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篇 1
一、引言 1
二、章实斋与戴东原的初晤 5
三、儒家智识主义的兴起——从清初到戴东原 15
四、章实斋的史学观点之建立 31
五、章实斋的「六经皆史」说与「朱陆异同」论 45
「六经皆史」说发微 45
「朱、陆异同」论的心理背景及其在思想史上的涵义 53
六、戴东原与清代考证学风 83
「博雅」与「成家」 83
「狐狸」与「刺猬」 85
有志闻道 87
义理的偏爱 92
考证的压力 95
紧张心情下的谈论 102
论学三阶段 110
最後的归宿 118
七、後论 133
外篇 151
一、戴震的经考与早期学术路向——兼论戴震与江永的关系 151
经考与经考附录 151
戴东原之早期学术路向 154
戴东原与江慎修 164
二、戴东原与伊藤仁斋 185
引言 197
三、章实斋与柯灵乌的历史思想——中西历史哲学的一点比较 197
中国史学中的人文传统 202
史学中言与事之合一 208
笔削之义与一家之言 215
结语 225
四、章实斋与童二树——一条史料的辨证 243
附录 251
一、孟子私淑录(戴东原未刊稿) 251
二、记钞本戴东原孟子私淑录(钱穆) 283
三、戴震与段玉裁论理欲书(附胡适跋) 291
四、章氏遗书逸篇(章学诚) 295
与孙渊如观察论学十规 295
又与朱少白论文 303
又与朱少白 304
与史余村 307
答邵二云书 309
与史氏诸表侄论策对书 311
史考摘录 314
书宋孝女附录案牍 325
书李孝妇事 328
书李节妇事 329
家石亭封君七十初度?风题辞 331
许可型七十初度幛子题辞 334
清漳书院留别条训(三十三篇) 335
定武书院教诸生识字训约 361
五、记钞本章氏遗书(钱穆) 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