国成立后 646
附录三 道路交通管理专著 654
一、书刊 654
二、音像 655
编后记 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