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个人计算机发展历程 1
1.1 IBM PC之前的个人计算机历史 1
1.2 IBM个人计算机 2
1.3之后18年的PC工业 3
1.4 PC和Linux发展时间表 5
1.4.1 今天的Linux 7
1.4.2 Linux: 朦胧中的计算机历史 8
第2章 PC组件、特性和系统设计 9
2.1 什么是PC 9
2.2 系统类型 10
2.3 系统组件 12
2.3.1 主板 13
2.3.2 处理器 13
2.3.3 内存(RAM) 14
2.3.4 机箱(Chassis) 14
2.3.5 电源 14
2.3.6 软盘驱动器 14
2.3.7 硬盘驱动器 15
2.3.8 CD-ROM驱动器 15
2.3.9 键盘 15
2.3.10 鼠标 15
2.3.11 视频卡 16
2.3.12 监视器(显示器) 16
第3章 微处理器的类型和说明 17
3.1 微处理器 17
3.2 PC之前的微处理器历史 18
3.3 处理器说明 20
3.3.1 处理器的速度标称值 20
3.3.2 处理器相对于主板的速度和标识 27
3.3.3 数据总线 31
3.3.4 内部寄存器(内部数据总线) 32
3.3.5 地址总线 33
3.3.6内部一级缓存(L1) 34
3.3.7二级缓存(L2) 35
3.3.8 缓存的组织 36
3.3.9 处理器模式 37
3.4 系统管理模式(电源管理) 40
3.5超标量执行 40
3.6 MMX技术 41
3.7SSE(流式SIMD扩充程序) 42
3.8 动态执行 42
3.8.1多支流预测 42
3.8.2 数据流分析 43
3.8.3智能执行 43
3.9 双独立总线结构(DIB) 43
3.10 处理器制造 44
3.11 PGA芯片封装 47
3.12 单边连接(SEC)和单边处理器(SEP)封装 48
3.13 Socket 50
3.13.1 Socket 1 51
3.13.2 Socket 2 51
3.13.3 Socket 3 53
3.13.4 Socket 4 54
3.13.5 Socket 5 55
3.13.6 Socket 6 56
3.13.7 Socket 7(和Super 7) 57
3.13.8 Socket 8 58
3.13.9 Socket PGA-370 58
3.14 零拔插力(ZIF)Socket 60
3.15 Slot 60
3.15.1 Slot 1 61
3.15.2 Slot 2(SC330) 65
3.16 CPU工作电压 66
3.17 发热和冷却问题 68
3.17.1 散热器 68
3.18 数学协处理器(浮点运算单元) 71
3.19 处理器故障(Bug) 73
3.20处理器升级性能 73
3.21Intel处理器代码名称(codename) 74
3.22Intel兼容处理器(AMD和Cyrix) 76
3.22.1AMD处理器 76
3.22.2Cyrix 77
3.22.3IDT Winchip 79
3.22.4 P-Rating 79
3.23 P1(086)第一代处理器 80
3.23.1 8088和8086处理器 80
3.23.2 80186和80188处理器 81
3.23.3 8087协处理器 81
3.24P2(286)第二代处理器 81
3.24.1 286处理器 81
3.24.2 80287协处理器 82
3.24.3 286处理器存在的问题 82
3.25 P3(386)第三代处理器 83
3.25.1 386处理器 83
3.25.2 386DX处理器 84
3.25.3 386SX处理器 84
3.25.4 386SL 84
3.25.5 80387协处理器 85
3.25.6 Weitek协处理器 85
3.25.7 80386 Bugs 85
3.26 P4(486)第四代处理器 86
3.26.1 486处理器 86
3.26.2 486DX处理器 88
3.26.3 486SL 90
3.26.4 486SX 91
3.26.5 487SX 91
3.26.6 DX2/OverDrive和DX4处理器 91
3.26.7 486SX2和DX2系统中的Pentium OverDrive处理器 93
3.26.8“Vacancy”——第二个OverDrive Socket 93
3.26.9 80487升级 94
3.26.10 AMD 486 (5x86) 94
3.26.11 Cyrix/TI 486 95
3.27 P5(586)第五代处理器 95
3.27.1Pentium处理器 95
3.27.2第一代Pentium处理器 99
3.27.3第二代Pentium处理器 100
3.27.4 Pentium-MMX处理器 102
3.27.5 Pentium缺陷 103
3.27.6测试FPU的Bug 104
3.27.7 电源管理Bug 104
3.27.8 Pentium处理器模式和步进 104
3.27.9 AMD-K5 106
3.28 伪第五代处理器 107
3.28.1 IDT Centaur的C6 Winchip 107
3.29P6(686)第六代处理器 107
