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胃痛 1
马骥 十种胃痛辨治经验 1
朱希亨 血虚脾弱证 养血益胃方 7
李浚川 脘痛虚寒或湿热 化裁香砂六君汤 9
胡建华 治求证病同辨 药识灵通升降 12
章次公 制酸马勃象牙屑 护胃杏仁凤凰衣 14
魏长春 论病识浅深 疏方求应机 17
张琪 胃病治疗十法 22
李克绍 师承前哲窥精奥 治从六法体验多 29
施今墨 治胃八法 36
赵棻 治胃求健运 十法可斡旋 39
杨志一 溃疡肝胃多虚寒 吴萸温胆建中方 45
顾丕荣 重调理 重祛邪 49
胡希恕 溃疡病为里之阴疮 54
吴少怀 治疗胃脘痛的经验 57
任继学 阴伤津涸需细审 温经展气用每多 59
曹鸣高 漫云萎胃液多枯 每需温振阳气鼓 61
陈道隆 慢性胃炎案绎 63
周仲瑛 治需酸甘化阴 更酌温凉柔润 65
李振华 斟酌脾胃阴液伤 芍药益胃自拟方 72
路志正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阴虚夹湿证 76
赵金铎 萎胃养阴每为主 疏气令调效可期 81
许芝泉 萎胃多属胃阴伤 养阴护胃自拟方 85
夏奕钧 肝气犯胃,当审滞逆 88
胃病治肝,权衡虚实 88
盛循卿 疏肝为主 法宗四逆 92
王儒 调气治肝 刚柔共济 96
孟景春 调胃必先调肝,治痛必治兼证 103
夏度衡 疏肝清胃活血法 化裁肝胃百合汤 108
谢海洲 木旺有虚实之别 临证勿一味伐肝 111
陈庚吉 自拟柴桂汤 治肝以安胃 114
洪哲明 痼疾非尽虚羸,九补不如一消 117
李寿山 脘痛三证通为主 调达气机仗经方 121
黄一峰 调肝宣肺运脾 斡旋气机升降 126
顾兆农 肝郁血瘀 130
李世平 察舌苔辨虚实 通壅塞理五脏 138
刘润坡 胃痛多郁 以通为顺 144
关幼波 理气和胃活血化痰 善用通降扶正祛邪 147
董晓初 脾胃既虚,难耐重剂 154
燮理升降,唯求清灵 154
郭贞卿 湿热瘀血胶结 治仿又可三甲 159
夏仲方 寒热互结 半夏泻心 163
梁乃津 和肝祛瘀 清热健脾 166
王任之 胃痛之通贵通阳 瓜蒌薤白半夏方 173
刘志明 胃痛宜和法 半夏泻心方 176
谢昌仁 苦辛通降 温运和中 179
董德懋 病多气机逆乱 行气唯求法度 184
颜亦鲁 胃脘久痛 治从热、瘀 187
戚景如 治痛气为主 肝郁取阳明 189
王文济 旁达下行 以通为和 195
陈耀堂 慢性胃炎及溃疡病辨治琐谈 200
何任 治疗溃疡病 必先调肝胃 203
焦树德 欲求脘痛瘥 三合共四合 206
宋孝志 砂半理中汤治疗胃脘痛 211
俞长荣 寒热虚实宜细审 温清消补用三方 214
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218
王子俊 黄连枳术半夏汤加减 218
马云翔 寒痛三姜酒 热灼玉女煎 220
程绍恩 胃痛效方百乌荔楝芍草麦芽汤 223
张建夫 七种胃痛一方通治 保和化裁无需广求 226
胡永盛 四君木香并红花 通治有方和胃汤 230
杨友鹤 逍遥散治胃脘痛 233
梁剑波 梁氏家传方 兰洱延馨饮 235
吴怀棠 宁痛制酸并止血 胃病妙药赤石脂 237
廖濬泉 脘痛效方 239
林沛湘 胃痛效方安胃汤 242
姜春华 立定扶中益胃 化裁止痛良方 245
王乐善 补气养血 托疮生肌 249
张羹梅 久病多虚补为主 养胃随证任化裁 251
江尔逊 归脾汤化裁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疼痛 254
俞尚德 自拟补中生肌汤 257
陈伯涛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260
加减治疗胃脘痛 260
金乃时 东垣温胃汤化裁治疗胃脘痛 263
钟一棠 多用甘药 注重整体 266
卞嵩京 阴阳并伤,先复其阳 269
大剂温运,附子硫黄 269
秦子安 痰热互结气血滞 瓜蒌薏苡乃良方 272
董建华 痞满通降慎开破 气血燥润每同求 276
痞满、呕吐 276
周仲瑛 消痞宜寒温并用 建功需通补兼施 282
宋孝志 权衡升降疗胃痞 治有五法皆调理 289
江心镜 痞痛求通降 临证仗经方 294
刘渡舟 痞满案绎 299
颜德馨 老年纳呆 疏调以和 303
徐景藩 痰饮中阻小半夏 苓桂术甘亦良方 308
刘芾村 欲治脘腹痞满疾 苡朴相伍最相宜 311
叶秉仁 斛沉丁地伍颇宜 止呕全蝎别有功 312
梁乃津 治疗食管贲门失弛缓症的经验 315
跋 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