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导论:制度引入,工业结构研究的新角度 1
1.1 制度意义上的结构问题 2
1.2 分析的基本思路与框架 5
1.3 研究范畴的两个视角 8
1.4 制度内涵的再界定:准则与所有权 18
2 中国市场化过程中的工业结构考察 29
2.1 体制与结构 29
2.1.1 计划体制决定下的工业结构问题 29
2.1.2 市场体制建立过程中的工业结构态势 35
2.2 所有权意义上的工业结构分析 49
2.2.1 我国国有经济布局 49
2.2.2 国有企业产权与效率 56
3.1 国家直接投融资分析 65
3 结构成长:Ⅰ融资制度 65
3.1.1 收入融资及其分配 66
3.1.2 债务融资及其效应分析 72
3.2 企业直接投融资选择 82
3.2.1 企业融资的涵义及形式 82
3.2.2 企业融资的产业效应 87
4 结构成长:Ⅱ要素配置 92
4.1 工业要素配置及其实现 92
4.1.1 资本要素配置的行业结构 94
4.1.2 劳动要素配置的行业结构 99
4.2 工业要素增长率与配置效益 103
4.2.1 结构变动过程中的要素贡献 103
4.2.2 要素增长及其效益评价 107
5 结构水平:Ⅰ企业规模 124
5.1 我国企业规模结构分析 124
5.1.1 市场制度下的企业规模决定 124
5.1.2 我国企业规模结构分析 127
5.2 我国企业规模效益评价 137
5.2.1 工业企业规模效益比较 138
5.2.2 工业企业规模效益评价 143
6 结构水平:Ⅱ地区分析 148
6.1 地区间工业发展状况分析 148
6.1.1 东中西部工业增长分析 149
6.1.2 东中西部工业结构比较 151
6.2.1 东中西部企业结构效益评价 156
6.2 地区间工业结构效益分析 156
6.2.2 东中西部工业规模效益比较 158
7 结构水平:Ⅲ国际竞争 163
7.1 我国国际贸易增长 163
7.1.1 我国国际贸易增长情况 164
7.1.2 外商直接投资的布局变化 176
7.2 我国产业结构的国际比较 186
7.2.1 我国产业结构的国际比较 186
7.2.2 对外贸易结构的国际比较 194
8 基本结论:结构调整 198
8.1 制度变迁与资产重组 198
8.2 结构调整的路径选择 203
主要参考文献 211
后记 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