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1
第一编 地理 1
第一章 县域 1
第一节 位置、面积 1
第二节 县域变迁 1
第二章 建置、区划 4
第一节 建置沿革 4
大事记 5
第二节 行政区划 5
第三节 县城 10
第三章 地貌 13
第一节 演变 13
第二节 地貌分述 14
第四章 气候 16
第一节 主要气候要素特征 16
第二节 几种主要灾害性天气 19
附:自然灾害年表 22
第五章 水文 25
第一节 水资源概况 25
第二节 河流 26
第三节 湖泊 28
第四节 主要水文特征 30
第五节 水质 34
第六章 土壤 36
第一节 成土母质 36
第二节 类型与分布 36
第七章 野生动、植物 42
第一节 动物 42
第二节 植物 43
第二编 党派·政务·群团 45
第一章 共产党 45
第一节 党组织的创建与发展 45
第二节 县委及其组织系统 47
第三节 全县党员代表大会 52
第四节 党务工作 53
第二章 国民党 58
第一节 沿革 58
第二节 党务纪略 58
第三章 其他党派 60
第一节 青年党 60
第二节 民主社会党 60
第三节 三民主义青年闭 60
第四章 权力机关 62
第一节 南县人民代表大会 62
第二节 普选 64
第五章 行政机构 66
第一节 沿革 66
第二节 机构设置 67
第三节 人事 70
第一节 议会、参议会 76
第六章 议政机构 76
第二节 政治协商会议 77
第七章 群众团体 78
第一节 工人团体 78
第二节 农民团体 79
第三节 妇女团体 80
第四节 青少年团体 81
第五节 工商、华侨侨眷团体 83
第一节 治安管理 85
第三编 公安·司法·军事 85
第一章 公安 85
第二节 刑事侦察 86
第三节 镇压反革命分子 87
第四节 消防 88
第二章 司法 89
第一节 刑事案件的审理与检察 89
第二节 民事判决与民间纠纷调解 90
第三节 公证、律师业务 92
第四节 法制宣传教育 93
第三章 军事 94
第一节 兵役 94
第二节 驻军 95
第三节 兵事 96
第四节 地方武装 97
第四编 经济综述 103
第一章 生产关系变革 103
第一节 农村封建剥削制度 103
第二节 土地改革 104
第三节 三大改造 105
第四节 人民公社化 107
第五节 经济体制改革 108
第二章 经济发展状况 111
第一节 经济发展速度与水平 111
第二节 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与比例 114
第三节 劳动就业与劳动生产率 117
第三章 物价、工商管理 120
第一节 物价管理 120
第二节 工商管理 122
第四章 城乡建设 126
第一节 集镇、农房建设 126
第二节 环境污染与环境保护 130
第三节 土地征用 131
第五章 人民生活 132
第一节 农民生活 132
第二节 城镇居民生活 133
第五编 农业 139
第一章 耕地利用 139
第一节 耕地面积 139
第二节 作物分布 140
第三节 主要作物占用耕地面积 140
第二节 复种 142
第一节 连种与轮种 142
第二章 耕作制度 142
第三章 良种选育与推广 144
第一节 良种选育 144
第二节 良种推广 145
第四章 土壤改良与肥料 149
第一节 土壤改良 149
第二节 肥料 149
第五章 植物保护 152
第一节 病虫测报 152
第二节 病虫防治 153
第六章 主要作物栽培技术 155
第一节 水稻 155
第二节 棉花、油菜 158
第三节 黄麻、苎麻 159
第四节 其它作物 160
第二节 耕作机械 162
第一节 旧式农具 162
第七章 农作机具 162
第八章 生产成本 166
第一节 水稻生产成本 166
第二节 主要经济作物生产成本 167
第六编 水产业·畜牧业·林业 169
第一章 水产业 169
第一节 渔业 169
第二节 其它水产 174
第二章 畜牧业 177
第一节 猪 177
第二节 牛 179
第三节 鸭 180
第四节 鸡 181
第五节 其它 181
第三章 林业 183
