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死刑概说 1
第二章 死刑的兴衰 5
第一节 死刑的起源 5
一、死刑产生的时间 5
二、死刑产生的原因 10
三、死刑的渊源 20
第二节 死刑的兴衰过程 25
一、报复时代的死刑 25
二、威慑时代的死刑 29
三、等价时代的死刑 34
四、矫正时代的死刑 37
五、折衷时代的死刑 41
第三节 死刑兴衰的原因 46
一、死刑兴衰的经济背景 46
二、死刑兴衰的政治背景 52
三、死刑兴衰的人文背景 56
第三章 死刑废除论 63
第一节 死刑废除论的源流 63
第二节 死刑废除论的基本立论 68
一、死刑违背社会契约 68
二、死刑是野蛮之刑 70
三、死刑对于个别预防是不必要之刑 72
四、死刑不具有特别的一般预防功能 73
五、死刑并非报应的必要手段 76
六、死刑误判难纠 78
七、死刑是歧视之刑 80
八、死刑是不人道之刑 82
九、死刑违宪 84
十、死刑违背基督教原始教义 85
十一、民意测验的结果不可靠 86
十二、死刑易被滥用 88
十三、死刑不具有可分性 91
十四、死刑不经济 92
十五、死刑扰乱整个刑事司法体制 93
十六、废除死刑具有现实性 93
第三节 死刑废除论的理论基础 94
一、死刑废除论的哲学基础 94
二、死刑废除论的伦理学基础 97
三、死刑废除论的刑罚学基础 100
第四章 死刑保留论 103
第一节 死刑保留论的源流 103
第二节 死刑保留论的基本立伦 107
一、死刑不违背社会契约 107
二、死刑是杀人者自由意志的产物 108
三、死刑是实现对杀者报复的必要手段 109
四、死刑是避免私刑的必要手段 112
五、死刑具有最大的威慑功能 113
六、死刑是剥夺犯罪人再犯能力的必要之刑 116
七、死刑之利大于错杀与滥用等之弊 118
八、死刑不是野蛮之刑 120
九、死刑杀人者是对生命的价值的尊重 122
十、死刑是与杀人相适应之刑 123
十一、死刑不如终身监禁残忍 123
十二、死刑并不违宪 124
十三、死刑不违背基督教原始教义 125
十四、死刑符合民意 126
十五、废除死刑不符合国情 127
十六、死刑的不经济性不足以成为废除死刑的理由 127
第三节 死刑保留论的理论基础 128
一、死刑保留论的哲学基础 128
二、死刑保留论的伦理学基础 131
三、死刑保留论的刑罚学基础 132
第五章 死刑存废论评价 134
第一节 死刑存废论的合理性 134
一、理论基础的合理性 134
二、基本立论的合理性 137
第二节 死刑存废论的不合理性 146
一、理论基础的不合理性 146
二、基本立论的不合理性 149
第三节 结论 157
第六章 死刑的价值分析 159
第一节 刑罚的价值之一般 159
一、刑罚的效益性 160
二、刑罚的公正性 164
三、刑罚的人道性 166
四、刑罚价值的联结 167
第二节 死刑的效益性分析 174
一、死刑的功能 174
二、死刑的效益 176
第三节 死刑的公正性分析 183
第四节 死刑的人道性分析 191
第五节 结论 195
第七章 中国死刑的价值取向反思 198
第一节 死刑立法反思 198
一、旧刑法死刑立法反思 198
二、特别刑法死刑立法反思 201
三、新刑法死刑立法反思 206
第二节 死刑司法反思 213
一、不符合公正性的要求 213
二、不符合效益性的要求 220
三、不符合人道性的要求 223
第三节 死刑理论反思 224
一、中国死刑理论概述 224
二、死刑扩大论评价 226
三、死刑限制论评价 230
第八章 中国死刑价值取向前瞻 239
第一节 绝对合理但不现实的选择 239
一、从经济背景看废除死刑的不现实性 240
二、从政治背景看废除死刑的不现实性 242
三、从人文背景看废除死刑的不现实性 243
第二节 相对合理且现实的选择 244
一、限制死刑的相对合理性 245
二、限制死刑的相对现实性 248
三、限制死刑的标准 250
四、死刑的立法限制 252
五、死刑的司法限制 261
第三节 在合理与现实之间 264
第九章 附录 267
第一节 关于限制死刑的报告和建议 268
一、关于限制和削减刑法中死刑条款的意见和建议 268
二、关于最高人民法院收回死刑核准权的建议 277
第二节 关于死刑的学术论文 280
一、从国际人权公约对生命权的保护看我国批准人权两公约 280
二、从死刑存废的国际现实看当今世界的死刑 292
三、以发展和比较的视野审视中国的死刑 309
四、密尔认废除死刑 316
第三节 关于死刑的统计资料 325
一、中国刑法中的死刑罪名及其分析 325
二、中国公民死刑意识调查 341
主要参考书目 347
后记 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