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论篇 1
1.什么叫全准论? 1
2.全准论的要点是什么? 1
前言页 1
3.全准论的操作方法是什么? 2
4.全准论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2
5.全准论是怎样的思维模式? 2
6.什么是全准论的树状思维模式? 3
7.什么是全准论关于“解”的非唯一性? 3
8.全准论的非唯一性原理是否具有实效性? 4
9.什么是全准论关于现象的非唯一性? 4
10.什么是全准论关于物质的非唯一性? 4
11.什么是全准论关于精神的非唯一性? 4
12.什么是全准论关于“关系”的非唯一性? 4
13.什么是全准论所谓的介入型关系? 4
16.为什么全准论的灰思维方式是综合程度更高的新思维方式? 5
14.什么是全准论所谓的协调型关系? 5
15.全准论的介入与协调型关系划分是否具有实效性? 5
17.全准论的新思维方式为什么要冠以“灰”字? 6
18.为什么已有了辩证思维还要灰思维方式? 6
19.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思维模式的划分是不是时代的概念? 6
方法篇 7
20.什么是全准论的“游戏规则”观? 7
21.什么是全准论的理性观? 8
22.什么是全准论的历史观? 9
23.什么是全准论的真理观? 9
24.什么是全准论的因果观? 10
25.什么是全准论的决定论? 11
26.什么是全准论的灰因灰果观? 12
27.为什么后现代主义把量子论诠释为非决定论是片面的? 12
28.为什么全准论的决定论是一种比“白”、“黑”决定论更加普遍的形式? 12
29.为什么后现代主义把分子生物学诠释为非决定论也是片面的? 13
30.为什么后现代主义把系统科学诠释为非决定论是不全面的? 14
31.为什么现代主义关于水加热到100℃引起水沸腾的白决定论也不够全面? 15
32.什么是全准论的矛盾观? 15
33.介入型矛盾与敌我矛盾有什么异同? 16
34.协调型矛盾与人民内部矛盾有什么异同? 16
35.什么是全准论的认识论? 17
36.什么是全准论所说的白化度与灰度? 18
37.什么是介入型认识关系? 18
40.全准论的“构造信息”说明了什么? 19
39.为什么说协调型认识关系的存在也给认识的退步留下了可能性? 19
38.什么是协调型认识关系? 19
41.什么是全准论认识论的数学基础? 20
42.什么是全准论的科学观? 20
43.稳定性与确定性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21
44.什么是系统演化出现的分叉现象? 21
45.分叉现象与一分为二、一分为三及一分为多是什么关系? 22
46.什么是全准论的进步观? 22
48.“同一个问题有两个答案”有什么实效性? 23
47.“可判定条件”不成立时的特点是什么? 23
49.我们不断强调克服片面性,为什么片面性仍“不绝于耳” ? 24
50.为什么存在主义大师萨特的“存在观”仍然是片面的? 24
51.为什么“革命辩证法”是适用于“短点”时期的辩证法? 25
52.为什么“改革辩证法”是适用于“非短点”时期的辩证法? 25
53.为什么唯物辩证法是比革命与改革辩证法层次更高的辩证法? 25
54.全准论怎样看待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25
55.介入型家庭与协调型家庭有怎样的典型特征? 26
56.什么是全准论的需要层级理论? 26
57.什么是全准论人的“行为表现”观? 28
58.全准论所说的人的行为表现主要有哪些? 29
59.人的心理行为表现主要有哪些? 29
60.什么是全准论的教育观? 30
61.什么是全准论的道德观? 31
62.什么是全准论的“人生目的”观? 32
63.什么是全准论的“人的价值全面实现”观? 33
64.什么是全准论的“人的体态行为表现”观? 35
65.什么是全准论的“无序、有序”观? 36
66.什么是全准论的“调查研究”观? 36
67.为什么说总体上说调查具有灰色性? 37
68.什么是调查的可序化性? 38
69.什么是累加生成?它有何意义? 38
70.什么是归纳、演绎和类比推理? 39
71.什么是现代管理的表现原理? 41
72.什么是全准论的“优缺点”观? 43
73.什么是群体间类比竞争? 43
74.“刻舟求剑”有什么寓意? 44
75.什么是全准论的自然界非唯一性思想? 45
76.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有哪些局限性表现? 46
77.“属人世界”与“人前世界”是什么关系? 46
78.“一与多”是什么关系? 47
80.什么是“手锯”与“木材”的逻辑? 49
79.什么是“红唇”与“笛子”的逻辑? 49
经济篇 49
81.什么是全准论的竞争观? 50
82.什么是全准论的“富足、和谐”观? 50
83.什么是全准论的经济活动“目的”观? 51
84.什么是全准论的“真理与价值”的“关系”观? 52
85.什么是全准论的“利害”观? 53
86.什么是全准论的经济活动观? 54
87.什么是全准论的“效率、公平”观? 54
88.什么是全准论的经济“增长与就业”观? 55
89.什么是全准论的“供求”观? 56
90.什么是经济增长的“促增”因素? 56
91.什么是促使国家经济均衡的积极因素? 57
92.什么是全准论的“贫困”观? 57
93.什么是全准论的进步标准? 58