3.29.1 Pentium Pro处理器 110
3.29.2 Pentium II处理器 115
3.29.3 Celeron 124
3.29.4 Pentium III处理器 129
3.29.5 Pentium II/III Xeon 132
3.29.6 Pentium III处理器的未来 135
3.30 其他的第六代处理器 135
3.30.1Nexgen Nx586 135
3.30.2 AMD-K6系列 136
3.30.3 3DNow 139
3.30.4 AMD Athlon(K7) 139
3.30.5 Cyrix MediaGX 139
3.30.6 Cyrix/IBM 6x86(M1)和6x86MX(M II) 140
3.31 P7(786)第七代处理器 141
3.31.1Merced 143
3.32 处理器升级 143
3.32.1 OverDrive处理器 144
3.32.2 OverDrive处理器的安装 144
3.32.3 OverDrive 处理器的兼容性问题 144
3.33 处理器故障检测技术 145
第4章 主板与总线 147
4.1 主板构架规范 147
4.1.1 小AT板(Baby-AT) 148
4.1.2 标准AT主板(Full-Size AT) 151
4.1.3 LPX主板 153
4.1.4 ATX主板构架 155
4.1.5 Micro-ATX 规范 158
4.1.6 Flex-ATX规范 160
4.1.7 NLX规范 162
4.1.8 WTX规范 164
4.1.9 专有设计的系统 168
4.1.10 底板系统(Backplane Systems) 169
4.2 主板部件 170
4.3 处理器插座/插槽 171
4.4 芯片组(Chipsets) 172
4.5 Intel芯片组 173
4.5.1 Intel芯片组编号 173
4.5.2 Intel早期386/486芯片组 175
4.6 第五代(P5 Pentium)芯片组 176
4.6.1 Intel 430LX芯片组(水星) 177
4.6.2 Intel 430 NX芯片组(海王星) 177
4.6.3 Intel 430FX芯片组(Triton) 178
4.6.4 Intel 430HX芯片组(Triton II) 178
4.6.5 Intel 430VX 芯片组(Triton III) 179
4.6.6 Intel 430TX 芯片组 180
4.6.7 第三方(非Intel)提供的Pentium芯片组 180
4.7 第六代 (P5 Pentium Pro/Pentium Ⅱ/Ⅲ)芯片组 183
4.7.1 Intel 450 KX/GX芯片组(Orion, 用于工作站/服务器) 186
4.7.2 Intel 440FX芯片组(Natoma) 187
4.7.3 Intel 440LX芯片组 188
4.7.4 Intel 440EX芯片组 188
4.7.5 Intel 440BX芯片组 188
4.7.6 Intel 440ZX和440ZX-66芯片组 189
4.7.7 Intel 440GX芯片组 190
4.7.8 Intel 450NX芯片组 190
4.7.9 Intel 810芯片组 190
4.7.10 第三方(非Intel)P6芯片组 194
4.8 超级I/O芯片 195
4.8.1 主板CMOS RAM地址 196
4.8.2 主板接口连接器 200
4.9 系统总线功能和特性 204
4.9.1 处理器总线(The Processor Bus) 205
4.9.2 存储器总线(The Memory Bus) 208
4.10 扩展槽的必要性 208
4.11 I/O总线的类型 209
4.11.1 ISA总线 209
4.11.2 微通道总线(The Micro Channel Bus,MCA) 212
4.11.3 EISA总线 214
4.11.4局部总线(Local Buses) 215
4.11.5 VESA局部总线 219
4.11.6 PCI总线 223
4.11.7 AGP总线 234
4.12 系统资源 235
4.12.1 中断(IRQ) 236
4.12.2 DMA通道 241
4.12.3 I/O端口地址 243
4.13 解决资源冲突 246
4.13.1 手工解决资源冲突 247
4.13.2应用系统配置模板 247
4.13.3特定板卡的问题解决 250
4.13.4 即插即用系统 252
4.14 PC系统配置指南 253
4.14.1 文档支持 256
4.14.2选用合适的速度 256
第5章 BIOS 258
5.1 BIOS基础 258
5.2 BIOS硬件/软件 260
5.3 主板BIOS 261
5.3.1 ROM硬件 262
5.3.2 ROM遮蔽 263
5.3.3 掩膜ROM 264
5.3.4 PROM 264
5.3.5 EPROM 265
5.3.6 EEPROM/Flash ROM 265
5.3.7 ROM BIOS生产商 266
5.4 升级BIOS 271
5.4.1 在哪儿获得BIOS升级 271
5.4.2 确定BIOS版本 272
5.4.3 备份BIOS的CMOS设置 272
