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走笔世界屋脊 3
卷首语 3
在西藏高原追踪“野人” 8
初探“野人”沟 8
“野人”目击者的述说 10
关于“野人”的蛛丝马迹 15
我见到一块“野人”腿骨 18
“野人”之谜何时揭晓 20
征服大自然的奇迹 22
川藏公路行 22
通向新世纪的“金桥” 24
在那公路经过的地方 26
拉萨,沸腾的夏天——记拉萨建筑工地上的援藏建设者 31
“搜尽奇峰打草稿” 31
带来“引滦精神”的人 33
炮声撼动花岗岩 34
“请喝一杯西藏茶”——访西藏第一个茶叶生产基地 36
藏东幽谷飘茶香 36
易贡茶香情更浓 37
春风送暖绿茶园 38
珠穆朗玛墓地 40
高原万里话信息——西藏采访纪事 44
林卡街头 44
孔雀尾翎的启示 45
牧场见闻 47
车过色季拉 48
8000米高空的遐想 49
西藏采访琐记 52
用形象化报道去改变西藏的旧形象 52
永远用陌生的眼光看世界 54
第二辑 国药命运备忘录 59
卷首语 59
活熊的胆汁和眼泪 63
杯酒未停虎已稀——不仅仅为老虎而写 66
天然药物王国的新消息 71
国药当归——一个新闻记者的采访笔记 75
神农氏,你从远古走来 76
虎骨酒:历史博物馆的非卖品 77
《本草经》:大森林的花名册 88
双刃剑:工业文明的冲击 91
启示录:重返伊甸园 97
第三辑 南望暹罗湾 103
南望暹罗湾——亚洲“第五小龙”经济腾飞启示录 103
湄南河畔的玫瑰 103
没有揿下的快门 106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108
“甘地加卫星” 113
徽章大世界 117
军徽闪闪 118
黄金勋章 122
“像章大王” 123
群星灿烂 124
岁月作证 127
北有丹华 128
“中国心”,承受着文明落差之瀑的冲刷 129
丹化,多梦的年华 132
那座钢雕,在他眼里是一艘扬帆的船 136
在丹华,邓小平说了句诙谐而又颇含深意的话 143
山西第一村 145
昨夜星辰 145
上篇 145
大阳双塔话沧桑——山西省大阳镇写意 145
尚书的后裔 148
天柱塔的传说 149
下篇 151
荧光屏上的窗 151
卫星地面接收站 151
小巷名流 153
杜河丑镇长的话 158
尾声 158
啊300000000辆!——写在自行车交通工具诞生100周年之际 161
第四辑 自行车王国的“轿车梦” 161
关于自行车的无标题苦恼长卷 167
自行车王国响起了私人汽车的喇叭声 196
华夏鹏程万里路 199
中国轿车工业应面向两个市场 202
轿车梦——不仅仅是探讨 205
两代人的梦想 205
心理上的路障 206
轿车何必都姓“公” 207
缺乏准备的城市 209
并非南柯一梦 210
另辟蹊径难成行 211
轿车进口成定局 212
“马太效应” 213
附录《经济参考报》编辑部关于“轿车梦”讨论的来稿摘登 214
第五辑 党内高层“焦点访谈” 225
卷首语 225
“渤海2号”钻井船事件回眸 227
附录 “渤海2号”事件报道的有关背景资料 229
引起胡耀邦总书记关注的“大化纤” 265
附录 天津石油化纤工程内参报道的有关背景资料 269
一篇“价值上亿元”的参考报道 278
附录 “潜油电泵热”内参报道的有关背景资料 281
写进市委工作思路的一次天津经济战略调研 285
附录 京津冀区域联合内参报道的有关背景资料 291
一份“红头文件”的幕后新闻 309
附录 国务院办公厅发文取消地方对经济型轿车使用限制的有关新闻背景资料 312
第六辑 中央领导视察随行采访记 319
卷首语 319
1991年7月28日冒雨视察海河防汛工程 326
江泽民同志在天津考察 326
1991年7月30日检阅天津驻军和武警部队 328
1991年7月31日考察天津大中型国营企业 330
1995年5月1日听取世兵赛筹备工作汇报 332
1995年5月1日会见国际乒联主席哈马隆德 334
1999年10月8日在天津考察工作 336
李鹏同志在天津考察 341
1993年11月1日听取天津市钢管公司汇报 341
1993年10月31日登临天津电视塔俯瞰津门 344
1993年5月14日电贺我国乒乓健儿 346
1995年5月14日在津会见萨马兰奇 347
1997年12月21日赴津宣布天津经济定位 349
朱镕基同志在天津考察 351
1991年8月26日在天津考察夏利车扩建项目 351
1995年3月25日在天津深入农村了解粮价 352
1998年2月14日在津考察下岗职工安置工作 356
第七辑 津门风云纵谈录 363
“大天津”——一个开放型海港城市的新称誉 363
争抢快车道——老工业城市天津面临的新课题 366
竞争机制——一个介入天津人生活的新法则 369
天津有个“吐鲁番” 374
城在绿意萦绕中 378
别无选择——天津第一毛纺厂停产整顿的启示 381
天津的启示——功在长远的城建投资倍增效应 385
津门十载滦水情 388
天津之路——津门企业用开放启动改革的探索 392
对外开放看天津 397
张立昌“三件事”不离手 402
九十年代跨向世界的新步骤——天津保税区辟建始末考察报告 408
渤海无蟹讯——写在1990年秋天的报告 423
第八辑 “一华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423
附录 轻轻地说——我写《渤海无蟹讯》 427
钢琴奏鸣曲——儿童学琴热采访手记 431
说“冷”道“热”话钢琴 434
窗口——天津国际商场巡礼 439
家庭的奉献——一位厂长妻子的话 445
中关村农贸市场上的外国顾客 449
京剧,基本观众在改变 452
壮哉,“荧塔旋云”——亚洲第一高塔诞生记 455
开放与交融——国球长盛不衰之道 457
古药新春——来自达仁堂的报道 460
播种希望的“试验田”——记天津印铁制罐厂的“封闭式改革” 463
钱到哪儿去了——华北五省市企业家谈生产资料流通 471
海河之滨新消息——访天津市铝制品总厂 475
冷下去的冰箱和热起来的空调 478
几家欢喜几家愁——关于企业资金匮乏问题的采访札记 481
改革者呼唤社会的理解——天津企业租赁改革试验采访记 486
三载风雨 几多艰辛——承租厂长心态录 489
日趋完善的“硬”环境 493
百万株月季的魅力 496
“汉梦草”香飘万里——来自天津开发区的报告之一 498
功在长远的改革——来自天津开发区的报告之二 502
泰达之路——来自天津开发区的报告之三 507
天津人的思索 512
第九辑 记者的辉煌与遐想 523
取景框里的“世纪之战”——第43届世乒赛新闻战扫描 523
成了新闻人物的新闻记者——访我国前任驻联邦德国大使王殊 540
新闻工作者也应重视对社会进行定量研究——从一次调查的失败看抽样调查的作用 547
“世界观念”:国内分社记者的新话题——新华社天津分社暑期新闻理论学习班侧记 554
面对电视直播的挑战——关于电子新闻时代记者工作方式的思考 564
跋 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