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1
第一部分 领导报告 1
认真学习贯彻教育部“4号文件”狠抓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张尧学 1
认清形势 深化改革 做好新一轮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林蕙青 13
在教育部直属高校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陈贤忠 24
认真贯彻教育部“4号文件”把提高教学质量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陈心昭 29
第二部分 贯彻落实“4号文件”与教学管理篇 41
北京大学本科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北京大学 朱庆之 41
加强质量意识 迎接新挑战&北京科技大学 马龙海 蔡嗣经 卢惠民 47
加强本科教学工作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国农业大学教务处 53
深化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北京林业大学教务处 61
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北京中医药大学 袁宝权 张冰 67
教育质量:观念与实践——北京师范大学转变教育观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几点体会&北京师范大学 葛岳静 74
努力培养高质量复合型外语专门人才&北京外国语大学 郭珠睫 80
更新教育观念 深化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北京广播学院教务处 86
加强对教师的量化考核 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央财经大学 计金标 王瑶琪 李海平 吴小龙 92
中央戏剧学院深化教学改革初探&中央戏剧学院 黄金铎 98
本科人才培养若干问题的思考与实践&吉林大学 赵 继 周晓岩 金祥雷 104
面向基础教育 实施“优师工程”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东北师范大学 刘继生 段丽华 112
加强高校扩招后教育质量保障的实践与思考&东北林业大学 王克奇 119
创建本科教学工作优秀学校 全面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上海交通大学教务处 125
学习贯彻教育部文件精神 进一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同济大学教务处 132
新时期创新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途径的探索&华东理工大学 陈国豪 黄婕 138
把提高教育质量放在教学工作的首位&东华大学 张家钰 143
强化制度建设 提高教育质量&上海外国语大学 刁会耀 150
加强本科教学工作 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东南大学教务处 155
实施“新世纪教改工程”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国矿业大学教务处 165
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 切实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江南大学 徐立青 171
以人为本 创建激励导向为主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南京农业大学 陈万明 钱德洲 177
坚持教育“三个面向”的原则 实事求是 深化改革实现中国药科大学的可持续发展&中国药科大学 姚文兵 于 锋 钟 淼 程玉飞 183
在改革与探索中寻求发展——新山东大学院(系)调整工作综述&山东大学教务处 190
构建以学为中心的教育创新体系 推动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思考&青岛海洋大学 董士军 王海涛 武心尧 198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华中科技大学教务处 204
以创新人才培养为核心 扎扎实实推进本科教学改革&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庞 岚 欧阳建平 杨 伦 桂学文 213
合并高校内部运行机制的思考&武汉理工大学 李艳芳 靳云全 221
建设是质量保证之本&湖南大学 洪范文 刘 彪 邓 军 陈树芸 228
在新的形势下把本科教育办出新的水平&中山大学 董小麟 233
适应社会发展 培养高素质人才&华南理工大学 蔡敏 甘一迈 241
加强教学建设 深化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重庆大学 唐一科 刘东燕 247
适应人才培养需求 转变教学管理思想 实现教学管理现代化&西南交通大学 吴 光 钮小明 钱晓群 何 虎 周丹 255
学生全员评教的实证分析与启示&西南财经大学 马 骁 宋光辉 266
抓住机遇 深化改革 突出特色 确保质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李文兴 刘刚 277
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根本 实现实质性融合&长安大学 马天山 于丽娟 283
积极应对办学压力 确保本科教学质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赵 忠 陈遇春 288
第三部分 专业调整与专业建设篇 295
对大学本科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设计若干问题的思考&中国人民大学 伊志宏 旋天颖 295
专业学科调整与培养模式课程结构教学方式改革&清华大学 袁德宁 300
拓宽专业口径 优化专业结构 培养社会有用人才&北方交通大学 屈 波 刘 拓陈秀平 306
个性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大胆尝试&北京邮电大学 刘春惠 党传升 313
以专业结构调整为主线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北京化工大学 齐再前 白守礼 郑秀英 郭广生 317
新起点·高标准·国际化——我校加强专业建设的思路&北京语言文化大学教务处 321
面向未来的探索和选择——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浅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仇鸿伟 327
中央音乐学院制(修)订本科教学方案的几个问题&中央音乐学院 俞人豪 334
关于南开大学本科专业建设的思考&南开大学教务处 341
优化专业设置 加强专业建设 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天津大学 王春艳 常辽华 347
拓宽专业口径 优化课程体系 培养新世纪合格人才&东北大学 滕 超 邸馗 355
积极探索 大胆创新 构建21世纪高质量人才培养新方案——大连理工大学2001级本科专业培养计划制订工作简介&大连理工大学 付冬娟 陈廷国 谢秉智 362
深化改革 提高本科专业建设效益&复旦大学教务处 372
加强专业建设 提高教学质量&华东师范大学教务处 377
转变教育思想观念 优化本科学科专业&上海财经大学 陈启杰 张鸣芳 田圣炳 385
全面规划 突出重点 促进交叉 提高内涵——南京大学专业调整和学科建设思路与举措&南京大学 邵 进 吕浩雪 392
加强专业建设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河海大学 张发祥 399
优化专业结构 加强专业建设 增强适应能力&浙江大学教务部 406
加强专业建设 深化教学改革 造就跨世纪人才&合肥工业大学 李和平 卢素改 李瑛霞 412
深化教学改革 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厦门大学教务处 418
坚持办学特色 加强专业改革 积极构建和完善人才培养新体系&石油大学(华东)刘兆军 刘华东 425
优化专业结构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武汉大学 吴平 431
加强重点 突出特色 培养精品&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王果胜 赵乐华 437
树立品牌意识 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华中农业大学 胡承孝 程华东 王平祥 442
加强专业建设 提高教学质量&华中师范大学教务处 450
培养创新人才是专业建设的根本——近三年来我校专业建设概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务处 457
全面加强专业建设 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南大学 赵 军 杨 464
实施学分制 提高教学质量&四川大学 马继刚 赵世平 469
优化专业结构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电子科技大学 俞永康 476
加强专业结构调整 培养高素质人才&西南师范大学教务处 483
建设新教学体系 确保教学质量与水平&西安交通大学 田东平 朱少泽 489
以教师教育为特色 向综合化方向迈进——陕西师范大学专业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思路&陕西师范大学 罗增儒 辛省平 496
高等学校专业建设的比较、思考与实践&兰州大学 张正国 504
第四部分 附录 510
《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 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1]4号) 510
《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若干原则意见》(教高[2001]5号) 517
教育部直属高校教学工作会议综述 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