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页 1
序言 1
第1章 走向大西南 1
第1节 从南京到重庆 1
一 迁都决策 1
二 中枢变迁 3
三 微妙的国共关系 7
四 三青团成立 10
第2节 重庆政府政治方向的变化 13
一 南岳军事会议 13
二 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 16
三 国民参政会一届三次会议 21
第3节 巩固大后方 24
一 蒋介石的心态 24
二 反共波澜与国民精神总动员 26
三 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 29
四 稳定军事战线与二次南岳会议 33
五 国民参政会一届四次会议 36
六 国民党五届六中全会 40
第2章 艰难岁月 49
第1节 汪伪出台 49
一 扑朔迷离的远东政局 49
二 日本人眼中的汪精卫 56
三 汪精卫苦海泛舟 61
四 日本诱降重庆的“桐工作” 71
五 汪伪南京政权登场 74
第2节 国民党加强统治机构 76
一 轮训党政军骨干 76
二 训练基层党员 82
三 普遍推行新县制 89
一 重庆政府的经济难关与财政政策 95
第3节 困境中的经济与财政 95
二 工厂内迁与重建 104
三 农业政策的表里 110
四 交通建设 115
五 外汇、黄金与通货膨胀 117
第4节 进步与倒退的斗争 124
一 民主进步力量的壮大 124
二 “中央提示案”前后 130
三 国民参政会一届五次会议 134
四 无法解决的矛盾 139
五 国民党五届七中全会 144
第5节 一次大较量 152
一 胶着的战局 152
二 多变的国际局势 159
三 震惊中外的“新四军事件” 162
四 二届一次国民参政会前后的斗争 170
五 爱国民主力量的发展 182
六 国民党五届八中全会 186
第3章 两大阵线形成后的中国政局 196
第1节 太平洋风暴的前夜 196
一 大西洋宪章与美英苏的联合 196
二 重庆政府的多重外交 200
三 陈纳德与美国空军志愿队 207
四 困难重重的国民党内政 211
第2节 珍珠港事件与振奋的国民党 217
一 珍珠港事件爆发的时候 217
二 国民党五届九中全会 222
三 进入四强之林的中国 226
四 史迪威来华 232
五 国民党军首次入缅作战 238
六 长沙浙赣之战 243
七 全国实行《国家总动员法》 246
一 重庆政府与美英间的微妙关系 251
第3节 重庆政府的依赖政策 251
二 蒋史关系的首次危机 255
三 战争长期化与国民党加速腐化 262
四 国民参政会三届一次会议 267
五 国民党五届十中全会 272
第4节 国际合作的加强与国民党掀起反共恶浪 280
一 虚幻的中美中英平等新约 280
二 《中国之命运》的发表 287
三 美英苏加强合作与国民党的反共歪风 292
第4章 待机西南 298
第1节 重庆政府的盟国外交 298
一 宋美龄的美国之行 298
二 同盟国家的战略决策会议 301
三 开罗会议与德黑兰会议 306
一 美军驻华第十四航空队的成立 312
第2节 重庆政府与美国合作的加强 312
二 中美合作所 316
三 缅北行动与远征军训练 323
第3节 无法刷新的内政 328
一 重庆政府刷新内政的措施 328
二 蒋介石国防建军的设想 333
三 林森主席逝世 335
四 国民党五届十一中全会 340
五 国民参政会三届二次会议 346
第4节 待机中的危机 351
一 重庆政府稳定政局的措施 351
二 国民党五届十二中全会 356
三 国民党军豫湘桂大溃败 364
四 史迪威回国与美蒋关系的调整 371
第5节 走向胜利的坎坷之路 384
第1节 1994年的国共谈判 384
一 西安谈判 384
二 重庆谈判 388
三 谈判席外的斗争 394
四 国民参政会三届三次会议 400
五 赫尔利调处国共关系 410
第2节 战局转变中的重庆政府 418
一 反法西斯战争的新形势 418
二 中国青年远征军 423
三 国民党政策与组织机构的调整 431
第3节 国民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437
一 新年到来之时的国民政府 437
二 赫尔利再次调处国共关系 444
三 国民党六全大会的召开 450
四 国民党六全大会与重庆的现实 463
五 国民参政会四届一次会议 466
第4节 抗战胜利的到来 475
一 抗战胜利前的中国战局 475
二 雅尔达会议 481
三 联合国会议 489
四 莫斯科会谈与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499
五 日本投降抗战胜利 505
第6章 从顶峰上跌落下来 513
第1节 胜利中的忧患 513
一 对日受降中的斗争 513
二 国民党的接收灾 522
三 美国对华政策的变化 530
第2节 两种抉择 538
一 重庆谈判两面观 538
二 民主人士与民主党派的心愿 545
三 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前后 551
四 美蒋合谋反苏反共 562
第3节 大江东去 566
一 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 566
二 国民参政会四届二次会议 573
三 一江春水别渝州(代结束语) 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