5.4.4 键盘控制芯片 273
5.4.5主板CMOS RAM的地址 276
5.4.6 更换BIOS ROM 280
5.5 CMOS设置 281
5.5.1 运行或访问CMOS Setup程序 281
5.5.2 BIOS Setup菜单 281
5.5.3 维护(Maintenance)菜单 282
5.5.4 主菜单(Main) 283
5.5.5高级菜单(Advanced) 284
5.5.6安全(Security)菜单 292
5.5.7 电源管理菜单(Power Management) 293
5.5.8启动菜单(Boot) 296
5.5.9退出菜单(Exit) 297
5.5.10其他BIOS设置功能 297
5.6 即插即用BIOS 298
5.6.1 PnP设备标识号(ID) 299
5.6.2 PnP设备的初始化 299
5.7 BIOS出错信息 300
第6章 存储器 303
6.1 存储器基础知识 303
6.2 存储器的类型 305
6.2.1 ROM 305
6.2.2 DRAM 307
6.2.3 高速缓冲存储器:SRAM 308
6.3 RAM存储器速度 311
6.3.1 快速分页模式(Fast Page Mode,FPM)DRAM 313
6.3.2 EDO (Extended Data Out,扩展数据输出)RAM 314
6.3.3 突发EDO 314
6.3.4 SDRAM 315
6.4 未来的DRAM存储器技术 315
6.4.1 RDRAM 315
6.4.2 DDR SDRAM 321
6.5RAM 存储器物理结构 321
6.6.1 SIMM和DIMM 322
6.6.2 SIMM引出线 326
6.6.3 DIMM引出线 331
6.6.4 物理RAM容量和组织 334
6.6.5 存储体 336
6.6.6 RAM的芯片速度 337
6.6.7 镀金和镀锡 338
6.6.8 奇偶校验和纠错码ECC 340
6.6 RAM升级 345
6.6.1 升级选择和策略 345
6.6.2 主板内存选择和安装 346
6.6.3 替换成更大容量SIMM和DIMM 347
6.6.4 加入适配器卡 347
6.6.5 安装内存 347
6.7 解决内存问题 351
6.7.1 存储器疑难解答 351
6.7.2 存储器缺陷隔离程序 354
6.8 图形卡 355
6.9 系统逻辑存储器模型 356
6.9.1 段地址和线性地址 357
6.9.2 视频RAM(Video RAM)存储器 359
6.9.3 适配器ROM和特殊用途的RAM 361
6.9.4 主板BIOS存储器 366
6.9.5 预防ROM BIOS存储器冲突和重叠 366
6.9.6 影子(shadow)ROM 367
6.9.7 适配器存储器设置和优化 367
6.10 发挥大容量存储器的优势 368
第7章 IDE接口 369
7.1 IDE接口概述 369
7.2 IDE的前身 370
7.2.1 ST-506/412接口 371
7.2.2 ESDI接口 372
7.3 IDE接口 373
7.4 IDE的起源 374
7.5 IDE总线版本 375
7.6 ATA IDE 376
7.7 ATA标准 376
7.8 ATA-1 377
7.8.1 ATA I/O连接器 377
7.8.2 ATA I/O电缆 379
7.8.3 ATA信号 379
7.8.4双驱动器配置 380
7.8.5 ATA命令 381
7.9 ATA-2 382
7.10 ATA-3 383
7.10.1 增加驱动器容量 383
7.10.2更快的数据传输 385
7.10.3 DMA传输模式 386
7.10.4 ATAPI 387
7.11 ATA/ATAPI-4(带数据分组扩展的AT附加接口 4) 388
7.12 ATA/ATAPI-5(带数据分组接口的AT附加接口 5) 388
7.13 过时的IDE版本 389
7.13.1 XT总线(8位)IDE 389
7.13.2 MCA IDE 389
第8章 SCSI接口 391
8.1 SCSI简介 391
8.2 ANSI SCSI标准 393
8.3 SCSI的信号产生 394
8.4 SCSI-1和SCSI-2 396
8.5 SCSI-3 397
8.6 SCSI电缆和接插口 399
8.7 SCSI电缆和接口插脚引线 400
8.7.1 单端SCSI数据线和接插口 400
8.7.2差分SCSI信号 405
8.7.3 SCSI扩展器 406
8.7.4 SCSI信号吸收 406
8.8 SCSI驱动器设置 407
8.8.1延迟启动 410
8.9 即插即用SCSI 410
8.10 SCSI设置的常见问题 411
8.11SCSI和IDE的比较 412
8.11.1SCSI硬盘的起源和结构演变 412
8.11.2 性能 417
8.11.3SCSI和IDE:孰优孰劣 418
8.11.4 作者推荐的SCSI卡 418
第9章 磁存储原理 420
9.1 磁存储 420
9.2 磁存储的历史 421
9.3怎样用磁场存储数据 421
9.4 磁阻磁头 425
9.5 数据编码方案 425
9.5.1 FM编码方案 427
9.5.2MFM编码方案 427