94.什么是经济历史行为表现的“黑白”之争? 59
96.负反馈调节机制在经济系统中有哪些表现? 61
95.为什么可能性就是灰色必然性? 61
97.负反馈调节机制遭受破坏有什么表现? 64
98.在哪些情况下负反馈调节容易受阻? 64
99.正反馈调节机制有哪些表现? 66
100.什么是无限定正反馈调节与有限定正反馈调节? 66
101.什么是真介入型竞争与伪介入型竞争? 68
102.什么是损公肥私式的介入型竞争? 68
103.什么是损明肥今式的介入型竞争? 69
104.什么是虫肥树枯式的介入型竞争? 69
105.什么是轻“质”重“量”式的介入型竞争? 69
106.什么是重感情轻科技式的介入型竞争? 70
107.什么是重权利轻效率式的介入型竞争? 70
108.什么是奖亏罚盈式的介入型竞争? 71
109.什么是重外壳轻内核式的介入型竞争? 72
110.什么是上交与留利的介入型竞争? 73
111.什么是生产性投资与非生产性投资介入型竞争? 73
112.什么是主渠道与支渠道介入型竞争? 74
113.什么是投入与产出的介入型竞争? 76
114.什么是速度与效率的介入型竞争? 77
115.什么是权力效益与企业效益的介入型竞争? 77
116.什么是权与法的介入型竞争? 78
117.什么是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的介入型竞争? 78
118.什么是条条与块块的介入型竞争? 78
119.什么是拆东墙补西墙式的介入型竞争? 79
121.什么是同室操戈、骨肉相残式介入型竞争? 80
120.什么是非中心工作与中心工作介入型竞争? 80
122.什么是贷款“供给与需求” 的介入型竞争? 81
123.什么是心理因素与效益因素的介入型竞争? 82
124.什么是人头费与建设费的介入型竞争? 83
125.什么是企业的“空壳症”? 84
126.什么是全准论关于股票的斯芬克斯“谜底”? 84
127.什么是全准论关于价值规律的两重性? 88
128.介入型与协调型价值规律如何转化? 89
129.什么是“空中楼阁”与“稳固基础”论? 90
130.农业与自然是什么关系? 91
农业篇 91
131.什么是全准论的农业本质观? 95
132.什么是全准论的“农业起源”观? 98
133.什么是全准论的“农业系统”观? 103
134.什么是全准论的“农业信息”观? 108
135.什么是全准论的“农业科学”观? 109
136.何谓“绿色革命”? 114
137.怎样看待农业生产决策? 115
138.怎样看待农业生产管理? 118
139.怎样看待“农业相对衰退”规律? 120
140.怎样看待“经济越发展,农业比重越小”规律? 121
141.怎样看待“经济越发展,农业人才越要外流”规律? 123
142.怎样看待“经济越发展,对农业生态威胁越大”规律? 124
143.怎样看待“经济越发展,农业灾害越频繁”规律? 126
144.怎样看待“经济越发展,农业的地盘越缩小”规律? 128
145.怎样看待“经济越发展,农业用水越趋紧”规律? 130
146.怎样看待“经济越发展,农业对石油能源依赖性越大”规律? 132
147.怎样看待“经济越发展,农村文明越相对落后”规律? 133
148.什么是“天为农业”? 135
149.什么是“自然农作法”? 136
150.何谓“超越科学、哲理的自然食品”? 138
151.何谓“回归型农业”? 139
152.何谓“替代型农业”? 141
153.何谓“生态农业”? 142
154.什么是生态农业的基本原理? 144
155.怎样看待“生态农业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145
156.怎样看待“生态农业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147
157.怎样看待“生态农业系统的技术类型”? 148
158.何谓“持续型农业”? 150
159.怎样看待“美国的持续型农业”? 153
160.怎样看待“德国的持续型农业”? 155
161.怎样看待“法国的持续型农业”? 156
162.怎样看待“日本的持续型农业”? 158
163.怎样看待“印度的持续型农业”? 159
164.怎样看待“墨西哥的持续型农业”? 161
165.怎样看待“巴西的持续型农业”? 163
166.怎样看待“我国的持续型农业”? 165
167.目前国际上提倡的“持续型农业”有无局限性? 170
168.为什么应该掀起一场新的农业革命? 173
169.新农业革命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175
170.这场新农业革命成功与否如何检验? 177
171.什么是全准论的“协调农业”观? 178
172.什么是全准论的“农业悖论”观? 179
173.什么是“重本抑末悖论”? 180
174.什么是“农业科学悖论”? 181
175.怎样“分析悖论,解决悖论”? 182
176.怎样进行“悖论的两重性分析”? 184
177.如何充分发挥悖论的革命性作用? 187
178.如何变科学悖论为科学革命? 190
179.什么是系统思维悖论? 195
180.矛盾与悖论有什么区别? 196
181.什么是“农业进步”? 197
182.我国近代以来农业进步的轨迹如何? 197
183.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与持续农业有什么质的区别? 210
