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总论 1
第一章 中医外科的起源与发展 1
第二章 病因病机 6
第一节 致病因素 6
第二节 发病机理 12
第三章 辨证 16
第一节 四诊在中医外科的运用 16
第二节 辨阴证阳证 20
第三节 辨肿痛痒脓 22
第四节 辨溃疡形色 26
第五节 辨经络部位 27
第六节 辨善恶顺逆 29
第四章 内治法 32
第一节 消法 32
第二节 托法 39
第三节 补法 41
第五章 外治法 47
第一节 概论 47
第二节 膏药 49
第三节 油膏 50
第四节 箍围药 51
第五节 掺药 52
第六节 手术疗法 56
第七节 其他疗法 60
下篇各论 64
第一章 疮疡 64
第一节 概论 64
第二节 疖 72
第三节 疔 75
第四节 痈 84
第五节 发 90
第六节 丹毒 94
第七节 有头疽 97
第八节 无头疸 101
第九节 发颐 105
第十节 流注 106
第十一节 走黄与内陷 109
第十二节 流痰 115
第十三节 瘰疬 119
第二章 乳房疾病 123
第一节 概论 123
第二节 乳头破碎 127
第三节 乳痈 128
第四节 乳发 132
第五节 乳痨 133
第六节 乳癖 135
第七节 乳腺增生病 136
第八节 乳疬 138
第九节 乳漏 140
第十节乳衄 141
第三章 瘿 143
第一节 概论 143
第二节 气瘿 146
第三节 肉瘿 148
第四节 瘿痈 150
第五节 石瘿 152
第四章 瘤 154
第一节 概论 154
第二节 脂瘤 155
第三节 气瘤 157
第四节 血瘤 158
第五节 肉瘤 159
第六节 筋瘤 160
第七节 骨瘤 162
第一节 概论 165
第五章 岩 165
第二节 舌菌 169
第三节 茧唇 170
第四节 失荣 171
第五节 乳岩 173
第六节 肾岩翻花 176
第六章 肛肠疾病 178
第一节 概论 178
第二节 痔 194
第三节 肛裂 203
第四节 隐窝炎 206
第五节 肛门周围痈 207
第六节 肛瘘 210
第七节 脱肛 214
第八节 息肉痔 217
第九节 锁肛痔 219
第一节 概论 221
第七章 男性前阴病 221
第二节 子痈 223
第三节 子痰 225
第四节 囊痈 226
第五节 水疝 227
第六节 阴茎痰核 229
第七节 前列腺炎 230
第八节 血精 232
第九节 前列腺肥大 233
第八章 皮肤病 237
第一节 概论 237
第二节 热疮 251
第三节 火带疮 252
第四节 疣 254
第五节 脓疱疮 256
第六节 癣 258
第七节 疥疮 263
第八节 湿疹 264
第九节 接触性皮炎 270
第十节 药物性皮炎 272
第十一节 虫咬皮炎 276
第十二节 瘾疹 277
第十三节 多形红斑 280
第十四节 结节 性红斑 282
第十五节 白疕 283
第十六节 白屑风 289
第十七节 酒皶鼻 290
第十八节 粉刺(痤疮) 292
第十九节 油风(斑秃) 293
第二十节 牛皮癣 295
第二十一节 皮肤瘙痒症 297
第二十二节 红斑狼疮 299
第二十三节 天疱疮 303
第九章 外科其他疾病 307
第一节 烧伤 307
第二节 冻伤 315
第三节 破伤风 317
第四节 臁疮 321
第五节 褥疮 322
第六节 脱疽 323
第七节 肠痈 328
第十章 毒蛇咬伤 331
第一节 概论 331
第二节 毒理与病理 335
第三节 诊断 338
第四节 治疗 342
附方 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