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金融法基本理论 1
1.1 金融法的概述 1
1.1.1 金融法的概念 1
1.1.2 金融法的金融性 1
1.1.3 金融法对金融关系的调整重在规制和监管 5
1.2 金融法的主体、调整对象和渊源 7
1.2.1 金融法的主体 8
1.2.2 金融法的调整对象和范围 8
1.2.3 金融法的渊源 11
1.3 金融法的性质 12
1.3.1 市场失灵与金融规制监管 13
1.3.2 金融业的特性与金融规制监管 17
1.3.3 国际和各国金融立法系规制与监管之法 21
1.3.4 金融法有机地包含调整交易的规范 22
1.4 金融规制与监管的目标 24
1.4.1 防范系统风险 25
1.4.2 保护投资者、存款人、被保险人等 28
1.4.3 提高效率 30
1.4.4 其他社会目标的追求 30
第2章 中央银行的法律制度 32
2.1 中央银行概述 32
2.1.1 中央银行的概念 32
2.1.2 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32
2.1.3 中央银行的法律性质 35
2.1.4 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能 36
2.1.5 中央银行的法律地位 37
2.1.6 中央银行的组织机构 39
2.2 货币政策及货币政策工具 41
2.2.1 货币政策的含义 41
2.2.2 货币政策的目标 41
2.2.3 货币政策的工具 42
2.2.4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46
2.2.5 货币政策委员会 46
2.3 华币分行制度 6
2.3.1 货币发行的内容 46
2.3.2 货币发行的原则 47
2.3.3 货币发行的准备制度 48
2.3.4 人民币的发行 49
2.4 中央银行的其他职能 50
2.4.1 中央银行的金融服务职能 50
2.4.2 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职能 51
2.5 财务会计和法律责任 52
2.5.1 中央银行的财务会计 52
2.5.2 违反《中国人民银行法》的法律责任 55
第3章 商业银行的法律制度 57
3.1 商业银行概述 57
3.1.1 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57
3.1.2 商业银行的概念与特征 58
3.1.3 商业银行的职能 60
3.2 商业银行的组织体制、组织形式与治理结构 61
3.2.1 商业银行的组织体制 61
3.2.2 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 63
3.2.3 商业银行的内部治理结构 64
3.3 商业银行的设立、变更、接管与终止 68
3.3.1 商业银行的设立 68
3.3.2 商业银行的变更 71
3.3.3 商业银行的接管 72
3.3.4 商业银行的终止 75
3.4 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与经营原则 77
3.4.1 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 77
3.4.2 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 81
3.5 商业银行与客户的法律关系 84
3.5.1 商业银行与客户关系的法律性质 84
3.5.2 商业银行与客户关系的成立与终止 86
3.5.3 商业银行与客户的权利义务内容 87
3.5.4 商业银行错误付款的责任承担 91
第4章 存款和贷款合同 93
4.1 存款的法律制度概述 93
4.1.1 存款的概念 93
4.1.2 存款法律关系概念 93
4.1.3 存款的法律特征 93
4.1.4 调整存款关系的法律规范 95
4.1.5 存款的分类 95
4.1.6 居民储蓄存款法律制度 95
4.1.7 单位存款法律制度 99
4.1.8 存款的查询、冻结与扣划法律制度 100
4.2 贷款法律制度 104
4.2.1 贷款基本法律制度 104
4.2.2 贷款法律关系构成的主要内容 105
4.2.3 贷款的种类 105
4.2.4 贷款的过程 106
4.3 民间借贷的法律问题 113
4.3.1 民间借贷的含义及其特点 113
4.3.2 调整自然人之间借贷关系的法律规范 114
4.3.3 调整自然人与法人其他组织间借贷关系的法律规范 114
4.3.4 调整法人其他组织间借贷关系的法律规范 115
第5章 支付结算法律制度 117
5.1 支付结算制度概述 117
5.2 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制度 118
5.2.1 概述 118
5.2.2 银行结算账户的开立 118
5.2.3 银行结算账户的使用 121
5.2.4 银行结算账户的变更与撤销 122
5.2.5 银行结算账户的管理 122
5.3 票据结算的法律规定 123
5.3.1 票据基本法律制度 123
5.3.2 银行汇票法律制度 132
5.3.3 商业汇票制度 135
5.3.4 银行本票制度 139
5.3.5 支票制度 141
5.4 其他非现金结算的法律规定 143
5.4.1 电子支付 143
5.4.2 汇兑 144
5.4.3 托收承付 145
5.4.4 委托收款 147
5.4.5 定期借记 148
5.4.6 定期贷记 148
第6章 银行卡法律制度 149
6.1 银行卡概述 149
6.1.1 银行卡的概念 149
6.1.2 银行卡的分类 149
6.1.3 银行卡的法律规范 151
6.2 银行卡业务中当事人之问的法律关系 154
6.2.1 银行卡法律关系概述 154
6.2.2 发卡银行与持卡人的法律关系 156
6.2.3 发卡银行与收单银行的关系 159
