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植物界 1
二、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3
三、植物学发展简史及趋势 7
四、学习植物学的目的和方法 8
第一章 植物细胞 10
第一节 植物细胞的构造和功能 12
一、原生质体 13
二、细胞壁 31
三、后含物 39
第二节 植物细胞的增殖 44
一、细胞周期 45
二、细胞分裂 47
第三节 植物细胞的生长与分化 54
一、植物细胞的生长 54
二、植物细胞的分化 54
第四节 细胞死亡 55
一、细胞编程性死亡的特征 56
二、植物细胞编程性死亡 56
三、细胞编程性死亡的生物学意义 60
第二章 植物组织 62
第一节 植物组织及其形成 62
一、组织的概念 62
二、组织的形成 62
第二节植物组织的类型 63
一、分生组织 63
二、成熟组织及其功能 66
第三节 复合组织和组织系统 92
一、复合组织 92
二、组织系统 94
第三章 种子植物营养器官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95
第一节 种子植物营养器官的发生 96
一、种子的构成 96
二、种子萌发与幼苗形成 97
第二节根 100
一、根的来源与种类 101
二、根系的类型 101
三、根系分布与生境 102
四、根的伸长生长与初生构造 103
五、根的增粗生长与次生构造 113
六、根瘤和菌根 117
第三节茎 119
一、茎的基本形态与功能 119
二、芽的类型与分枝关系 121
三、茎尖的构造与发育 124
四、茎的解剖构造 126
五、根茎过渡区的变化 142
第四节叶 144
一、叶的形态与功能 144
二、叶的发生与生长 147
三、叶的解剖构造 148
四、叶的形态构造与生境的关系 157
五、叶的寿命与落叶 160
第五节 植物营养器官的变态 161
一、根的变态 161
二、茎的变态 164
三、叶的变态 168
四、同功器官与同源器官 169
第四章 种子植物的繁殖器官 171
第一节 被子植物的繁殖器官及生殖过程 172
一、花的形态构造及发育 172
二、禾本科植物的花 177
三、雄蕊的发育与构造 178
四、雌蕊的发育与构造 186
五、开花与传粉 191
六、受精 195
七、种子和果实 200
八、植物个体发育与被子植物生活史 207
第二节 裸子植物的繁殖器官及生殖过程 208
一、大、小孢子叶球的构造和发育 209
二、雌、雄配子体的构造和发育 211
三、传粉和受精 213
四、胚与胚乳的发育和种子的形成 214
第五章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 216
第一节 概述 216
一、植物类群与演化 216
二、植物界的类群与分类 217
第二节 低等植物 219
一、藻类植物 219
二、菌类植物 226
三、地衣植物 246
第三节 高等植物 250
一、苔藓植物门 250
二、蕨类植物门 254
三、种子植物门 260
第四节 植物界基本类群的进化 266
一、植物的系统发育 266
二、植物系统发育的进化规律 268
第六章 植物分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72
第一节 植物分类基础 272
一、植物分类单位 272
二、植物命名 275
三、植物的原始与进化性状 276
四、植物的分类方法 277
第二节 被子植物分类系统 279
一、恩格勒系统 280
二、哈钦松系统 281
三、张宏达种子植物分类系统 283
第三节 植物分类的现状及发展 284
一、分类学的历史 284
二、植物系统发育研究现状 288
第七章 种子植物分类基础 290
第一节 裸子植物分类基础 290
第二节 被子植物分类基础 291
一、芽的形态术语 291
二、茎的形态术语 292
三、叶的形态术语 294
四、花的形态术语 301
五、花序的形态术语 310
六、果实的形态术语 313
第三节 落叶树木冬态识别 317
一、冬态的概念 317
二、冬态识别的形态术语 318
三、树木冬态特征描述方法 323
第四节 植物鉴定方法 324
一、检索表 324
二、植物的鉴定方法 326
第八章 树木的物候观测 328
第一节 物候的概念及意义 328
第二节 树木的物候期 328
第三节 树木物候观测的方法 329
一、观测对象和观测地点的选择 329
二、观测日期的确定 329
三、物候观测指标的确定 330
四、观测与记录 331
第九章 种子植物分类 333
第一节 裸子植物分类 333
一、苏铁钢 334
二、银杏纲 335
三、松柏纲 336
第二节 被子植物分类 345
一、双子叶植物纲 346
二、单子叶植物纲 404
附录:Main Glossary of Forest Botany 418
参考文献 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