9.5.3 RLL编码 427
9.6 编码方案的比较 429
9.7 PRML解码 430
9.8 容量标度 430
第10章 硬盘存储 432
10.1 硬盘的定义 432
10.2 硬盘的演进 433
10.3 局域存储密度 433
10.4 硬盘的工作原理 434
10.4.1 硬盘驱动器的类比 436
10.4.2磁道和扇区 437
10.4.3 磁盘格式化 440
10.5 硬盘的基本组件 444
10.5.1 硬盘磁盘盘片(磁盘) 445
10.5.2记录介质 445
10.5.3 读/写磁头 447
10.5.4 读/写磁头设计 448
10.5.5磁头滑动器 451
10.5.6 磁头激励机械装置 452
10.5.7 自动停放磁头 459
10.5.8 空气过滤器 459
10.5.9 硬盘适应温度 460
10.5.10 主轴马达 461
10.5.11 电路板 461
10.5.12 导线和接插件 462
10.5.13 硬盘配置 462
10.5.14 面板或前盖 462
10.6 硬盘的特点 463
10.6.1可靠性 463
10.6.2性能 466
10.6.3 防震 472
10.6.4 成本 472
10.6.5 容量 472
10.6.6 特别建议 473
第11章 软盘存储 475
11.1 软磁盘驱动器 475
11.2驱动器部件 476
11.2.1读/写磁头 476
11.2.2磁头小车 478
11.2.3 立轴电动机 479
11.2.4 电路板 479
11.2.5 控制器 480
11.2.6 面板 480
11.2.7 连接头 480
11.2.8 软磁盘驱动器电缆 481
11.3 磁盘物理规格和运行 483
11.3.1 如何用磁盘运行系统 483
11.3.2 柱面 484
11.3.3 磁盘更换 484
11.4 软磁盘驱动器的类型 485
11.4.1 1.44MB 3 1/2英寸驱动器 487
11.4.2 2.88MB 3 1/2英寸驱动器 487
11.4.3 720KB 3 1/2英寸驱动器 488
11.4.4 1.2MB 5 1/4英寸驱动器 488
11.4.5 360KB 5 1/4英寸驱动器 489
11.5 软磁盘结构 490
11.5.1 软磁盘介质类型和性能规格 491
11.5.2 软磁盘和驱动器的使用及保养 492
11.5.3飞机场X射线机器和金属探测器 493
11.6 驱动器安装过程 494
11.7 解决软磁盘驱动器故障 494
11.8 维修软磁盘驱动器 495
11.8.1 清理软磁盘驱动器 495
11.8.2 校准软磁盘驱动器 496
第12章 高容量可移动存储器 497
12.1 为什么使用可移动存储器 497
12.2 可移动介质驱动器的类型 498
12.2.1 高容量光软盘驱动器 499
12.2.2 21MB光软盘驱动器 499
12.2.3 LS-120SuperDisk驱动器 499
12.2.4 Bernoulli驱动器 500
12.2.5 Zip驱动器 501
12.2.6 Jaz驱动器 503
12.2.7 SyQuest驱动器 504
12.2.8 Castlewook Orb驱动器 505
12.2.9 可移动驱动器盘符的分配 505
12.3 可移动驱动器的比较 506
12.4 磁带驱动器 507
12.4.1 磁带备份标准的起源 508
12.4.2 QIC标准 508
12.4.3 其他高容量磁带驱动器标准 513
12.4.4 选择磁带备份驱动器 515
12.4.5磁带驱动器安装要点 517
12.4.6 磁带驱动器备份软件 518
12.4.7 磁带驱动器故障检修 518
12.4.8 重新拉紧磁带 519
第13章 光存储原理 520
13.1 什么是CD-ROM 520
13.1.1 CD:短暂的历史 521
13.1.2 CD-ROM技术 521
13.1.3 TrueX/多光束(MultiBeam)技术 523
13.1.4 数据光盘的内部构造 524
13.2 CD-ROM驱动器类型 525
13.2.1 CD-ROM驱动器的指标 526
13.2.2 接口 530
13.2.3加载机制 532
13.2.4 驱动器的其他特性 533
13.3 CD-ROM光盘和驱动模式 534
13.3.1 数据标准:ISO 9660 535
13.3.2 High Sierra 格式 535
13.3.3 CD-DA(数据音频,Digital Audio) 536
13.3.4 混合模式CD 536
13.3.5 Photo CD(照片 CD) 537
13.4 可写CD-ROM驱动器 539
13.4.1 CD-R 539
13.4.2 CD-RW 541
13.4.3 如何可靠地制作CD-R 543
13.4.4 CD-R软件 544
13.4.5多卷CD-R驱动器 545
13.5 DVD (Digital Versatile Disc,数字多用途盘) 545
13.5.1 Linux对DVD驱动器的支持 545
13.5.2 DVD的历史 546
13.5.3 DVD规范 546
13.5.4 在系统中添加DVD驱动器 547
13.5.5 DVD标准 547
13.5.6 DVD标准的增强 547
