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经济政策学原理》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周炼石著
  • 出 版 社:海口:南海出版公司
  • 出版年份:1994
  • ISBN:7544203107
  • 页数:312 页
图书介绍:为了配合高中新课程改革,落实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教学要求,编写了这套教学辅导用书--《创新学案》系列丛书。此套丛书体现了权威性,即作者队伍由著名中学特、高级教师和资深教研员组成;多样性,即从国家课程标准的知识结构中,提炼出相应的能力要求,并对重点知识进行细致到位的讲解;科学性,即在内容编排上,充分照顾差异性,不忽略任何角落的教育与教学等独具的特点。

目 录 1

第一章经济政策学简要发展史 1

第一节经济政策学的历史演变 1

一、经济政策学的产生 1

二、经济政策学的创立 2

三、经济政策学发展时期 4

四、经济政策学在社会主义国家中的引进 5

第二节经济学的发展和经济政策学的形成 7

一、规范研究政策化 8

二、实证研究定量化 8

三、规范和实证研究深化的产物 9

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经济政策学 10

第二章经济政策学的研究对象 13

第一节经济政策学的研究对象 13

一、经济政策定义 13

二、经济政策学的分类 17

三、经济政策构成要素 19

四、经济政策学研究对象 24

第二节经济政策学性质、地位与作用 25

一、经济政策学的性质 25

二、经济政策学的地位和作用 27

第三章经济政策目标 30

第一节经济政策目标的含义 30

一、经济政策目标的研究重心 30

二、固定目标法和机动目标法 32

三、经济战略目标、计划目标和政策目标 36

第二节经济政策的纯经济目标与非经济目标 39

一、纯经济目标与非经济目标的划分及关系 39

二、主要纯经济目标 40

三、非经济目标 61

第三节经济政策目标的层次性 63

一、基本目标 63

二、中间目标中介和克服时滞的作用 64

三、常用中间目标以及与基本目标的相关性 70

第四章经济政策手段一般原理 81

第一节经济政策手段的含义 81

一、经济政策手段的内涵与外延 81

二、经济政策手段体系 82

第二节经济政策工:具 82

一、政策二具的特点和作用 82

二、政策工具的边界条件 84

三、政策工具的等级和中间工具 84

第三节经济政策手段组合原理 86

一、经济政策手段协调的必要性 86

二、目标和工具组合原理 86

三、政策手段搭配效应原理 89

一、有效性标准 91

二、时限性标准 91

第四节经济政策效应评价 91

第五章货币金融政策 93

第一节货币政策的分类和中间工具 93

一、弹性货币政策和规则货币政策的含义 93

二、总量和结构性货币政策 100

第二节货币政策的中间工具 106

一、常用货币政策的中间工具 107

三、货币供应量的确定 110

二、中间工具量值的选择与确定 110

第三节货币政策的初级工具 113

一、总量货币政策初级工具 113

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126

三、汇率政策 129

第六章财政政策 135

第一节财政政策的含义和分类及中间工具 135

一、财政政策的含义 135

二、财政政策的分类 137

三、财政政策的中间工具变量 142

第二节财政政策初级工具 144

一、财政支出类工具 144

二、财政收入类工具 152

第三节财政政策的协调 168

一、财政政策的外部协调 168

二、财政政策的内部协调 170

第七章行政管制 172

第一节行政管制的一般含义 172

一、行政管制手段的特点与局限性 172

二、两种经济中的行政管制的区别 173

第二节常用行政管制手段 173

一、价格管制 173

二、工资管制 180

三、外汇管制 184

一、经济法制手段的产生 186

第一节经济法制手段的作用与类型 186

第八章经济法制手段 186

二、经济法制手段的作用 187

三、经济法的类型 188

第二节主要经济法制工具 190

一、货币金融政策类 190

二、财政政策类 191

三、行政管制类 193

四、微观基础政策类 194

五、经济目标类 195

第九章经济政策的逻辑和设计 196

第一节逻辑的形成、分类及政策模型 196

一、经济政策逻辑的形成 196

二、一经济政策逻辑结构的分类 198

三、经济政策逻辑标准 199

四、经济政策模型 201

一、充分就业目标X1 203

第二节单目标经济政策模型 203

二、经济增长目标X2 208

三、收入均等目标X3 211

四、物价稳定目标X4 215

第三节双目标经济政策模型和实例 218

一、模型方程式的确定 219

二、逻辑结构的形成 220

三、工具中央贴现率和准备率的作用过程 222

四、系统化方法和反复试验方法 225

五、关于工具值的边界条件 226

六、运输部门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目标的确定 232

七、运输业政策工具的确定 233

八、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政策工具 236

九、充分就业方面的政策工具 236

第四节多目标下经济政策模型和实例 240

一、开放型经济中多目标政策模型 240

二、开放型经济中多目标的政策模型 247

三、指导性计划中多目标经济政策体系 251

四、部门经济中多目标经济政策体系 252

第十章经济政策主体 256

第一节集权和分权下的政策主体 256

一、集权和分权政策原理 256

二、集权和分权政策原理对中国区域经济的指导 260

三、各类政策中集权和分权政策主体的关系 274

第二节经济政策机构 281

一、职能机构和协调机构 281

二、各职能机构 287

第三节经济政策程序 308

一、经济政策的计划 308

二、决策 309

三、实施 310

四、监督 311

参考文献 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