184.怎样看待“发展所付出的代价”? 211
185.怎样看待“代介的补偿”? 215
186.什么是“不合理的代价”? 216
187.何谓“代价主体错位”? 217
188.什么是今后我国农业进步的趋势? 217
189.怎样看待“效率、公平与剪刀差”? 222
190.怎样看待“农业推广模式”? 229
191.什么是“农业推广的灰曲线”? 231
192.农业科研成果早衰是何原因? 232
193.怎样看待“农技工作的重点”? 232
194.怎样理解“农业推广系统的灰内涵”? 234
195.怎样理解“农业推广系统的类型”? 235
196.怎样理解“农业推广的服务方向”? 236
197.怎样看待“粮食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237
198.怎样看待粮食安全“决定论”? 247
199.怎样看待“粮食的统计口径”问题? 249
200.怎样把握“农业现代化的概念”? 250
201.怎样看待“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 251
202.在生态系统中有无“一方克服一方”的介入型关系存在? 260
203.在生态系统中有无“合作共存、互利互补”的协调型关系存在? 260
204.什么是改革的定义?它应符合哪些条件? 262
205.为什么说改革与革命是矛盾的自我同一关系? 262
改革篇 262
206.在商品领域如何体现改革与革命? 263
207.传统所说的“变革”包含什么内涵? 263
208.何谓改良? 263
209.何谓超稳定结构? 264
210.怎样理解“没有对旧观念的否定,就没有改革的到位”? 264
211.怎样理解“改革成败的历史规律在恒常期与巨变期”的差异? 265
212.试以例说明,“改革成败的历史规律在恒常期与巨变期”有什么差异? 266
214.怎样理解“制度改革的目标是调节自动化”? 270
213.怎样理解“封建社会恒常期的皇帝更替”? 270
215.怎样看待“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调节方式? 271
选择篇 273
216.怎样看待最优选择? 273
217.怎样理解“人生就是选择”? 274
218.怎样看待选择的目的? 275
219.怎样看待自由选择与必然选择? 275
220.怎样看待“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275
221.怎样看待“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276
222.怎样看待“选择的唯理性说与非理性说”? 276
223.怎样看待“白箱模型与黑箱模型”? 277
224.怎样看待理论选择? 278
225.怎样看待美的选择? 279
226.怎样看待人才选择? 279
227.怎样看待“德才选评法”? 280
228.怎样看待职业选择? 281
230.怎样看待伴侣选择? 282
229.怎样理解职业选择与“各得其宝”? 282
231.怎样看待商品选择? 283
232.怎样看待经济体制选择? 284
233.怎样看待信息结构的选择? 285
234.怎样看待教育体制的选择? 287
理论篇 288
235.怎样看待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地位问题? 288
237.怎样看待社会主义取得成功的条件? 289
238.怎样看待社会主义的本质? 289
236.怎样看待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形式? 289
239.怎样看待资本主义的本质? 291
240.怎样看待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与现实的反差? 291
241.怎样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92
242.怎样看待计划与市场? 293
243.怎样看待公有制与市场的相容性? 293
244.怎样理解辩证思维的基本原则? 293
245.怎样理解物质与精神的关系? 294
247.怎样看待人口与物质两种生产? 295
246.怎样看待政策稳定与多变? 295
248.怎样看待环境污染与治理? 296
249.怎样把握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位置? 296
250.怎样看待企业间的兼并? 296
251.怎样看待税收部门与企业间的关系? 296
252.怎样看待政府与企业的关系? 297
253.怎样看待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297
254.怎样看待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关系? 297
255.怎样看待工农及城乡之间的关系? 297
256.怎样看待干部与群众之间的关系? 298
257.怎样看待师、生之间的关系? 298
258.怎样看待“集体富”与“个人富”之间的关系? 298
259.怎样看待一个人的出身与表现的关系? 298
260.全准论能否实现全面、准确地看待问题与处理问题? 299
主要参考书目 300
后记 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