13.6 光存储介质的保养 548
13.7 光盘驱动器故障排除 549
第17章 驱动器的安装和配置 551
14.1 硬盘安装过程 551
14.1.1 驱动器配置 552
14.1.2 主机适配卡配置 552
14.1.3 物理安装 553
14.2 安装硬盘驱动器 554
14.2.1 系统配置 555
14.2.2 格式化 557
14.2.3使用fdisk对驱动器分区 558
14.2.4 高级格式化(创建文件系统) 558
14.3 更换已有的驱动器 559
14.3.1 Partition Magic:创建更安全更好的分区而不丢失数据 559
14.4 硬盘驱动器故障检查和修理 560
14.4.1 测试驱动器 560
14.5 安装光盘驱动器 561
14.5.1 避免冲突:配置好您的卡 561
14.5.2 驱动器配置 561
14.5.3外部(SCSI)驱动器安装 562
14.5.4 内置驱动器安装 563
14.5.5连接线和适配卡边缘接口 564
14.5.6 SCSI链:内置、外置或两者都有 565
14.6 安装软盘驱动器 567
14.7 磁带驱动器安装问题 567
14.7.1 安装内置驱动器 567
14.7.2安装外置驱动器 568
第15章 视频设备 569
15.1 视频显示技术 569
15.2 CRT显示器 571
15.3 LCD显示器 571
15.3 平板液晶显示器 573
15.4 显示器选择标准 574
15.4.1 单色还是彩色 575
15.4.2 合适的尺寸 575
15.5 Linux图形用户界面(GUI) 576
15.5.1 X Windows系统 576
15.5.2 窗口管理器 577
15.5.3 X配置 577
15.5.4 显示器的分辨率 577
15.5.5点距 578
15.5.6 图像的光强和对比度(LCD显示器) 579
15.5.7 隔行方式和逐行方式的比较 579
15.5.8 电源和安全性 580
15.5.9 辐射 580
15.5.10 频率 581
15.5.11刷新频率 581
15.5.12 水平频率 583
15.5.13控制 583
15.5.14环境因素 583
15.5.15 测试显示器 584
15.6 视频显示适配器 585
15.6.1 已经过时的显卡 585
15.6.2 VGA适配器和显示器 585
15.6.3 XGA和XGA-2 587
15.6.4 超级视频图形阵列显示器(SVGA) 587
15.6.5 VESA SVGA标准 588
15.6.6 视频适配器组成 590
15.6.7过去的高速视频RAM 594
15.6.8 流行的高速视频RAM 595
15.6.9 高速视频RAM展望 595
15.6.10 数模转换器(RAM-DAC) 596
15.6.11 总线 596
15.6.12 AGP的速度 597
15.6.13 显卡驱动程序 598
15.7 多媒体显卡 599
15.7.1视频特性连接器 599
15.7.2 VESA视频界面端口(VESA VIP) 599
15.7.3 视频输出设备 600
15.7.4静止画面视频捕捉卡 600
15.7.5 多显示器 601
15.7.6桌面型视频(DTV)卡 601
15.7.7 视频捕捉设备故障的发现和修理 603
15.8 3D图像加速器 603
15.8.1普通3D技术 605
15.8.2高级3D技术 605
15.8.3 API(应用编程接口) 607
15.8.4 3D芯片组 607
15.9 升级或更新您的显卡 610
15.9.1 视频显卡存储器 611
15.9.2 TV适配器和视频捕捉器的升级 611
15.9.3 授权和支持 612
15.9.4 视频显示卡的测试程序 612
15.9.5 比较显卡与同类型芯片组 612
15.10 适配器和显示器常见问题解答 613
15.10.1显示器故障解决方案 614
15.10.2显卡和驱动程序故障的解决方法 615
第16章 串口、并口和其他I/O端口 616
16.1I/O端口介绍 616
16.2 串行端口 617
16.2.1 UART 619
16.4 高速串行端口(ESP和扩展ESP) 622
16.5串口配置 622
16.6测试串口 623
16.6.1 Linux下输入/输出端口的故障查找 623
16.6.2 使用环路法来进行高级诊断 624
16.7 并行端口 625
16.8 IEEE 1284并口标准 626
16.8.1 标准并行端口(Standard Parallel Port,SPP) 627
16.8.2 双向并口(8位) 627
16.8.3增强并口(Enbanced Parallel Port) 628
16.8.4增强功能端口(Enhanced Capabilities Port,ECP) 628
16.9 升级到EPP/ECP并口 628
16.10 并口配置 629
16.11 用并口连接系统 629
16.12 并口到SCSI转换器 630
16.13测试并口 631
16.14 USB和1394(i.Link)——串行和并行端口的替代者 631
16.14.1通用串行总线USB 632
