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第一篇 行政管理学导论 1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行政与行政管理学 1
一、行政管理学研究的对象 1
二、行政管理学研究的内容 4
三、行政管理学研究的方法 9
四、学习和研究行政管理学的意义 12
第二节 行政管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4
一、行政管理学与政治学的关系 14
二、行政管理学与管理科学的关系 15
三、行政管理学与法学的关系 15
四、行政管理学与经济学的关系 15
五、行政管理学与社会学的关系 16
第三节 行政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17
一、形成阶段 18
二、成长阶段 18
三、科学化阶段 20
第四节 我国行政管理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24
一、我国行政管理学研究的历史 25
二、我国行政管理学研究的现状 26
第二章 行政职能与原则 29
第一节 行政职能 29
一、我国行政管理的性质和特点 29
二、国家行政管理是一个职能系统 35
三、从行政管理的过程看行政职能 37
四、从行政管理的内容及性质看行政职能 38
一、执政党干预的原则 40
第二节 行政原则 40
二、人民群众参加管理的原则 42
三、民主集中制原则 44
四、服务性原则 46
五、计划性原则 46
六、效率性原则 48
七、社会主义法制原则 49
第三章 行政组织 52
第一节 行政组织概述 52
一、行政组织的概念和特征 52
二、我国行政组织的种类 55
三、组织理论的发展简况 58
第二节 行政组织建设的原则 62
一、精干合理原则 63
三、权责一致原则 64
二、整体效能原则 64
四、管理幅度原则 65
五、管理回路原则 65
六、利益相关原则 66
七、演进应变原则 66
第三节 行政组织的结构与体制 67
一、行政组织的结构 67
二、行政组织体制 73
第四节 行政组织的信息沟通 81
一、信息沟通的概念及意义 81
二、信息沟通的类型和形式 83
三、信息沟通的过程 88
第四章 行政领导 90
第一节 行政领导概述 90
一、领导理论研究的概况 90
二、行政领导的涵义及结构 92
三、行政领导的一般过程 94
第二节 行政领导干部 97
一、行政领导干部的涵义及政治特征 97
二、行政领导干部的职位、职权和职责 99
第三节 行政领导干部的职能和素养、作风 102
一、行政领导干部的职能 102
二、行政领导干部的素养和作风 105
第四节 领导艺术 114
一、领导艺术的涵义和特点 114
二、领导艺术的内容 117
三、行政管理中领导艺术举例 121
第五章 行政决策 132
第一节 行政决策概述 132
一、行政决策及其重要性 132
二、行政决策的特点 134
三、行政决策的分类 136
第二节 行政决策的基本程序 143
一、确定目标阶段 143
二、拟定方案阶段 146
三、方案优选阶段 147
四、完善决策阶段 148
第三节 行政决策的技术和方法 151
一、预测技术 151
二、决策技术 159
一、现代行政决策体制的特点 166
二、行政决策中枢系统 168
三、参谋咨询系统 171
四、情报信息系统 174
一、人事行政的涵义及作用 178
第一节 人事行政概述 178
第六章 人事行政 178
二、人事行政的基本原则 180
第四节 现代行政决策体制 186
第二节 我国古代的人事制度 186
一、萌芽阶段的人事制度 186
二、草创阶段的人事制度 188
三、成熟阶段的人事制度 190
第三节 西方文官制度 197
一、文官制度的起源和发展简况 197
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官制度 201
三、对西方文官制度的简单评价 205
第四节 我国的国家公务员制度 209
一、国家公务员的涵义及划分 209
二、我国公务员制度的主要内容 210
三、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特点 213
第五节 职位分类 216
一、职位分类的基本概念 216
二、职位分类的因素、程序和步骤 217
三、职位分类的作用 220
第七章 机关管理 223
第一节 机关管理概述 223
一、机关管理的涵义 223
二、机关管理的地位和作用 224
第二节 机关管理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226
一、文书管理 226
二、档案管理 233
三、会议管理 235
四、信访工作管理 237
五、财务管理 243
六、后勤管理 246
第三节 机关管理的现代化 249
