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 1
概述 1
凡例 4
第一章 解放前成都劳工状况 5
第一节 劳工职业 5
第二节 劳工工薪 8
第三节 劳工福利 10
第四节 劳工训练 12
第二章 劳动就业 21
第一节 城镇就业安置 21
一、第一次就业高峰 21
二、第二次就业高峰 25
三、第三次就业高峰 26
四、就业制度重大改革 28
第二节 劳动服务公司 31
第三节 劳动服务企业 34
第四节 劳务市场 37
第五节 就业训练 39
第六节 职工待业保险 42
第七节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43
第八节 外来务工劳动力管理 45
第三章 劳动力管理 53
第一节 用工形式 53
一、固定工 53
二、劳动合同制工 55
三、临时工 57
四、亦工亦农轮换工 58
五、农民合同工 59
六、农民协议工 60
七、家居农村老工人换工 60
第二节 用工管理 61
一、计划管理 61
二、定编定员 64
三、搞活固定工 66
四、严禁使用童工 68
五、整顿劳动纪律 69
第三节 劳动调配 71
一、余缺调剂 71
二、支援重点建设 74
三、技术工人交流 75
四、照顾性调动 76
五、少数民族地区工人内调 81
第四节 落实政策安置 83
一、右派人员安置 83
二、纠正冤、假、错案人员安置 85
三、宽大释放国民党党政军特人员安置 86
四、国民党起义、投诚人员安置 88
五、台胞、台属安置 88
附 精简压缩职工 89
一、工资制度改革 95
第一节 工资制度与分配体制改革 95
第四章 工资 95
二、分配体制改革 99
第二节 工资形式 104
一、计时工资 104
二、计件工资 106
三、奖励 108
四、津贴 115
五、补贴 118
第三节 工资区类别 120
第四节 工资标准 121
第五节 工资待遇 124
一、初期工资待遇 124
二、其他工资待遇 131
第六节 工资调整 142
一、1959年调整工资 142
二、1960年调整工资 143
四、1963年调整工资 144
三、1961年调整工资 144
五、1971年调整工资 145
六、1977年调整工资 146
七、1978年调整工资 147
八、1979年调整工资 147
九、1983年调整工资 148
十、1986年调整工资 149
十一、1989年调整工资 149
第七节 工资基金管理 150
第五章 劳动保险 169
第一节 管理机构 169
第二节 实施范围 171
第三节 待遇 173
一、退休待遇 173
二、退职待遇 176
三、医疗待遇 177
四、疾病、伤残待遇 178
五、死亡待遇 181
六、生育待遇 182
附 探亲待遇 184
第四节 退休费用社会统筹 186
一、国营企业固定职工退休费用社会统筹 186
二、国营企业劳动合同制工人退休养老金社会统筹 188
三、集体企业职工退休费用社会统筹 190
第五节 退休职工管理 191
第六章 工人培训与技工学校 203
第一节 在职工人培训 203
一、学徒培训 203
二、文化、技术培训 205
三、技师评聘 207
第二节 技工学校 209
一、发展规模 209
二、学生招收 211
三、教育管理 214
四、毕业生分配 216
五、教师队伍建设 218
第七章 安全生产与劳动保护 223
第一节 安全生产 223
一、机构与职责 223
二、安全生产责任制 225
三、安全教育 228
四、安全培训 230
五、安全检查 232
第二节 安全监察 236
一、劳动安全卫生监察 236
二、锅炉压力容器监察 238
三、矿山监察 243
第三节 劳动保护 246
一、尘毒防治 246
二、防暑降温 251
三、防护用品 254
四、保健待遇 256
五、女职工劳动保护 258
第四节 伤亡事故处理 261
一、事故报告规程 261
二、事故统计分析 263
第八章 劳动争议仲裁与信访 275
第一节 劳动争议仲裁 275
一、劳动合同签订与鉴证 275
二、劳动争议调解与仲裁 277
第二节 来信 来访 279
第九章 机构沿革 298
第一节 内部机构 298
第二节 直属机构 300
专记一 成都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与统筹安置 305
专记二 成都市劳动学会 316
大事辑要 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