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1
大事记 24
特辑·专记 127
一、抗击1994年西江大洪水 127
二、潭江流域综合治理 130
三、崖南围垦 132
四、荷塘镇举办水利灯会筹款 134
五、古兜山综合开发小水电站群 134
六、恩平市茶山坑水库副坝垮坝事故 135
第一篇 水系与水资源 139
第一章 河流 139
第一节 西江 139
一、西海水道 141
二、石板沙水道 141
三、劳劳溪 142
四、虎跳门水道 142
第二节 珠三角水系 143
一、潭江 143
二、沙坪河 154
第三节 粤西沿海诸河 155
一、大隆洞河 155
二、那扶河 155
三、那吉河 156
四、倒流河 156
第二章 海岸带潮汐与滩涂 157
第一节 潮汐 158
第二节 海岸带与滩涂 160
第三章 水资源 162
第一节 概述 162
一、西北江三角洲江门区 163
二、漠阳江江门区 164
三、粤西诸河江门区 164
第二节 地表水资源 165
一、降雨量 165
二、年径流量 166
三、气温与蒸发量 167
四、地表水资源量 168
第三节 地下水资源 169
一、地下水资源量 169
二、水文地质情况 170
三、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 171
四、江门市区地下水情况 172
五、矿泉 173
六、温泉 174
第四节 水资源总量及其可利用量 175
一、水资源的总量 175
二、水资源的可利用量 177
第五节 水质 179
一、河流湖库水质污染 180
二、河流湖库水质 184
三、河流泥沙 222
四、地下水水质 223
第六节 水资源开发利用 224
一、水利工程现状 225
二、供水量和用水量 231
三、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 244
四、水资源供需缺口及存在问题 245
第七节 水资源保护与管理 246
一、管理机构与监测 246
二、水资源保护 248
三、水资源管理 258
第二篇 基础工作 259
第一章 水文 259
第一节 水文站网建设 259
第二节 水文测验与资料整编 264
一、水文测验 264
二、资料整编 265
第三节 水情预报 266
第四节 水文与水资源调查 267
一、历史洪水调查和资料复审汇编 267
二、水资源调查评价 268
第五节 水文分析计算 268
一、河流规划水文计算 268
二、水库防洪水文计算 269
三、水文图集与手册 269
四、可能最大暴雨图集 269
第二章 勘测设计 270
第一节 建制与经营 270
第二节 技术与设备 271
第三节 质量体系建设 272
第四节 重要勘测设计项目 273
一、江新联围达标加固工程 273
二、锦江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274
第三章 水利规划 274
第一节 河流流域规划复查 274
第二节 水资源保护规划 275
第三节 供水规划 276
第四节 整治天沙河干流规划 276
第五节 江门市水中长期供求计划 277
第六节 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 277
第七节 江河流域综合规划 278
第三篇 水旱风灾害与防灾抗灾 280
第一章 水、风灾害 280
第一节 水、风情特征 280
第二节 水、风灾情 291
一、建国前后水灾害 294
二、建国前后风灾害 316
第三节 典型场次水、风灾纪实 331
一、1936年风暴潮灾纪实 331
二、1964年台风纪实 331
三、1972年风暴潮灾纪实 332
四、1975年风灾纪实 333
五、1983年风灾纪实 334
六、1989年风灾纪实 334
七、1915年西江大洪水 336
八、民国36年(1947年)洪灾纪实 336
九、1968年洪灾纪实 337
十、1981年潭江洪灾纪实 338
十一、1988年西江洪灾纪实 339
第二章 旱灾 340
第一节 概述 340
第二节 旱情特征 341
第三节 旱情 342
一、建国前旱灾 344
二、建国后旱灾 347
第四节 典型场次旱灾纪实 352
一、1943年大旱纪实 352
二、1955年旱灾纪实 353
三、1977年旱灾纪实 353
四、1986年秋旱 354
五、1989年春、秋两旱 354
六、1990年秋旱 355
七、1991年大旱 355
八、1999年春旱 356
第三章 防汛防旱防风工作 356
第一节 概述 356