一、思想观念现代化 249
二、管理方法现代化 250
三、办公设备现代化 252
第二篇 行政管理学续论 254
第八章 行政法制 254
第一节 行政法制概述 254
一、行政法制的涵义及作用 254
二、行政法及其调整的对象 257
三、行政法的特征 258
四、行政法的内容和分类 259
第二节 行政管理的法制化 262
一、行政立法 262
二、行政执法 267
三、行政司法 273
第三节 我国的行政诉讼制度 275
一、行政诉讼制度的涵义及作用 275
二、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 278
三、行政诉讼法的主要内容 280
第九章 行政监督 284
第一节 行政监督概述 284
一、行政监督的涵义及作用 284
二、行政监督的类型 287
三、行政监督的历史沿革 288
第二节 内部监督体系 292
一、政府监督 293
二、部门监督 294
第三节 外部监督体系 297
一、政党的监督 297
三、司法机关的监督 299
二、权力机关的监督 299
四、社会组织的监督 301
五、人民群众的监督 302
六、新闻媒介的监督 302
第四节 行政道德与廉政建设 303
一、行政道德的涵义及作用 303
二、行政道德的主要规范 307
三、廉政与公务员的自我监督 312
第十章 行政心理与公关 319
第一节 行政心理概述 319
一、行政心理的涵义及作用 319
二、行政心理的基本原理 320
第二节 行政心理的应用 324
一、个体心理与管理 324
二、群体心理与管理 328
三、领导心理与管理 334
第三节 激励理论及其方法 341
一、双因素理论 342
二、期望理论 344
三、公平理论 345
四、挫折理论 348
第四节 行政公共关系 350
一、行政公共关系的涵义及作用 350
二、行政公共关系的机构和人员 357
三、行政公共关系的总体策划和媒体运用 361
第十一章 行政方法 368
第一节 行政方法概述 368
一、行政方法的涵义及作用 368
二、行政方法的继承和革新 369
三、行政方法的分类 370
第二节 行政管理的主要方法介绍 371
一、行政指令的方法 371
二、经济的方法 372
三、法律的方法 372
四、技术方法 373
五、思想政治工作与其他方法 382
第三节 行政工作的程序化 393
一、行政程序及其作用 393
二、行政程序的类型 393
三、设计行政程序的指导原则 394
四、实现行政工作程序化的途径和方法 396
第十二章 行政环境 398
第一节 行政环境概述 398
一、行政环境的涵义 398
二、行政环境的类型 400
三、研究行政环境的意义 401
第二节 社会环境与行政管理 402
一、社会环境对行政的制约 402
二、我国现阶段的行政社会环境及对策 405
第三节 自然环境与行政管理 408
一、自然环境对行政的制约 408
二、我国自然环境的现状及对策 409
第四节 微观环境与行政管理 415
一、公务员的组织生活环境 416
二、公务员的办公环境 418
第十三章 行政改革 422
第一节 当代世界行政改革概述 422
一、行政改革的涵义及作用 422
二、行政改革与其他改革的关系 424
三、世界各国行政改革概况 426
四、中国行政改革的历史发展 430
五、关于行政改革的理论研究 433
第二节 行政体制改革 436
一、我国行政体制的现状 436
二、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内容 437
三、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 438
第三节 中国行政改革展望 440
一、行政民主化 440
二、向公务员制度的过渡 443
三、“小政府,大社会” 445
四、建设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学 446
第十四章 行政效率 451
第一节 行政效率概述 451
一、行政效率的涵义 451
二、行政效率的层次性及其影响因素 453
三、研究行政效率的意义 455
第二节 衡量行政效率的标准和方法 457
一、衡量行政效率的标准 457
二、衡量行政效率的方法 459
第三节 提高行政效率的途径 464
一、加强行政立法,坚持依法行政 464
二、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 465
三、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 465
四、重视方式方法,培养融洽的人际关系 466
五、科学运筹时间,积极开展竞争 467
六、搬文山,填会海 470
七、运用现代化的办公手段 471
附:主要参考书目 473
后记 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