16.14.2 IEEE-1394(i.Link或者FireWire) 635
第17章 输入设备 638
17.1 键盘 638
17.1.1 增强101键(或者102键)键盘 639
17.1.2 104链(Windows 95/98键盘) 640
17.1.3 移动键盘 642
17.1.4 兼容性 642
17.1.5 Num Lock 643
17.2键盘技术 643
17.2.1 键开关设计 643
17.2.2键盘接口 645
17.2.3自动重复输入功能 646
17.2.4键盘键值和扫描码 648
17.2.5 国际键盘布局 653
17.2.6 键盘/鼠标接口连接器 653
17.2.7 USB键盘和鼠标 654
17.2.8 特制键盘 655
17.3 键盘的诊断和维修 657
17.4 拆卸过程和注意事项 658
17.4.1 清洗键盘 660
17.4.2 更换键盘 660
17.5 点击设备 662
17.5.1 点击设备接口类型 663
17.5.2鼠标故障诊断与排除 665
17.5.3 Microsoft IntelliMouse/IBM Scrollpoint 667
17.5.4 Trackpoint Ⅱ/Ⅲ 668
17.5.5 Glidepoint/跟踪垫 670
17.5.6未来的点击设备 671
第18章 Internet接入 672
18.1Internet与局域网 672
18.2异步 modem 673
18.3 modem标准 674
18.3.1 波特(baut)与b/s 676
18.3.2 调制标准 677
18.3.3 纠错协议 680
18.3.4数据压缩标准 680
18.3.5 专有标准 681
18.3.6 传真modem标准 683
18.3.7 56K modem 683
18.3.8 56K限制 684
18.3.9 选择modem 686
18.4 综合业务数据网络(ISDN) 688
18.4.1 ISDN的意义 688
18.4.2 ISDN工作原理 688
18.4.3 ISDN接入的优势 690
18.4.4 动态ISDN的连接特性 690
18.4.5 ISDN硬件 690
18.5 专线 691
18.5.1 T-1和T-3连接 691
18.6 有线电视(CATV)网络 692
18.6.1 使用有线modem接入Internet 692
18.6.2 CATV带宽 693
18.6.3 CATV安全 693
18.6.4 CATV性能 694
18.7 Direc PC卫星Internet 接入 694
18.7.1 Direc PC的原理 694
18.7.2 Direc PC所需硬件 695
18.7.3 安装Direc PC 695
18.7.4 Direc PC的选购 695
18.7.5 Direc PC的公平访问原则 695
18.7.6 技术问题及解决方案 695
18.7.7 Direc PC的实际性能 696
18.8 数字用户环路(DSL) 696
18.8.1 用户的选择 696
18.8.2 DSL的种类 697
18.8.3 DSL的价格 698
18.8.4 访问与时间 698
18.9 高速Internet接入技术的比较 698
18.10 在局域网上共享高速Internet连接 699
18.11 modem常见问题和解答 700
18.11.1 modem拨号失败 700
18.11.2 安装内置modem后系统挂起 701
18.11.3 系统无法检测外置modem 701
第19章 局域网 703
19.1 局域网 703
19.1.1 点对点和客户/服务器模式的比较 704
19.2 包交换和电路交换 706
19.3网络协议栈 707
19.4 OSI参考模型 707
19.4.1 数据封装 709
19.5 局域网硬件 709
19.5.1客户PC 710
19.5.2服务器 711
19.5.3 网络接口卡 713
19.5.4 网线和接口类型 717
19.6数据链路层协议 723
19.6.1 ARCnet 724
19.6.2 以太网 724
19.6.3 令牌环 725
19.7 高速网络技术 726
19.7.1 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DDI) 726
19.7.2 百兆位以太网 727
19.7.3 ATM 728
19.7.4 高层协议 728
19.8 对等网络的组建 728
19.8.1 对等网络硬件 729
19.8.2 拨号网络 730
19.8.3 网卡的配置 730
19.9 TCP/IP 730
19.9.1 TCP/IP在局域网和拨号网络中的区别 732
19.10 IPX 732
19.11 NetBEUI 732
19.12 直接电缆连接 733
19.12.1 空Modem电缆 733
19.12.2直接连接软件 734
19.12.3 无线直接电缆连接 734
19.13 网络软件设置常见问题集 734
19.14网络使用的常见问题集 735
19.15 TCP/IP常见问题集 735
第20章 音频设备 736
20.1 声卡的应用 736
20.1.1 游戏 738
20.1.2 多媒体 738