第二节 贯彻“三防”方针和法规 357
第三节 组织领导与队伍建设 358
一、组织领导 358
二、队伍建设 360
第四节 “三防”机构职责与责任制度 363
一、“三防”机构的职责 363
二、“三防”工作的责任制度 365
第五节 防灾预案与报汛预警工作 368
一、防灾预案 368
二、报汛预警工作 371
三、抗旱工作 373
第六节 工程抗灾效益 375
第七节 信息系统与设备 378
一、无线电通信 378
二、“三防”的其他设施 379
第八节 防汛物料与生物措施 380
一、防汛物料储备 380
二、生物措施 382
第九节 抗灾纪实 383
一、1988年抗洪纪实 383
二、1998年抗洪纪实 385
三、1989年抗8903号台风纪实 386
四、1989年抗8908号台风纪实 387
五、1955年抗旱纪实 388
六、1977年抗旱纪实 389
七、1986年抗秋旱纪实 390
八、1987年抗旱纪实 391
九、1991年抗旱纪实 391
十、1999年抗旱纪实 392
第四篇 防洪(潮)、治涝工程 393
第一章 江海堤防 393
第一节 建国前的堤防 394
一、明代(1368~1644年) 394
二、清代(1644~1911年) 394
三、民国时期(1912~1949年) 395
第二节 建国后的江堤 395
一、堵口复堤 395
二、联围筑闸 395
第三节 建国后的海堤 397
第四节 堤防防御标准与技术 398
一、设防标准 398
二、防御技术 399
第五节 石堤化建设 401
第六节 堤路结合 403
第七节 河道整治 404
一、天沙河整治工程 404
二、新会河整治 406
三、沙坪河干流整治 407
四、台城河整治 407
五、潭江干流整治 408
第八节 围垦工程 409
第九节 重点堤围 410
一、江新联围 410
二、沙坪大堤 413
三、烽火角海堤 414
四、西南边滩海堤 414
第二章 涵闸工程 416
第一节 概况 416
第二节 闸门结构 417
第三节 启闭设备 418
第四节 重点涵闸 418
一、北街水闸 418
二、睦洲水闸 420
三、金牛头水闸 421
四、沙坪水闸 421
五、合山水闸 422
六、烽火角水闸 424
第三章 治涝工程 427
第一节 概况 427
第二节 机械排涝 429
第三节 电力排涝 430
第四节 重点治涝工程 431
一、沙坪河排涝站 431
二、坦尾电动排水站 432
三、白沙电排站 433
四、成字围电排站 433
第五篇 灌溉工程 436
第一章 蓄水工程 436
第一节 概况 436
第二节 大型水库 438
一、锦江水库 438
二、大隆洞水库 441
三、大沙河水库 443
四、镇海水库 445
第三节 中型水库 446
一、概况 446
二、中型水库加固、配套、改造主要工程 447
第四节 小型塘库 455
一、概况 455
二、主要的修复、加固、扩建工程 456
第二章 引水工程 458
第一节 概况 458
第二节 重点引水工程 460
一、江北引锦灌溉工程 460
二、水沾水陂工程 461
三、大隆洞引水工程 461
四、将军陂工程 461
第三章 提水灌溉工程 462
第一节 概况 462
第二节 机械提水灌溉工程 462
第三节 电动提水灌溉工程 463
第四节 水轮泵工程 464
第五节 喷灌工程 464
第六篇 水力发电与电网建设 466
第一章 水力资源 467
第一节 水力资源蕴藏量 467
第二节 水力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469
第二章 小型水电建设 471
第一节 小水电站建设 472
一、民国时期小水电站建设 472
二、建国后小水电站建设 472
三、落实小水电政策 477
四、小水电规划与设计 479
五、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 480
第二节 实施省人大议案和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 480
一、省人大常委会有关议案 480
二、学习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 482
第三章 电网建设 483
第一节 输电线路 483
第二节 变电工程 492
第三节 配电工程 499
一、城市配电网 500
二、农村配电网建设与改造 508
第四节 江门市小水电电网 511
第五节 用电 513
第四章 小水电管理 516
第一节 机构与队伍 517
第二节 小水电管理体制 518
