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1.1 流域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1
1.1.1 水资源紧缺,供需矛盾突出 1
1.1.2 水污染严重 2
1.1.3 水土流失严重 3
1.1.4 面临巨大的人口压力 4
1.2 流域规划的战略转变 6
1.2.1 由专项规划向系统性规划转变 7
1.2.2 由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向追求社会、经济、环境综合效益转变 8
1.2.3 从只重视当前发展向可持续发展战略转变 9
1.3 流域环境管理规划的主要内容和规划原则 9
1.3.1 流域环境管理规划的主要内容 9
1.3.2 规划步骤 11
1.3.3 管理规划的一般原则 14
第二章 社会发展规划 15
2.1 社会发展与水环境管理 15
2.1.1 社会发展定界 15
2.1.2 社会发展的战略与目标 17
2.1.3 社会发展规划的一般程序 19
2.1.4 社会发展规划的分析方法 22
2.2 人口和劳动力发展规划 25
2.2.1 人口增长的规划和人口预测 26
2.2.2 劳动人口预测与就业构成 29
2.2.3 人口规划和劳动力规划 31
2.2.4 人口发展规划的指标体系 33
2.3 城乡发展规划 34
2.3.1 农村发展规划 35
2.3.2 城镇发展规划 40
2.3.3 区域发展规划 45
2.4 社会发展中的需水预测 48
2.4.1 水资源的需求与供给 48
2.4.2 社会发展需水项目和需水指标 50
2.4.3 需水预测 51
第三章 经济发展规划 54
3.1 宏观经济分析基础 54
3.1.1 国民生产总值指标体系 54
3.1.2 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 55
3.1.3 总投入和总产出 55
3.2 投入产出分析方法 57
3.2.1 投入产出流量表 57
3.2.2 投入产出分析的基本系数 58
3.2.3 投入产出方法应用中一些问题的讨论 61
3.2.4 投入产出分析的拓展 62
3.3 产业经济概要 66
3.3.1 我国的产业划分 66
3.3.2 农业 66
3.3.3 工业 67
3.3.4 建筑业 68
3.3.5 第三产业 68
3.4 研究产业结构的常用定量方法 69
3.4.1 产业的国民经济弹性和扩张度 69
3.4.2 需求收入弹性 70
3.4.3 部门关联系数分析 71
3.4.4 投资产出系数 72
3.4.5 使用经济统计资料的几个基本问题 72
3.5 流域规划中经济增长要素分析 73
3.5.1 投资与国民收入的关系 73
3.5.2 经济增长对投资的决定作用 74
3.5.3 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74
3.5.4 区域投资规划 75
3.5.5 经济增长与资源的适应 78
第四章 水资源及开发利用规划 81
4.1 工作步骤与基础工作内容 81
4.1.1 区域划分 81
4.1.2 搜集资料 82
4.1.3 水文资料的可靠性检查 83
4.2 水资源评价 85
4.2.1 水文标准系列的选择 85
4.2.2 河川径流量的还原计算 87
4.2.3 年降雨量计算 88
4.2.4 用数理统计法计算各种统计参数 89
4.2.5 流域及分区河川径流量计算 89
4.2.6 地下水资源评价 91
4.2.7 流域水资源总量 93
4.3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93
4.3.1 水资源系统分析 94
4.3.2 水资源开发现状分析 94
4.3.3 水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96
4.4 水资源供需分析 96
4.4.1 水量调节计算及工程可供水量计算方法 96
4.4.2 水资源供需分析方法综述 99
4.4.3 水资源供需分析 100
4.4.4 水资源系统分析模型 105
4.4.5 多水源多用户的水资源联合调度 107
4.4.6 供需长系列的频率分析方法 109
4.5 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 111
4.5.1 规划内容 111
4.5.2 供水规划 113
4.5.3 水资源开发工程规划 117
4.5.4 水资源开发规划方案的拟定、比较与选择 125
第五章 水资源保护规划 128
5.1 概述 128
5.1.1 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128
5.1.2 水资源保护规划 129
5.2 水环境现状调查 132
5.2.1 基本情况调查 132
5.2.2 水资源状况调查 132
5.2.3 水污染调查 133
5.2.4 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 137
5.2.5 水污染危害调查 138
5.3 水污染现状评价 138
