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前言 1
第一章 净土宗之渊源 1
第一节 本生故事与本愿 2
一、本生故事的产生 2
二、本生故事的新特质 4
三、本愿的出现 14
第二节 多种净土 20
一、阿閦佛净土 21
二、弥勒菩萨净土 26
三、文殊菩萨净土 34
四、药师佛净土 40
五、唯心净土 45
第三节 阿弥陀佛净土 53
一、阿弥陀佛之出世 53
二、四十八愿 60
三、弥陀净土依正庄严 64
四、一佛二菩萨身相 68
五、念佛方法 74
六、净土思想之高峰 80
七、古代最美妙的理想世界 83
第二章 净土宗之酝酿 86
第一节 求生西方的慧远 86
一、慧远以前的弥陀信仰 86
二、慧远的生平 90
三、慧远的弥陀信仰 97
四、关于“莲社” 103
五、对慧远弥陀信仰的评价 107
第二节 净土宗初祖昙鸾 109
一、昙鸾的生平 109
二、昙鸾的净土学说 119
三、昙鸾在净土宗史上的地位 172
第三章 弥勒信仰的兴衰 183
第一节 弥勒信仰之传播 183
一、道安的弥勒信仰 185
二、弥勒信仰兴盛一时 189
第二节 弥勒信仰之衰落 199
一、北朝弥勒信徒的暴动 199
二、隋代弥勒教谋反 203
三、玄奘坚持弥勒信仰 204
四、武则天自称弥勒下生 206
五、唐玄宗禁断弥勒教与武宗废佛 207
第三节 从弥勒教到白莲教 210
一、大肚弥勒的出现 210
二、白莲教之酝酿与演变 212
第四章 净土宗之成熟 218
第一节 净土信仰诸异说 218
一、地论学者隋慧远 219
二、天台宗智? 231
三、三论元匠吉藏 241
四、百疏论主窥基 248
第二节 承上启下的道绰 259
一、道绰的生平 259
二、圣道净土二门 261
三、净土是报非化 267
四、弥陀净土殊胜 277
五、十念成就别时意 284
六、三界轮回无穷时 287
七、往生方法 294
第三节 集其大成的善导 303
一、善导的生平 303
二、“善恶凡夫同沾九品” 307
三、弥陀净土为报土 316
四、不可信用菩萨不相应教 320
五、要门即二善 324
六、安心起行与作业 333
七、“阎罗遣使牵将去” 342
八、净土仪轨 349
第五章 净土三流 357
第一节 净土称“宗”及其三流 357
一、迦才的生平与著作 360
第二节 迦才《净土论》 360
二、亦报亦化、亦三界亦非三界 362
三、往生之因 365
四、西方与兜率优劣 368
第三节 怀感与飞锡 369
一、怀感《群疑论》 369
二、飞锡《宝王论》 385
第四节 慈愍流 392
一、慈愍三藏慧日 392
二、弥陀和尚承远 395
三、五会法师法照 398
第五节 专修称名的少康流 403
一、“后善导”少康 403
二、少康后的称名念佛 404
三、柳宗元与白居易 409
第六章 诸宗归净土 413
第一节 概说 413
一、禅净的异同 417
第二节 禅净合流 417
二、慧能以前禅宗的念佛 423
三、延寿的四料简 429
四、宋代兼弘净土的禅僧 434
第三节 台净合流与贤净合流 442
一、台净合流 442
二、贤净合流 452
三、律净合流 454
第四节 结社念佛成风 457
一、普通的结社 457
二、教派性结社 463
第五节 净土宗文献 467
一、《乐邦文类》与《乐邦遗稿》 468
二、《龙舒净土文》与《大阿弥陀经》 473
三、净土往生传 476
第七章 净土宗的衰落 479
一、中兴莲宗的普度 480
第一节 元代的净土宗 480
二、中峰明本 483
三、天如惟则 488
四、楚石梵琦 490
第二节 明代净土独盛 491
一、禅宗的衰落 492
二、“莲宗八祖”袾宏 504
三、藕益智旭 509
四、袁宏道《西方合论》 516
五、地狱信仰之成熟 521
第三节 由清入民的净土宗 526
一、概说 526
二、净土名僧 528
三、弘传净土的居士 547
第八章 日本的净土教 553
第一节 源信的净土信仰 553
一、源信的生平 553
二、源信以前日本净土信仰 554
三、《往生要集》 557
四、良忍的融通念佛 561
第二节 源空和日本净土宗 562
一、源空生平 562
二、源空净土学说的基本内容 565
三、净土宗的发展 572
第三节 亲鸾和净土真宗 573
一、亲鸾的生平 573
二、亲鸾的净土学说 575
三、真宗的发展 583
第四节 一遍和时宗 584
一、一遍的生平 584
二、一遍的思想 586
三、时宗的发展 589
索引 591
一、人名 591
二、名词 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