6.2.4 发卡银行与特约商户的法律关系 160
6.2.5 持卡人与特约商户的关系 161
6.3 银行卡的业务审批 162
6.3.1 经营银行卡业务应具备的条件 162
6.3.2 银行卡业务的申请材料 163
6.3.3 银行卡业务的受理和批准 164
6.4 计息和收费标准 165
6.4.1 计息标准 165
6.4.2 收费标准 166
6.5 账户及交易管理 167
6.5.1 账户管理 167
6.5.2 银行卡的现金存入和支取管理 168
6.5.3 消费结算管理 169
6.6 银行卡风险管理 169
6.6.1 信用风险管理 170
6.6.2 操作风险管理 171
6.6.3 技术风险管理 172
6.6.4 法律风险管理 173
第7章 金融担保的法律制度 175
7.1 金融担保概述 175
7.1.1 金融担保的概念和特征 176
7.1.2 金融担保的功能 176
7.1.3 金融担保的种类 177
7.1.4 金融担保法律关系 177
7.1.5 担保人的责任认定 178
7.1.6 担保物权的消灭 179
7.2 金融保证合同 180
7.2.1 保证的概述 180
7.2.2 保证人资格的认定 180
7.2.3 保证合同 181
7.2.4 保证方式 183
7.2.5 保证期间 184
7.2.6 保证责任 185
7.3 保函 186
7.3.1 银行保函的概念 186
7.3.2 保函的种类 187
7.3.3 保函的内容 188
7.3.4 保函的出具 188
7.3.5 保函的执行 188
7.4 抵押担保 189
7.4.1 抵押权概述 189
7.4.2 抵押物 190
7.4.3 抵押合同 192
7.4.4 抵押物登记 193
7.4.5 抵押权的效力和实现 194
7.4.6 抵押权的消灭 196
7.4.7 最高额抵押 196
7.5 质押担保 198
7.5.1 动产质押 198
7.5.2 权利质押 202
第8章 政策性银行的法律制度 204
8.1 政策性银行及其立法 204
8.1.1 政策性金融与政策性银行 204
8.1.2 政策性银行立法的基本问题 211
8.2 中国政策性银行法律制度 216
8.2.1 中国政策性银行体制概述 216
8.2.2 中国政策性银行的现行立法 216
8.2.3 中国政策性银行法律体制的建构 217
8.2.4 政策性银行组织机构的法律制度 219
8.2.5 政策性银行业务经营法律制度 225
第9章 银行监管 230
9.1 银行监管概述 230
9.1.1 银行监管的概念与特征 230
9.1.2 银行监管的体制 231
9.1.3 现代银行监管发展的趋势 232
9.2 老巴塞尔协议资本充足率 233
9.2.1 资本充足率概述 234
9.2.2 老巴塞尔协议与8%的资本充足率 235
9.2.3 资本充足率计算例举 240
9.3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 241
9.3.1 新巴塞尔协议出台的原因与三大创新 242
9.3.2 新巴塞尔协议的架构与主要内容 245
9.4 我国对资本充足率的监管 256
9.4.1 有关资本充足率计算的规定 256
9.4.2 有关监督检查的规定 259
9.4.3 有关信息披露的规定 259
9.5 商业银行监管的其他指标 260
9.5.1 流动性风险指标 260
9.5.2 信用风险指标 261
9.5.3 市场风险指标 265
9.5.4 操作风险指标 266
第10章 证券法律制度 267
10.1 证券的概念和种类 267
10.1.1 证券的概念 267
10.1.2 证券的种类 268
10.2 证券市场和证券立法 270
10.2.1 证券市场 270
10.2.2 证券立法 275
10.3 证券机构法律制度 279
10.3.1 证券机构概述 279
10.3.2 证券交易所法律制度 280
10.3.3 证券经营机构法律制度 282
10.3.4 证券登记结算机构法律制度 287
10.4 证券监管法律制度 288
10.4.1 证券监管体制概述 288
10.4.2 证券国家监管制度 290
10.4.3 证券行业自律监管制度 293
10.4.4 证券交易所的管理制度 294
第11章 证券发行制度 298
11.1 证券发行审核制度 298
11.1.1 注册制与核准制 298
11.1.2 我国证券发行监管制度演变 301
11.2 股票发行制度 304
11.2.1 股票发行概述 304
11.2.2 股票发行的资格与条件 305
11.2.3 股票发行的程序 308
11.2.4 股票发行方式沿革 311
11.3 债券发行制度 312
11.3.1 中国公司债券发行监管制度沿革 312
11.3.2 公司债券发行 313
11.3.3 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 314
11.3.4 企业债券发行 316
11.3.5 金融债券发行 317
11.4 金融券发行的信息披露 318
11.4.1 发行信息披露概述 318
11.4.2 股票发行信息披露 319
11.4.3 债券发行信息披露 322
11.5 证券发行承销制度 324
11.5.1 发行承销方式 324
11.5.2 发行路演与承销规则 325
第12章 证券交易制度 329
12.1 证券交易制度概述 329
12.1.1 证券交易制度的主要功能 329
12.1.2 制定证券交易制度的目标 330
12.1.3 当前我国证券交易制度的法律框架 331
12.2 证券交易的基本规则与制度 333
12.2.1 证券交易的场所 333
12.2.2 证券交易的委托与申报 334
12.2.3 证券交易的方式 336
12.2.4 证券交易的交割与过户 344
12.2.5 证券交易的佣金与印花税 345
12.3 证券交易的限制性规定 346
12.3.1 对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买卖本公司股份的限制性规定 346
12.3.2 对上市公司股东出售股份的限制性规定 349
