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一般概念 1
第一节 血压及其影响因素 1
第二节 血压测量的理论和技术 4
第三节 血压的波动性 9
第四节 高血压定义 10
第五节 偶测血压的意义 14
第六节 24小时血压测量 16
第七节 在家测量血压与在诊疗单位测量结果有差别 19
第二章 流行病学 22
第一节 高血压患病率及人群血压分布 22
第二节 高血压的发病因素 23
第三节 儿童血压流行病学国内外研究概况 32
第三章 原发性高血压发病机制 37
第一节 血液动力学改变 37
第二节 肾钠潴留 39
第三节 细胞膜阳离子转运缺陷 42
第四节 血管张力增高管壁增厚 47
第五节 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 50
第六节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53
第七节 加压素 59
第八节 神经肽 63
第九节 血管扩张激素 67
第十节 实验性高血压 73
第一节 高血压的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改变 80
第四章 高血压并发症 80
第二节 高血压的影象学评价 88
第三节 高血压与动脉粥样硬化 93
第四节 高血压与心脏 99
第五节 高血压与脑卒中 103
第六节 主动脉夹层血肿 108
第七节 高血压的肾脏损害 112
第八节 嗜铬细胞瘤 119
第九节 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麻醉 128
第十节 肾上腺髓质增生 131
第十一节 肾素分泌瘤 133
第十二节 先天性主动脉缩窄 135
第十三节 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 143
第十四节 甲状腺机能亢进与减低 145
第十五节 心外科术后高血压 146
第十六节 糖尿病与高血压 150
第十七节 高血压病的眼底改变 156
第十八节 妊娠与高血压 157
第十九节 避孕药与高血压 166
第二十节 其他原因所致的高血压 169
第五章 高血压分类 174
第一节 按血压水平和病因分类 174
第二节 按血压水平、靶器官损害程度分类 176
第三节 儿童及青少年高血压 181
第四节 老年人高血压 186
第六章 继发性高血压 193
第一节 肾实质性高血压的病理改变及其治疗 193
第二节 肾血管性高血压 198
第三节 肾血管性高血压的病理分型 204
第四节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208
第五节 柯兴综合征 215
第六节 医源性高血压 220
第七章 高血压急症 222
第一节 高血压急症的类型 222
第二节 高血压急症的处理 227
第一节 一般概况 229
第八章 治疗 229
第二节 高血压的处理 231
第三节 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 237
第四节 气功和太极拳 243
第五节 行为疗法 246
第六节 抗高血压药物临床试验评价 249
第七节 抗高血压新药疗效评价及其方法 260
第九章 抗高血压药物特点与作用机制 263
第一节 利尿降压药 263
第二节 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药 269
第三节 α-阻滞剂 278
第四节 血管扩张剂 279
第五节 钙拮抗剂在高血压的应用 282
第六节 转换酶抑制剂 287
第七节 吲达帕胺 294
第八节 其他抗高血压药物 299
第九节 抗高血压治疗中的药物相互作用 302
第十节 阶梯式用药治疗高血压病 305
第十章 祖国医学对高血压病的认识 310
第十一章 心血管病人群监测 318
第一节 心血管病人群监测的发展历史和目的 318
第二节 心血管病人群监测的方法要素 318
第三节 我国的心血管病人群监测工作 320
第四节 高血压人群防治 321
第五节 高血压的一级预防 323
第十二章 大动脉炎 326
第一节 “大动脉炎”概念的形成和发展 326
第二节 大动脉炎 327
第三节 大动脉炎的病理形态 333
第四节 大动脉炎的放射诊断 341
第五节 大动脉炎的外科治疗 360
附件 366
附件一 常用临床生化指标的正常值与测定方法 366
附件二 肾素、醛固酮、血管加压素测定法及其在高血压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371
附件三 常用食物成分表 377
附件四 高血压普查概况与方法 379
附件五 国内期刊高血压主要论文索引(1975年~1988年初) 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