20.1.3 声音文件 739
20.1.4 音频压缩 740
20.1.5 MIDI文件 740
20.1.6 演示功能 743
20.1.7 录音 743
20.1.8 语音识别 744
20.1.9 在线会议 745
20.1.10 语音校对 745
20.1.11音乐CD 746
20.1.12 混音器 746
20.1.13您是否需要声卡 746
20.2 声卡的概念和术语 747
20.2.1 声音的本质 747
20.2.2游戏标准 747
20.2.3 频率响应 748
20.2.4采样 748
20.2.5 8位和16位 749
20.3 声卡的特性 749
20.3.1 接插口 749
20.3.2 音量调节 751
20.3.3合成 751
20.3.4 数据压缩 752
20.3.5 多用途数字信号处理器 752
20.3.6 光驱控制器 752
20.3.7 声卡驱动程序 752
20.4 声卡的选择 753
20.4.1 合适的定位 753
20.4.2 兼容性考虑 753
20.5 声卡的安装 753
20.5.1 安装声卡(详细说明) 754
20.5.2 使用音响系统 754
20.6 声卡常见问题的解决 755
20.6.1 硬件资源冲突 755
20.6.2 资源冲突的解决 756
20.6.3硬件冲突的解决 757
20.6.4其他的声卡相关问题 757
20.7 扬声器 759
20.8 麦克风 760
第21章 电源 761
21.1 电源的重要性 761
21.2 电源的功能 762
21.2.1 信号功能 762
21.3 电源的款式(form factor) 764
21.3.1 AT/卧式结构 765
21.3.2 AT/立式结构 766
21.3.3 Baby-AT型 766
21.3.4 LPX型 767
21.3.5 ATX型 768
21.3.6 NLX型 770
21.3.7 SFX型(Micro-ATX主板) 771
21.4电源插头 772
21.4.1 ATX可选的电源插头 775
21.4.2 电源开关插头 776
21.4.3 磁盘驱动电源插头 777
21.4.4 插头部分数字 778
21.4.5 Power_Good(电源良好)信号 778
21.5 电源负载 779
21.6电源额定值 780
21.7 电源说明书 782
21.8 电源的认证 783
21.9 能耗计算 784
21.10 Linux系统:要不要关掉电源 786
21.11 电源管理 787
21.11.1 能源之星系统 787
21.11.2 Linux的电源高级管理 787
21.12 电源故障检测及修理 789
21.12.1 电源过载 790
21.12.2 冷却不当 791
21.12.3 使用数字式万用表 791
21.12.4 专用测试设备 794
21.13 修理电源 795
21.14 获取更换电源 795
21.14.1 选择电源 796
21.14.2 电源货源 796
21.15 使用电源保护系统 797
21.15.1 电涌抑制器(保护器) 798
21.15.2 电话线及网络电涌保护器 798
21.15.3 线调节器 799
21.15.4 后备电源 799
21.16 RTC/NVRAM电池(CMOS芯片) 801
第22章 打印机和扫描仪 803
22.1 打印和扫描技术的演变 803
22.2 打印机技术 804
22.2.1 打印分辨率 804
22.2.2 页描述语言(PDL) 806
22.2.3 换码代码 810
22.2.4 基于主机/GDI 810
22.2.5打印机内存 811
22.2.6 字体 812
22.2.7 打印机驱动程序 814
22.3 打印机的工作过程 814
22.3.1 激光打印机 814
22.3.2 LED页打印机 819
22.3.3 喷墨打印机 820
22.3.4 便携式打印机 821
22.3.5 点阵打印机 821
22.4 彩色打印 822
22.4.1 彩色喷墨打印机 823
22.4.2 彩色激光打印机 823
22.4.3 染料升华(Dye Sublimation)打印机 824
22.4.4 热腊传送打印机 824
22.4.5 热熔打印机 825
22.5 选择打印机类型 825
22.5.1 打印机数量 825
22.5.2 组合设备 825
22.5.3 打印速度 826
22.5.4 纸张类型 827
22.5.5 耗材费用 827
22.6 在Linux下安装打印机驱动软件 828
22.6.1 Linux驱动程序 828
22.6.2 安装Linux打印机 829
22.6.3 Linux打印机配置 829
22.6.4 打印机共享 829
22.7 预防性维修 829
22.7.1 激光和喷墨打印机 830
22.7.2 点阵打印机 830
22.7.3 选择最好的纸张 830
22.8 打印机常见问题 831
22.8.1 打印机硬件问题 831
22.8.2 连接问题 833
22.8.3 驱动程序问题 833
22.8.4应用问题 834
22.9 扫描仪 834
22.9.1 手持式扫描仪 835
22.9.2 馈纸式扫描仪——没有传真机的传真 836
22.9.3平台式扫描仪 836