12.3.3 对证券从业人员、证券服务机构及其人员买卖股票的限制性规定 351
12.4 证券交易的禁止性规定 351
12.4.1 禁止内幕交易 351
12.4.2 禁止操纵市场 354
12.4.3 禁止欺诈客户 358
12.4.4 禁止短线交易 359
第13章 上市公司收购制度 365
13.1 上市公司收购概述 365
13.1.1 上市公司收购的概念与特征 365
13.1.2 上市公司收购的分类 367
13.1.3 我国对于上市公司收购的法律规范 369
13.2 上市公司收购信息披露制度 370
13.2.1 收购信息披露的义务主体 370
13.2.2 收购信息披露的时间界限 372
13.2.3 收购信息披露的内容 374
13.2.4 我国收购信息披露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376
13.3 要约收购 377
13.3.1 要约收购概述 377
13.3.2 要约收购的程序 379
13.3.3 要约收购的实体规则 381
13.3.4 要约收购的豁免 385
13.3.5 要约收购的法律后果 387
13.4 协议收购 387
13.4.1 协议收购概述 388
13.4.2 协议收购的程序 389
13.4.3 协议收购的法律规制 391
第14章 证券投资基金法律制度 394
14.1 证券投资基金概述 394
14.1.1 证券投资基金的概念和特征 394
14.1.2 证券投资基金的类型 396
14.1.3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发展概况 399
14.2 证券投资基金的设立、募集与交易 400
14.2.1 证券投资基金的设立 400
14.2.2 证券投资基金的募集 403
14.2.3 证券投资基金的交易 405
14.3 证券投资基金的法律关系 408
14.3.1 基金契约基金托管协议 409
14.3.2 基金管理人 410
14.3.3 基金托管人 413
14.3.4 基金份额持有人 415
14.4 投资运作与监督管理的法律规定 416
14.4.1 基金投资运作的法律制度 416
14.4.2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监督管理的法律规定 417
第15章 金融衍生产品的法律制度 420
15.1 金融衍生产品法律制度概述 420
15.1.1 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历程 420
15.1.2 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市场 421
15.1.3 金融衍生产品的类型 422
15.1.4 金融衍生产品的法律制度 422
15.2 场外金融衍生合约的法律问题 423
15.2.1 ISDA的发展历程及监管思路 423
15.2.2 ISDA主协议的框架 424
15.2.3 ISDA主协议的主要内容 425
15.3 金融衍生产品的法律监管 432
15.3.1 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监管模式 433
15.3.2 美、英、新加坡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法律制度 433
15.3.3 各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法律制度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437
15.4 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法律制度及其完善 438
15.4.1 我国金融衍生产品法律制度的演进 438
15.4.2 我国现行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法律制度 439
15.4.3 我国金融衍生产品法律制度的发展趋势 442
第16章 保险法律制度 444
16.1 保险法概述 444
16.1.1 保险概述 444
16.1.2 保险法概述 446
16.2 保险合同法 448
16.2.1 保险合同概述 448
16.2.2 保险合同的一般规定 449
16.2.3 财产保险合同 454
16.2.4 人身保险合同 457
16.3 保险公司及其经营原则 460
16.3.1 保险公司的组织形式 460
16.3.2 保险公司的设立、变更与终止 461
16.3.3 保险公司的经营原则 462
16.4 保险中介 464
16.4.1 保险代理人 464
16.4.2 保险经纪人 464
16.4.3 保险公估人 465
16.5 违反保险法的法律责任 466
16.5.1 从事保险欺诈活动的投保人、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法律责任 466
16.5.2 保险公司及其工作人员的法律责任 466
16.5.3 非法从事保险业务活动的法律责任 467
16.5.4 保险中介机构的法律责任 468
16.5.5 保险监管机构的法律责任 468
第17章 信托法律制度 469
17.1 信托法概述 469
17.1.1 信托的概念 469
17.1.2 信托的种类 471
17.1.3 信托法的概念 473
17.1.4 信托法律关系 473
17.1.5 信托财产 475
17.2 信托的设立、变更与终止 477
17.2.1 信托的设立 477
17.2.2 信托的变更 480
17.2.3 信托的终止 483
17.3 商事信托 485
17.3.1 商事信托的概念与历史发展 485
17.3.2 信托公司的设立、变更与终止 487
17.3.3 信托公司的经营范围 489
17.3.4 信托公司的经背规则 491
参考文献 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