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1-1 测量学的定义 1
1-2 测量学发展史的概述 1
1-3 测量学的用途 2
1-4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的概念 3
1-5 比例尺 5
1-6 平面图 7
1-7 地图的概念 8
1-8 误差的概念 14
1-9 测量的分类 15
第二章 距离测量 17
2-1 距离测量的工具 17
2-2 在平地上测量水平距离的方法 19
2-3 在斜坡上测量水平距离的方法 21
2-4 木杆尺的检验法 23
2-5 钢尺的检验法 24
2-6 钢尺的保护 25
2-7 距离的精密量法 26
2-8 距离的估计方法 28
2-9 距离测量发生差误的原因 31
2-10 量度距离的精确度 32
2-11 自线内一点作一垂线法 33
2-12 用钢尺在地面上测设角度法 35
2-13 自线外一点安设垂线法 37
2-14 测设平行线法 37
2-15 过河湖等障碍的量距法 38
2-16 因岗峦遮蔽不能相见二点之量距法 39
2-17 在平地上因受房屋阻碍不能相见二点之量距法 40
2-18 用距离测量法测定平面图 41
第三章 罗盘仪测量 42
3-1 罗盘仪的种类 42
3-2 罗盘仪的构造 43
3-3 何谓磁偏角 44
3-4 测定磁偏角法 44
3-5 何谓方向角 46
3-6 何谓方位角 47
3-7 罗盘仪的用法 49
3-8 罗盘仪的用途 50
3-9 用方向角计算角度法 51
3-10 查验地方磁性吸引力的方法 52
3-11 校正图形内各边受局部地方吸引力的影响所致差误的方向角 52
3-12 罗盘仪测量发生差误的原因 53
3-13 购置罗盘仪时检查仪器之方法 54
3-14 罗盘仪之整理 55
3-15 罗盘仪之保护方法 57
第四章 测量望远镜与水准器 59
4-1 透镜的光学作用 59
4-2 开普列式望远镜的构造 61
4-3 望远镜之性质 64
4-4 水准器的构造 66
4-5 测验水准管精确度的方法 67
5-2 普通经纬仪之构造 69
第五章 经纬仪的使用法 69
5-1 经纬仪的用途 69
5-3 良好经纬仪必备的条件 71
5-4 经纬仪上盘与下盘的关系 71
5-5 度盘刻度法 71
5-6 经纬仪上的游尺 72
5-7 普通经纬仪的读角法 74
5-8 蔡氏经纬仪的读角法 75
5-9 维尔德经纬仪的读角法 80
5-10 可恩DKM2经纬仪的读角法 81
5-11 塔维氏特克经纬仪的读角法 82
5-12 经纬仪的安平法 84
5-13 使用经纬仪望远镜时应注意的事项 86
5-14 什么叫做后视前视 87
5-15 测定水平角的方法 87
5-16 用复测法测定水平角 88
5-17 敷设水平角的方法 88
5-18 引长一直线的方法 89
5-19 用经纬仪测定两点间高度差的方法 89
5-20 用经纬仪测量角度发生差误的原因 90
5-21 消除测角差误的方法 92
5-22 经纬仪各轴线之关系 93
5-23 经纬仪之主要校正 93
6-3 偏角的定义 103
6-2 左角及右角的意义 103
6-1 什么叫做测站、测线、和导线 103
第六章 经纬仪测量导线法 103
6-4 导线测量队的组织和测量时所需要的用具 104
6-5 导线角度的测法 104
6-6 三种导线角度测法的比较 108
6-7 各种导线测法记载表式 109
6-8 精密导线的测法 114
6-9 闭塞导线和闭塞差的意义 114
6-10 闭塞差的限度 114
6-11 有障碍时,导线的测法 115
6-12 自已知导线测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117
7-2 环状闭塞导线 121
7-1 导线的计算 121
第七章 导线的计算和画法 121
7-3 联络闭塞导线 128
7-4 用倍子午距法计算闭塞导线多边形之面积 135
7-5 导线网的平差法 138
第八章 水准测量仪器 150
8-1 水准测量的目的 150
8-2 水准仪的用途 150
8-3 水准仪的种类 150
8-4 水准仪的主要部分 150
8-5 活镜水准仪 151
8-6 定镜水准仪 151
8-7 蔡氏水准仪 152
8-9 手持水准仪 154
8-8 可恩水准仪(NK3) 154
