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超高压输电线路的故障分析 1
一、输电线路的参数 1
二、长距离输电线的特点及其短路过渡过程的数学描述 24
三、分离变量法解具有分布参数线路的过渡过程 26
四、广义坐标法计算电力系统故障的过渡过程 29
五、长距离输电线对称短路过渡过程的实用计算 36
六、短路过渡过程计算举例 45
七、模式传输理论用于电力系统故障计算 54
八、多导线输电系统故障稳态的计算(两端口网络法) 68
九、多导线输电系统故障过渡过程的计算(改进的傅里叶变换法) 72
十、电力系统故障过渡过程数值计算法概述 77
参考文献 78
第二章 超高压输电线的静态距离保护 79
一、超高压线路距离保护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79
二、SLY/SLYG60/80系列相间和接地距离继电器 80
三、LZX51型与LZ96型输电线静态距离保护 94
四、RAZFE型距离保护装置 112
五、7SL32型距离保护装置 128
参考文献 138
第三章 输电线路高频保护 139
一、高频保护的构成原理及应用 139
二、超高压输电线路的继电保护方式 152
参考文献 170
第四章 输电线路微波保护 171
一、概述 171
二、微波通信 172
三、电流相位差动微波保护 178
四、电流差动微波保护 183
参考文献 194
第五章 计算机保护 195
一、概述 195
二、计算机保护的硬件系统 197
三、计算机保护的算法 203
四、计算机保护举例 223
参考文献 231
第六章 输电线路行波保护 233
一、概述 233
二、输电线路故障时的行波 233
三、行波差动保护 236
四、行波判别式方向保护 245
五、行波极性比较式方向保护 248
六、行波起动选相元件 254
参考文献 256
第七章 电力系统中的干扰及其对继电保护的影响 257
一、概述 257
二、电力系统操作引起的暂态过程 258
三、高压系统与控制回路耦合产生的干扰及其防御措施 262
四、无线电干扰 271
五、太阳爆发和地磁磁暴引起的干扰 275
六、直流和厂用交流系统操作引起的干扰及其防御措施 279
七、继电器的抗干扰能力及其试验标准 282
八、减小干扰影响的措施 285
参考文献 286
第八章 继电保护的可靠性 288
一、继电保护的工作特点及其可靠性研究方法 288
二、可靠性理论概述 289
三、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设计 301
四、继电保护装置制造过程的可靠性管理 312
五、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设计 318
六、继电保护运行维护的可靠性问题 321
七、结论 324
参考文献 325
附录一 孤立单导线微分方程的推导 326
附录二 (1-68)—(1-79)式的推导 327
附录三 (1-88)、(1-89)式的推导 328
附录四 (1-96)—(1-100)式的推导 329
附录五 (1-115)式的推导 331
附录六 (1-123)—(1-126)式的推导 332
附录七 (1-131)式的推导 334
附录八 (1-151)—(1-153)式的推导 334
附录九 qk的精确化 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