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网教程》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柏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563504230
  • 页数:216 页
图书介绍:

1 智能网概述 1

1.1 电信新业务的发展与智能网 1

1.2 什么是智能网 2

1.3 智能网的概念模型 4

1.4 智能网的国际标准 8

2 IN CS-1业务平面 11

2.1 IN CS-1定义的业务及其属性 11

2.2 智能业务举例 13

2.3 智能业务的特征属性及其相互作用 15

2.4 业务生命周期模型 17

3 IN CS-1全局功能平面 19

3.1 全局业务逻辑 19

3.2 IN CS-1 独立于业务的构成块 20

3.2.1 SIB的含义及其特征 21

3.2.2 描述SIB的方法 21

3.2.3 SIB的参数 22

3.2.4 各SIB的功能简介 23

4 IN CS-1分布功能平面与物理平面 29

4.1 功能实体与物理实体的关系 29

4.2.1 SSP的功能概述 31

4.2 业务交换点 31

4.2.2 基本呼叫状态模型 32

4.2.3 检测点触发机制 35

4.2.4 CCF/SSF的软件构成 37

4.3 业务控制功能 38

4.3.1 SCF的基本功能 39

4.3.2 SCP的计费和话务管理功能 42

4.3.3 SCF的运行机制及SCF呼叫状态模型 43

4.4 业务数据功能 46

4.5 专用资源功能 47

4.6 业务管理系统 48

4.6.1 业务管理功能 49

4.6.2 SMS的网络管理功能 50

4.6.3 SMS的接入管理功能 51

4.7 业务生成环境 51

4.7.1 业务设计工具 53

4.7.2 业务的检验工具 54

5 智能网应用协议 55

5.1 INAP与No.7信令 55

5.2 INAP与TCAP 57

5.3 INAP操作的定义方法 58

5.3.1 操作的定义 58

5.3.2 采用ASN.1形式的INAP文本 59

5.3.3 INAP操作的示例 61

5.3.4 IN CS-1 INAP中定义的操作 62

6 CS-2智能网 63

6.1 CS-2新增能力 63

6.1.1 呼叫方处理 64

6.1.2 网间互联 65

6.1.3 增强的SRF功能 66

6.1.4 带外交互 67

6.1.5 支持移动终端与无线接入 68

6.2 CS-2业务平面 69

6.2.1 电信业务/业务属性 69

6.2.2 管理业务/业务属性 72

6.2.3 业务创建业务/业务属性 72

6.2.4 业务属性的交互 73

6.3 CS-2的全局功能平面 74

6.3.1 能力视图能力的增强 75

6.3.2 业务视图能力的增强 78

6.4.1 CS-2的DFP的范围 80

6.4 分布功能平面 80

6.4.2 CS-2各功能实体的增强功能 82

6.4.3 CS-2各功能实体间的关系 84

6.4.4 CS-2的BCSM模型 86

6.4.5 CS-2的BCUSM模型 86

6.5 CS-2物理平面 89

6.5.1 CS-2中的物理实体 89

6.5.2 CS-2中功能实体至物理实体映射 89

6.5.4 CS-2物理实体间的接口协议 91

6.5.3 CS-2功能实例间关系至物理实体间接口的映射 91

7 移动网与智能网的综合 93

7.1 移动网与智能网的互连的基本原理 93

7.2 CAMEL结构、协议及业务 95

7.2.1 CAMEL网络结构 95

7.2.2 CAMEL协议 98

7.2.3 CAMEL业务举例 99

7.2.4 CAMEL业务处理过程 102

7.3.1 中国的CIN02M系统 104

7.3 CAMEL系统实现举例 104

7.3.2 爱立信公司的移动智能网 105

7.3.3 美国的无线智能网建议 106

7.3.4 摩托罗拉的无线智能网结构 107

7.4 第三代移动通信中移动网与智能网的综合 108

7.4.1 UMTS 108

7.4.2 IMT2000的功能结构模型 109

7.4.3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业务实现 111

7.4.4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策略 113

8.1 智能网与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的综合 115

8 宽带智能网 115

8.1.1 IN CS-3研究的内容 116

8.1.2 IN CS-4研究的内容 117

8.2 宽带智能网的业务模型 118

8.2.1 VoD业务的实现方案 118

8.2.2 会议电视业务的实现方案 119

8.3 宽带智能网的体系结构与呼叫模型 122

8.3.1 体系结构模型 122

8.3.2 呼叫状态模型 126

9 智能网与因特网互联 128

9.1.1 H.323 129

9.1 支持IP网上音频/视频类业务的协议 129

9.1.2 SIP 130

9.1.3 SDP 131

9.1.4 其他相关协议 131

9.2 IN与Internet互联支持的业务 132

9.3 IN与Internet的主要互联方案 133

9.3.1 IETF PINT工作组讨论的互联方案 134

9.3.2 ITU-T讨论的互联方案 136

9.4.1 请求呼叫业务 140

9.4 典型的IN/IP互通业务举例 140

9.3.3 WebIN互联方案 140

9.4.2 H.323用户点击800号业务 142

9.4.3 基于WEB的VPN用户管理业务 142

9.5 关于IN/Internet互联后业务管理系统的进一步讨论 144

9.6 IN/Internet互联的安全问题 146

9.7 研究论坛 147

10 智能网的管理与电信管理网 149

10.1 TMN的生产和发展 149

10.2.2 TMN的体系结构 151

10.2 TMN的基本概念 151

10.2.1 TMN的管理功能 151

10.2.3 TMN接口规范方法学 156

10.3 智能网与电信管理网的一体化 157

10.3.1 智能网和TMN的概念和方法的比较 157

10.3.2 中期综合方案:按照TMN原理对智能网进行管理 159

10.3.3 智能网与电信管理网统一成一个公共平台的长期考虑 161

11 分布计算技术及其在智能网中的应用 163

11.1 分布计算技术简介 163

11.2.1 CORBA技术概述 165

11.2 CORBA及其在智能网中的应用 165

11.2.2 CORBA在智能网中的应用 168

11.3 智能代理技术及其在智能网中的应用 171

11.3.1 代理技术概述 171

11.3.2 移动代理 173

11.3.3 基于代理技术的应用开发 177

11.3.4 代理技术在智能网中的可能应用 178

11.4 主动网络技术与主动智能网 182

11.4.1 主动网络的基本思想 182

11.4.2 主动网络的体系结构 185

11.4.3 主动智能网 191

12 TINA与智能网 195

12.1 TINA及其发展历程 195

12.2 TINA使用的RM-ODP概念 196

12.3 TINA总体概念 198

12.3.1 TINA的电信系统分层结构 198

12.3.2 IINA体系结构及相互关系 199

12.4 TINA基本原理 200

12.4.1 TINA营业模型及参考点 200

12.4.2 TINA的计算体系结构 202

12.4.3 TINA的业务体系结构 204

12.4.4 TINA的网络体系结构 209

12.4.5 TINA的管理体系结构 210

12.5 TINA与智能网 211

12.5.1 智能网与TINA的关系 211

12.5.2 智能网向TINA演变的方式 211

12.5.3 用TINA实现简化800号免费电话业务 212

12.5.4 TINA小结 214

参考文献 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