第二节 大堤防浪林 184
第一节 农田防护林 184
第三节 经济林 185
第四节 住宅林 187
第五节 采种与育苗 187
第七编 水利 190
第一章 堤防工程 190
第一节 堤垸 190
第二节 江堤、湖堤 194
第二章 排灌工程 203
第一节 渠道 203
第二节 涵闸 206
第三节 排灌机具 208
第四节 重要工程简介 212
第三章 投资与效益 214
第一节 投资 214
第二节 效益 214
第一章 工业 217
第八编 工业·交通·邮电 217
第一节 纺织 220
第二节 食品 223
第三节 建筑材料 226
第四节 造纸、印刷 227
第五节 机械、电力 228
第六节 化工、制革 231
第七节 手工业 232
第八节 主要名、优、特产品简介 234
第二章 交通运输 235
第一节 水路运输 235
第二节 陆路运输 239
第三节 安全管理 243
第三章 邮电 245
第一节 邮政 245
第二节 电信 247
第一章 商业 251
第九编 商业·财政·金融 251
第一节 集镇市场 253
第二节 商品采购 257
第三节 商品销售 260
第四节 粮油贸易 263
第五节 对外贸易 269
第六节 饮食服务业 271
第二章 财政 272
第一节 收入 272
第二节 支出 276
第三节 监督管理 279
第三章 金融 280
第一节 货币发行与流通 280
第二节 贷款 282
第三节 储蓄 285
第四节 信用合作社 286
第六节 代理发行公债、国库券 287
第五节 保险事业 287
第十编 教育·科技 289
第一章 教育 289
第一节 书院、私塾 289
第二节 幼儿教育 290
第三节 小学教育 291
第四节 中学教育 294
第五节 成人教育 297
第六节 专业、职业教育 299
第七节 教师队伍 301
第八节 教育经费与设施 303
第二章 科学技术 305
第一节 科普活动 305
第二节 科技成果 306
第三节 科技组织与队伍 309
第一节 群众文化 313
第一章 文化 313
第十一编 文化·新闻·体育 313
第二节 戏剧、电影、电视 317
第三节 图书 320
第四节 文艺创作 321
第五节 文物、古迹 324
第二章 新闻 328
第一节 报刊 328
第二节 广播 329
第三章 体育 332
第一节 学校体育 332
第二节 群众体育 333
第三节 体育设施 334
第十二编 卫生·血防 337
第一章 卫生 337
第一节 防疫 337
第二节 医疗 340
第三节 妇幼保健 343
第四节 医药 344
第五节 队伍与经费 345
第二章 血吸虫病防治 347
第一节 流行简况 347
第二节 预防 348
第三节 治疗 350
第四节 队伍与经费 351
第十三编 社会 353
第一章 户口 353
第一节 清末户口来源及分布 353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户口 354
第三节 建国后的户口变化 355
第二章 姓氏 359
第一节 姓氏录 359
第二节 部分姓氏源流 359
第一节 计划生育 362
第三章 计划生育与人口规划 362
第二节 人口规划 364
第四章 社会保障 366
第一节 优待抚恤 366
第二节 社会救济 367
第三节 社会福利 369
第四节 安置 370
第五章 会社 372
第一节 行会 372
第二节 同乡会 373
第六章 宗教 374
第一节 佛教、道教、伊斯兰教 374
第二节 基督教 375
第七章 会道门、汉留 377
第一节 会道门 377
第二节 汉留 379
第一节 生活习惯 382
第八章 民情风俗 382
第二节 喜庆 384
第三节 时节 386
第四节 回民风俗 387
第五节 禁忌 388
附:民间奇事 388
第九章 方言 389
第一节 语音 389
第二节 词汇 391
第十四编 人物 395
传记 395
传记一 395
传记二 418
烈士英名录 422
附:重要文献资料 425
后记 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