22.9.4 平台式扫描仪接口 838
22.9.5 幻灯片扫描仪 838
22.9.6 照片扫描仪 839
22.9.7 滚筒式扫描仪 839
22.9.8 SANE 839
22.9.9 ISIS(图像和扫描仪接口定义) 840
22.9.10 从扫描仪硬件配置中获得更多益处 840
22.10 扫描仪常见问题及处理 841
22.10.1 扫描仪不扫描 841
22.10.2 检测不到扫描仪(SCSI或并行口) 841
22.10.3 扫描时图像出现扭曲 841
22.10.4 图像在屏幕上显示得很清晰,但打印效果差 841
22.10.5 OCR文本错乱 842
第23章 组装或升级系统 843
23.1 系统部件 843
23.2 机箱和电源 845
23.3 主板 846
23.3.1 处理器 847
23.3.2 芯片组 847
23.3.3 BIOS 848
23.3.4 内存 849
23.3.5 I/O口 849
23.4 软盘和可移动驱动器 850
23.5 硬盘驱动器 851
23.6 CD/DVD-ROM驱动器 851
23.6.1 CD-R 852
23.7 键盘和指示设备(鼠标) 852
23.8 视频卡和显示器 853
23.9 声卡和音箱 853
23.10 USB外设 853
23.11 配件 854
23.11.1 散热槽/冷却扇 854
23.11.2电缆线 854
23.11.3 硬件 855
23.12 硬件和软件资源 855
23.13 系统的组装与拆卸 855
23.14 组装准备 856
23.14.1 ESD保护 856
23.14.2 记录物理配置 857
23.15 安装主板 858
23.15.1 准备新主板 858
23.15.2 安装内存模块 860
23.15.3 在机箱中安装新主板 860
23.15.4 连接电源 860
23.15.5 将I/O和其他电缆线接到主板 862
23.15.6 安装总线扩展卡 863
23.15.7 盖上机箱盖,连接外部电缆 864
23.15.8 运行主板BIOS设置程序(CMOS Setup) 864
23.16 新装机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865
23.17 安装Linux操作系统 865
23.18 拆卸/升级准备 866
第24章 PC机的诊断、测试与维修 868
24.1 PC机的诊断 868
24.2 诊断软件 868
24.2.1 上电自检(POST) 869
24.2.2 硬件诊断 871
24.2.3 操作系统诊断 872
24.2.4 其他有用的Linux诊断程序 873
24.3 PC机维修工具 874
24.3.1 手动工具 874
24.3.2 有关硬件的几句话 877
24.3.3 焊接和熔焊工具 878
24.3.4 测试设备 879
24.4 预防性维修 883
24.4.1 主动式预防性维修步骤 883
24.4.2 被动式预防性维修步骤 892
24.5 基本问题处理指南 896
24.5.1 POST中的问题 896
24.5.2 引导后的硬件问题 897
24.5.3 运行软件的问题 897
24.5.4 适配卡问题 897
第25章 文件系统:ext2fs和FAT 898
25.1 ext2fs概览 899
25.1.1 块、碎片、块组和超级块 899
25.1.2 inode 900
25.1.3 常规文件 902
25.1.4 设备文件 902
25.1.5 链接 902
25.1.6 目录 904
25.2 工具 904
25.2.1 chattr 904
25.2.2 debugfs 905
25.2.3 dump 906
25.2.4 dumpe2fs 906
25.2.5 e2fsck 906
25.2.6 mke2fs 906
25.2.7 tune2fs 907
25.3 在ext2fs中恢复删除的文件 907
25.4 FAT磁盘结构 908
25.4.1 主分区引导记录 909
25.4.2 基本FAT分区和扩展FAT分区 910
25.4.3 卷引导记录 913
25.4.4 根目录区 915
25.4.5 文件分配表(FAT) 917
25.4.6 簇(分配单元) 919
25.4.7 数据存储区 920
25.4.8 读/写诊断柱面 921
25.5 VFAT文件系统 921
25.6 FAT文件系统错误 922
25.6.1 丢失的簇 923
25.6.2 交叉链接的文件 924
25.6.3 非法文件或目录 925
25.6.4 FAT错误 925
第26章 用好PartitionMagic和BootMagic 927
26.1 使用PartitionMagic 927
26.1.1使用多个分区的好处 928
26.1.2 改变分区文件类型 928
26.1.3让分区有更多的容量 929
26.2 使用BootMagic 929
附灵A 通用公共许可证(GPL) 930
A.1 序言 930
A.2 有关复制、发布和修改的条款和条件 931
A.3 如何将这些条款用到你的新程序 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