8-10 水准尺 155
8-11 尺垫 156
第九章 水准测量的原理和野外工作 158
9-1 水准高度和水准基面的意义 158
9-2 何谓水准标点 158
9-3 水准测量的基本方法 162
9-4 何谓转点中间点 163
9-5 水准测量队的组织 163
9-6 水准测量队之用具 164
9-7 定镜及活镜水准仪的安平法 164
9-9 水准尺的持法 165
9-8 使用水准仪的方法 165
9-10 水准尺的读法 166
9-11 选择水准路线时应注意之事项 167
9-12 选择水准标点位置时应注意之事项 167
9-13 测量水准标点高度的手续 168
9-14 转点之重要性 171
9-15 前后视转点时应注意之点 171
9-16 视线的长度 171
9-17 安置水准仪地点的选择 171
9-18 从断面测量之手续 172
9-19 交互水准测量法 174
9-20 应用坡度尺数决定坡椿处填挖高度的方法 175
9-22 水准测量发生差误的原因 179
9-21 水准线过河的测法 179
9-23 水准测量差误的限度 182
9-24 活镜水准仪之校正 183
9-25 定镜水准仪之校正 187
9-26 水准仪及水准尺的保护 189
9-27 水准闭合线的平差 190
9-28 水准网的平差法 191
第十章 视距测量 196
10-1 视距测量的意义 196
10-2 何谓视距线 196
10-3 何谓视距尺 197
10-4 视距测量原理 197
10-5 倾斜视线的视距公式 201
10-6 测定仪器的视距常数法 203
10-7 视距表之制法及用法 205
10-8 视距图之制法及用法 213
10-9 视距弧 216
10-10 视距计算尺 220
10-11 视距计算盘 221
10-12 以上各种视距计算法的比较 221
10-13 华滋视距仪 222
10-14 海格曼视距法 224
10-15 夹角视距法 226
10-16 用视距法测距离 228
10-17 用视距法测高度 229
10-18 用视距法测量联络闭塞导线 230
10-19 用视距法测量环状闭塞导线 231
10-20 用视距法测量两点间距离之精确度 234
10-21 用视距法测量两点间高度差的精确度 234
10-22 视距导线之距离及高度闭塞差 235
10-23 视距测量发生差误的原因 236
10-24 视距测量应注意之事项 237
第十一章 平板仪测量 239
11-1 概述 239
11-2 平板仪的种类 239
11-3 平板仪之构造及其附用之器械 239
11-4 平板仪测量的优劣 244
11-5 平板仪上的图纸铺贴法 244
11-6 平板仪的安平法 246
11-7 平板仪测量的原理 247
11-8 平板仪的标定 248
11-9 平板仪测量的放射法 250
11-10 平板仪测量的导线法 251
11-11 平板仪测量的截线法 252
11-12 平板仪测量的交线法 253
11-13 导线闭塞差误的改正法 257
11-14 三点法 261
11-15 两点法 267
11-16 各种测法的比较 268
11-17 用平板仪测定高度法 269
11-18 小平板仪测定高度差 275
11-19 小平板仪测定水平距离 276
11-20 平板仪测量发生差误的原因 277
11-21 平板仪的检查 278
第十二章 地形测量 280
12-1 地形概念和地形主要的种类 280
12-2 什么叫做地形测量 281
12-3 表示地形的方法 281
12-4 地形测量的方法 292
12-5 插线法的意义 304
12-6 决定插线点的方法 304
12-7 绘等高线举例 311
12-8 等高线的整饰 313
12-9 测地形图的方法 314
12-10 三点题 326
12-11 经纬仪法的利弊 327
12-12 地形图的应用 328
第十三章 河海测量 337
13-1 概说 337
13-2 岸线测量 337
13-3 测量河海时所用的器械 338
13-4 水尺之设立及水位之观测 349
13-5 流量测站的选定 350
13-6 河身狭小交通较稀之横断面测绘法 351
13-7 河流较大交通频繁的河断面测量法 353
13-8 流速测量 357
13-9 流量计算法 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