5.3.1 污染源现状评价 138
5.3.2 水质现状评价 140
5.4 水环境质量预测 143
5.4.1 污染负荷预测 144
5.4.2 水质预测 148
5.5 水资源保护系统方案的模拟优化和决策分析 153
5.5.1 规划河段与水体功能区划分 153
5.5.2 水质目标的确定 154
5.5.3 污染物控制方案确定 154
5.5.4 水污染防治的综合手段 156
5.5.5 常用数学优化方法 159
5.6 规划方案实施建议 160
5.6.1 决策时遵循的原则 160
5.6.2 规划实施建议 160
5.7 水资源保护规划实例 161
5.7.1 海河流域水资源保护规划 161
5.7.2 海河流域环境管理规划研究 161
5.8 污水处理技术简介 164
5.8.1 污水处理技术概述 164
5.8.2 污水处理装置及工艺流程的选择 166
第六章 防洪、除涝规划 169
6.1 除洪除涝规划的意义和目的 169
6.2 防洪除涝规划的指导原则和主要任务 170
6.2.1 防洪除涝规划的指导原则 170
6.2.2 防洪除涝规划的主要任务 171
6.3 防洪、除涝标准 172
6.3.1 防洪标准 172
6.3.2 除涝标准 173
6.3.3 其他有关概念和定义 174
6.3.4 有关防洪除涝的水文水利计算 175
6.4 防洪除涝的工程措施 175
6.4.1 防洪水库 175
6.4.2 行洪河道及两岸堤防 176
6.4.3 临时行洪工程 177
6.4.4 排涝工程措施 177
6.5 防洪除涝的非工程措施 179
6.5.1 防洪调度、指挥 179
6.5.2 蓄滞洪区安全建设与管理 179
6.5.3 防洪除涝信息系统 180
6.5.4 防洪决策指挥支持系统 180
6.5.5 防洪保险 181
6.6 防洪除涝中新技术的应用 181
6.6.1 防汛信息系统 181
6.6.2 3S技术 182
6.6.3 大气雷达与气象卫星 182
6.6.4 洪水演进与模型计算 182
6.7 防洪除涝的经济计算及评估 183
6.7.1 洪(涝)水淹没经济损失计算 183
6.7.2 洪(涝)水经济损失评估系统 183
6.8 防洪除涝规划的执行和跟踪修正 184
第七章 水土保持规划 185
7.1 水土流失的危害及其原因 185
7.1.1 水土流失的危害性 185
7.1.2 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187
7.2 水土流失现状调查 188
7.2.1 调查目的与要求 188
7.2.2 主要调查内容及其有关指标 189
7.2.3 水土流失调查方法 191
7.2.4 土壤侵蚀定量方法 192
7.3 水土保持与山区经济发展 194
7.3.1 水土保持与山区经济发展的关系 194
7.3.2 山区土地人口承载能力与经济发展方向 195
7.4 水土保持规划 199
7.4.1 水土保持规划的目的与要求 199
7.4.2 水土保持规划分级 199
7.4.3 水土保持规划的水平年及规划阶段 200
7.4.4 水土保持规划的基本原则 200
7.4.5 土地利用规划 200
7.4.6 水土保持措施规划 201
7.4.7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分析 205
7.4.8 水土保持规划与地理信息系统 205
7.4.9 小流域综合治理 208
7.4.10 水土保持规划报告提纲 208
7.5 水土保持动态监测与水土保持信息系统 209
7.5.1 水土保持重点区现状调查与动态监测 209
7.5.2 水土保持信息系统 210
第八章 流域综合规划和管理信息系统 213
8.1 流域综合规划方法述评 213
8.1.1 流域规划的传统方法 213
8.1.2 流域规划的现代化方法 219
8.1.3 流域规划方法的评述 222
8.2 流域综合规划管理数据库与信息系统 222
8.2.1 建立流域综合管理数据库与信息系统的必要性 222
8.2.2 流域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分析 223
8.2.3 流域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建立 223
8.2.4 流域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中新技术的应用 225
8.2.5 流域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与流域环境综合管理规划的关系 225
8.3 流域综合规划 226
8.3.1 流域综合规划的制订 226
8.3.2 流域综合规划的内容 226
8.3.3 流域综合规划的特点 227
8.3.4 综合规划示例 227
8.4 流域规划方案的综合评价 231
8.4.1 对流域规划方案综合评价的必要性 231
8.4.2 流域规划方案综合评价的原则 231
8.4.3 流域规划方案综合评价内容 231
8.4.4 流域规划方案综合评价方法 232
主要参考文献 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