第三节 业务管理 519
一、技术管理 519
二、经营管理 520
三、量化指标管理与安全生产 522
第四节 小水电效益 522
第五节 重点小水电站 526
一、锦江水电站 526
二、锦江干流小水电梯级开发 527
三、古兜山小水电站群 527
四、开平市大沙小水电站群 528
五、恩平市凤子山水电站 529
附:江门市2000年末小水电站基本情况表 530
第七篇 供水 541
第一章 农村供水 542
第一节 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建设 542
第二节 供水措施 543
一、拦水引泉 543
二、建库蓄水 544
三、机电提水 544
四、简易自来水 544
第三节 供水效益 544
第二章 城市供水 545
第一节 江门市区供水 545
第二节 其他城镇供水 546
一、新会县城供水 546
二、台山县城供水 547
三、鹤山县城供水 547
四、恩平县城供水 548
五、开平县城供水 548
第三章 工业用水 549
第八篇 水土保持 551
第一章 水土流失 552
第一节 水土流失的成因和类型 552
一、水土流失成因 552
二、水土流失类型 553
第二节 水土流失的危害 554
第二章 水土流失治理 556
第一节 治理概况和措施 556
一、治理概况 556
二、治理措施 562
第二节 治理效益 565
第三节 治理经验与存在问题及对策 567
一、治理经验 567
二、存在问题与对策 569
第九篇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 570
第一章 机构与队伍 570
第一节 施工机构 570
第二节 施工队伍 571
一、民工队伍 571
二、专业施工队伍 572
第二章 工程建设管理 573
第一节 管理体制改革 573
一、项目管理 573
二、项目法人责任制 574
三、招标投标制 574
四、建设监理制 575
第二节 工程质量监督与管理 575
一、机构设置 575
二、质量监督 576
三、质量管理 576
四、安全管理 576
第三章 施工技术及材料 577
第一节 基础处理 577
一、基础加固 577
二、基础防渗 578
第二节 土石方及混凝土施工 578
一、土方工程施工 578
二、石方工程施工 579
三、混凝土工程施工 579
第三节 施工新技术 580
第十篇 水利工程管理 581
第一章 组织机构 583
第一节 管理体制 583
第二节 管理机构 585
一、水利机构设置和职能 585
二、市直属工程管理单位 591
第二章 依法治水 593
第一节 河道堤防管理条例 593
一、修改《河道堤防管理条例》 593
二、《治理高速双体船涌浪冲坏内河堤防议案》的实施 595
第二节 水利工程水费核订、计收和管理办法 597
一、建国前的水费征收 597
二、建国后的水费征收 598
三、江新联围防护费的征收 603
第三节 西江及三角洲网河区行洪控制线的划定和潭江主流水面线的核定 604
一、西江及三角洲网河区行洪控制线的划定 604
二、潭江主流水面线的核定 605
第四节 江河整治议案的实施与结案 607
第五节 规范河道采砂 608
第六节 工程定权发证工作 609
第三章 工程管理 614
第一节 河道建筑审批 614
第二节 水库大坝注册登记 615
第三节 清产核资 615
第四节 危房改造与环境整治 634
第五节 效益与用水管理 635
第四章 工程安全运行 640
第一节 安全检查与除险加固 640
一、安全检查 640
二、除险加固 642
第二节 安全监测与鉴定 653
一、水库运行监测 653
二、大中型水库大坝安全鉴定 654
第三节 量化指标管理 655
一、大中型水库量化指标管理 655
二、河道目标管理考评 655
第四节 日常维护与岁修 656
一、塘库维修 657
二、堤闸维修 657
三、机电排灌设备维修 658
第五节 堤坝白蚁防治 658
第五章 副业生产与水利经济 661
第一节 概况 661
第二节 水面、水利用地的开发 663
一、水库渔业 663
二、水利工程种养业 665
第三节 扶持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脱贫 666
第四节 示范型基地水库建设 667
第五节 水利行政事业性收费 668
第六节 水利工程综合经营与效益 677
第十一篇 水政与水库移民 688
第一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实施 689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宣传教育 689
