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1
(下册) 1
第十一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1
第一节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1
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客观必然性 1
二、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特殊性 3
三、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途径 4
第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8
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状况 8
二、 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多种所有制结构 9
第三节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12
一、 社会主义生产资料的全民所有制 12
二、 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15
三、 联合体所有制 18
四、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导地位 19
第四节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补充形式 21
一、 个体经济 21
二、 私营经济 23
三、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25
第十二章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 28
第一节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28
一、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涵义 28
二、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 31
三、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 33
一、 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的涵义 39
第二节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机制 39
二、 我国经济运行机制改革的必要性 41
三、 我国经济运行机制改革的方向 46
第十三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50
第一节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50
一、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存在的客观条件 50
二、 社会主义社会的商品 53
三、 对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认识过程 55
第二节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特点 58
一、 有计划商品经济的特点 58
二、 社会主义经济的计划性与商品性的统一 62
一、 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的作用 66
第三节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的作用 66
二、 自觉利用价值规律的作用 68
第四节大力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69
第十四章社会主义生产的实质 73
第一节社会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 73
一、 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 73
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76
第二节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 80
一、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客观性 80
二、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内涵 83
第三节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主要途径 86
一、 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主要途径 86
二、 发展商品经济对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意义 89
第四节社会主义的物质利益关系 91
一、 社会主义物质利益的实质 91
二、 国家、集体和劳动者个人物质利益的共同基础 93
三、 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原则 94
第十五章社会主义市场 98
第一节社会主义商品流通 98
一、 商品流通在社会主义再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98
二、 社会主义商品流通形式 100
三、 商品流通费用和商业利润 104
第二节社会主义市场 106
一、 社会主义市场的性质和特点 106
二、 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及其完善 107
三、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111
第三节社会主义价格 113
一、 社会主义的商品价格 113
二、 社会主义的价格体系 114
三、 社会主义的价格管理和监督 118
第十六章社会主义的货币流通 120
第一节社会主义的货币流通 120
一、 社会主义经济中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120
二、 社会主义货币流通的特点和渠道 121
三、 社会主义货币流通的作用 124
第二节社会主义的信用关系 125
一、 社会主义信用的本质和作用 125
二、 社会主义信用的形式 127
三、 资金利息和利息率 128
第三节社会主义银行 130
一、 社会主义银行的性质和作用 130
二、 我国的银行体系 131
第十七章社会主义企业的经济运动 134
第一节社会主义企业经营机制 134
一、 社会主义企业是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 134
二、 企业活力的关键是经营机制 136
三、 社会主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 137
四、 企业内部的经济责任制 139
第二节社会主义企业生产目的和经济效益 141
一、 社会主义企业的生产目的 141
二、 宏观生产目的与微观生产目的的统一 142
三、 社会主义企业的经济效益 143
四、 宏观经济效益和微观经济效益的统一 145
第三节社会主义企业管理 146
一、 企业的经济核算 146
二、 厂长(经理)负责制 148
三、 社会主义企业管理任务 150
第四节社会主义企业的横向联合 152
一、 横向联合的涵义 152
二、 企业之间的竞争关系 154
三、 企业之间的协作关系 155
四、 充分发挥企业的经济优势 157
一、 社会主义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必要性 160
第十八章社会主义经济的宏观管理 160
第一节宏观经济管理的必要性 160
二、 宏观经济管理方式的转变 162
三、 宏观经济管理的内涵和实质 165
四、 宏观经济管理的依据 166
第二节宏观经济管理的手段 167
一、 经济手段 167
二、 非经济手段 174
第三节宏观经济管理实现的条件 175
一、 宏观经济间接控制的微观基础 175
二、 宏观经济管理的中间环节 176
三、 宏观经济管理的其他条件 177
一、 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形成与增长 179
第十九章社会主义的国民收入及其分配 179
第一节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形成与分配 179
二、 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分配 182
第二节社会主义财政和国家预算 186
一、 社会主义财政的本质和职能 186
二、 国家预算和财政收支平衡 189
第三节社会主义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 191
一、 社会主义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构成 191
二、 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 194
第四节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基本平衡 197
一、 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平衡的涵义 197
二、 保持总需求与总供给基本平衡的必要性 199
三、 努力保持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基本平衡 201
第二十章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分配 206
第一节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 206
一、 按劳分配的涵义 206
二、 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 207
三、 按劳分配的作用 209
第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原则 210
一、 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的客观必然性 210
二、 多种分配方式的内容 212
式 216
一、 全民所有制经济中的实现形式 216
第三节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的实现形 216
二、 农村集体经济中的实现形式 219
三、 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公私合营经济中的实现形式 221
第四节正确贯彻社会主义分配原则 222
第二十一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消费 225
第一节社会主义消费的性质和作用 225
一、 社会主义消费的性质 225
二、 社会主义消费在社会主义再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27
第二节社会主义消费结构 229
一、 社会主义消费结构的内涵 229
二、 社会主义消费结构与生产结构的关系 230
三、 建立合理的消费结构 231
一、 社会主义消费方式的特征 236
第三节社会主义的消费方式 236
二、 社会主义的家庭消费 238
三、 社会主义的公共消费 239
四、 逐步实现家务劳动社会化 239
第四节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消费模式 241
一、 消费膨胀及其危害 241
二、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消费模式 244
第二十二章社会主义社会的再生产 246
第一节社会主义积累和扩大再生产 246
一、 社会主义再生产的内容和特征 246
二、 社会主义再生产的类型 248
三、 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实现 252
一、 两大部类的比例关系 254
第二节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基本比例关系 254
二、 三大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 258
三、 国民经济中的其它重要比例关系 261
第三节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源配置 262
一、 资源配置的原则 262
二、 资源优化配置的实现 266
第二十三章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 269
第一节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 269
一、 现代世界经济 269
二、 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 270
三、 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原则 272
一、 国际贸易与国际价值 273
第二节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 273
二、 社会主义国家对外贸易的特点和作用 276
三、 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战略 279
四、 改革对外贸易管理作制 281
第三节社会主义国家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 282
一、 引进先进技术 282
二、 利用外国资金 283
三、 努力增加非贸易外汇收入 285
四、 对外经济援助 287
第四节我国的对外开放格局 288
一、由沿海向内地推进的对外开放格局 288
二、 发展外向型经济 290
三、 在国际经济大循环中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291
第二十四章社会主义社会必然发展为共产主义社会 294
第一节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294
一、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 294
二、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 297
第二节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302
一、 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 302
二、 社会主义制度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305
三、 我国经济的发展战略 308
第三节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 311
一、 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 311
二、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 313
三、 共产主义社会一定会实现 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