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与邓小平理论》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薛汉伟,秦宣著
  • 出 版 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040088576
  • 页数:286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把邓小平理论当作科学来研究的一个尝试.作者试图对这个理论形成的容观背景作出描述,在此基础上分析和阐述邓小平理论,有助于在更深的层次上理解邓小平理论。这个描述是在世界历史进程的总背景下作出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苏联模式由兴至衰;在回应时代的挑战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兴起。由此深刻阐明苏联模式衰败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兴起的历史原因和时代意义。邓小平理论是在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实现两大历史变革——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从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同时并举的过程中形成的。变革的内容极丰富,也极为复杂;理论的内容也极为丰富而深刻。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改革也面临着诸多矛盾和问题,作者没有回避这些矛盾和问题,而是阐明其存在的原因和它们如何推动着理论的发展。没有改革开放的新实践就没有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作者强调这个理论的各个重要观点都要联系新的实联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阐明它不是*成不变的教条,而是在生动的实践中不断发展的理论。作者还相当深入具体地分析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等给邓小平理论提供的理论上的生长点,强调正确对待这些理论遗产是中国渐进改革

目录 1

前言:关于科学研究邓小平理论的几个问题 1

第一题 时代发展与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1

一、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时代特征 1

(一)发展战略 2

(二)体制 3

(三)历史作用和历史局限 6

二、时代发展与当代中国科学社会主义的形成 11

(一)苏联模式的衰败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兴起 11

(二)回应时代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24

三、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37

(一)邓小平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思想 37

(二)两大历史变革同时并举的新实践 39

(三)三大理论突破 42

四、毛泽东与邓小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45

(一)从毛泽东出发 46

(二)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49

(三)中国率先突破苏联模式的一个根本原因 53

第二题 在最高层次上揭示社会主义本质 58

一、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提出 58

(一)改革的起步与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萌芽 58

(二)改革的初步展开与社会主义两大原则的概括 61

(三)改革的深化与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提出 63

二、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特点 65

(一)在目的和目标的层次上揭示社会主义本质 65

(二)突出生产力 68

(三)突出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 71

(四)在动态中描述社会主义本质 76

(五)选择目标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 78

(一)从两个误解谈起 80

三、社会主义观:从马克思到邓小平 80

(二)马克思的三位一体的社会主义观 81

(三)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观 88

(四)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90

(五)回到马克思,超越马克思 93

第三题 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 104

一、前人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 104

(一)唯物史观与社会主义的两大飞跃 104

(二)马克思提供的方法和出发点 107

(三)列宁的有关理论和初步实践 110

(四)社会主义是一个短暂阶段的观念是怎样形成的 112

二、国情和社会主义再认识的科学成果 116

(一)两个再认识 116

(二)基本的经验教训 118

(三)三块理论基石 122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地位和主要矛盾 127

(一)国情的本质概括 128

(二)基本特征 132

(三)主要矛盾 134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意义 137

(一)认清社会主义建设一切问题的基本根据 137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与市场取向改革的重大突破 139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与所有制理论的重大突破 141

第四题 中国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和实践 146

一、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 146

(一)作为资源配置方式的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 146

(二)从市场经济到计划经济 148

(三)从计划经济到有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 153

(四)从有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54

(一)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提出 157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 157

(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提出 159

(三)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发展 161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 162

三、中国走向市场经济的道路 165

(一)中国式的渐进革命 166

(二)中国式渐进改革的特点 168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和市场建设的全面展开 174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总体框架与改革的整体推进 174

(二)重点改革的方案及其实施 180

五、改革攻坚 182

(一)中国正处在两大历史变革的阵痛之中 182

(二)十五大以来的三大改革 186

(三)国有企业的体制转换和结构调整进入攻全阶段 190

一、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到邓小平的对外开放观 195

第五题 经济的全球化与中国的对外开放 195

(一)世界市场的形成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 196

(二)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与列宁的对外开放思想 198

(三)经济全球化与邓小平的对外开放观 201

二、历史经验的总结与对外开放理论的提出 204

(一)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 204

(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207

(三)大胆吸取人类文明成果 212

三、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214

(一)从对外开放的提出到开放型经济思想的形成 214

(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216

(三)从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出发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220

一、邓小平的民主政治建设理论的形成 224

(一)出发点 224

第六题 转轨期的民主政治建设 224

(二)开始形成的标志 225

(三)民主建设基本命题的提出 227

(四)政治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献 228

(五)改革战略的制定 231

二、民主政治建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 233

(一)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 233

(二)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235

(三)健全法制,走依法治国之路 237

三、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 242

(一)经济发展与政治民主化 243

(二)市场经济与政治民主建设 244

(三)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配合 247

(四)机构改革与完善监督机制 250

(一)地位和作用 261

第七题 在市场取向改革中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61

一、邓小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主要内容 261

(二)内容和任务 263

(三)途径和方法 265

(四)“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266

(五)主体和领导 268

二、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69

(一)积极效应 270

(二)市场经济与个人主义 274

(三)负效应 277

三、转轨期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80

(一)一个规律性的现象 280

(二)我国转轨期精神文明建设的特殊艰巨性和复杂性 282

(三)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284

后记 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