第二节 水事法规规章 696
第二章 水政机构 699
第一节 机构建设 699
第二节 水政监察 700
第三节 水利公安派出所 702
第三章 水事案件与水事纠纷 705
第一节 水事案件与水事纠纷 705
第二节 典型水事案例 709
一、潭江违法采砂案 709
二、台山市人民法院对四九镇违法采砂强制执行案 709
三、恩平市银挺发展总公司违法侵占锦江河道案 710
四、恩平市君堂镇新君管理区土地争议案 711
五、鹤山市古劳镇梧坑山塘权属争议案 712
六、鹤山市沙坪水闸土地纠纷案 713
第四章 水库移民 714
第一节 概况 714
第二节 水库老移民的安置 715
一、安置政策 715
二、安置情况 716
第三节 水库移民遗留问题的解决 727
一、历史上移民工作遗留问题 728
二、解决的措施与效果 729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办法 733
第四节 新建工程的移民安置 739
第十二篇 教育与科技 740
第一章 教育与科技机构 740
第二章 教育 741
第一节 职工培训 741
一、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 741
二、职工岗位培训 742
三、职工学历教育 742
四、工人技术培训 743
第二节 人才培养 743
第三章 科技研究试验 744
第一节 灌溉试验 744
第二节 白蚁防治试验 745
第三节 土工织物应用试验 745
第四节 大坝背水坡植播草籽试验 746
第五节 海堤外坦种植适生树削浪试验 746
第六节 拖淤试验 747
第七节 海堤不同断面型式的试验 747
第八节 双曲面马鞍型无筋薄壳渡槽试验 747
第九节 科技成果与奖励 748
一、获国家、部级奖的水利科技成果 748
二、获省级奖的水利科技成果 748
三、水利水电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 749
第十三篇 水利机构与党群人文 750
第一章 水利机构设置沿革 750
第一节 概况 750
第二节 江门市级水利机构 751
一、江门市水利局 751
二、江门市水利局直属单位 756
第三节 江门市辖各级水利机构 759
一、县(市、区)水利局 759
二、县(市、区)水利局直属单位 761
三、镇级水利机构 778
第二章 政党与群团 783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 783
一、江门市水利局党组织 783
二、各县(市、区)水利局党组织 786
第二节 工会 788
一、工会任务 788
二、工会活动 789
第三节 水利学会 793
一、学术活动和科技培训 795
二、科技推广应用 797
三、优化工程规划设计 797
四、科普活动 798
第四节 水利水电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 798
第三章 水利经费 799
第一节 建国前的水利经费 799
一、群众自筹 800
二、社会捐助 801
三、政府拨款 802
第二节 建国后的水利投入 802
第四章 治水人物与著述 811
第一节 建国前后的治水人物 811
一、建国前的治水人物 811
二、建国后的治水人物 813
第二节 先进单位与个人 816
一、先进单位 816
二、先进个人 830
第三节 水利水电著述 838
一、建国前的水利水电著作 838
二、建国后的水利水电著作 839
第五章 对外交往 842
第一节 技术交往 843
一、专业考察 843
二、水利展览 843
三、项目实施 844
四、国际会议 844
第二节 援助合作 845
一、国际援助 845
二、对外援助 845
附录 848
一、碑记 848
二、白藤堵海工程对新会的影响 856
三、有关开平市河流文献记载摘录 858
四、开平县(市)九冈坪水利灌溉工程兴修始末 860
五、鹤山县(市)水利传说 861
六、开平县(市)水害水利民谣、诗歌 863
七、气象农谚 865
八、西江、北江和潭江风暴潮水情预报 868
九、西江、北江干流及网河区潮洪水面线 872
十、水利纠纷摘录 885
十一、治水经验教训摘录 888
十二、水利事故摘录 890
十三、历史洪水暴潮水位的调查考证 893
十四、重要文献辑存 894
编后记 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