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姚坤主编
  • 出 版 社: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4
  • ISBN:7810239074
  • 页数:275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免疫学概论 1

第一节 免疫学的基本内容 1

第二节 免疫的基本功能 1

第一篇 医学基础免疫学 1

第三节 免疫应答 2

第四节 免疫学在医学中的地位及其前景 3

第二章 免疫系统 4

第一节 免疫器官 4

第二节 免疫细胞 5

第三节 免疫分子 11

第二节 抗原的决定因素 13

第三章 抗原 13

第一节 抗原的概念 13

第三节 抗原的特异性 14

第四节 抗原的分类 15

第五节 医学上重要的抗原物质 16

第六节 佐剂 19

第四章 免疫球蛋白 21

第一节 免疫球蛋白的分子结构 21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的血清型 23

第三节 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活性 24

第四节 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点 25

第五节 免疫球蛋白异常与疾病 28

第六节 人工制备抗体的类型 29

第五章 补体系统 32

第一节 补体系统的组成与性质 32

第二节 补体系统的激活 33

第三节 补体系统的调节 37

第四节 补体系统的生物学作用 38

第五节 补体系统的异常及常见疾病 39

第六章 免疫应答 40

第一节 概述 40

第二节 T细胞的活化与细胞免疫应答 41

第三节 B细胞的活化与体液免疫应答 46

第七章 免疫调节 49

第一节 免疫应答的遗传控制 49

第二节 免疫细胞与免疫调节 49

第三节 免疫分子与免疫调节 52

第四节 神经内分泌系统与免疫调节 54

第八章 免疫耐受性 56

第一节 免疫耐受现象 56

第二节 诱导免疫耐受性的条件 56

第三节 免疫耐受性产生机制的理论 57

第四节 研究免疫耐受性的意义 58

第九章 免疫学诊断 59

第一节 检测抗原抗体的方法 59

第二节 检测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的方法 63

第十章 免疫学防治 66

第一节 免疫预防 66

第二节 免疫治疗 68

第十一章 变态反应 71

第一节 Ⅰ型变态反应 71

第二节 Ⅱ型变态反应 75

第三节 Ⅲ型变态反应 77

第四节 Ⅳ型变态反应 79

第五节 各型变态反应比较 81

第十二章 抗感染免疫 83

第一节 非特异性免疫 83

第二节 特异性免疫 85

第二篇 细菌学总论 87

第十三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87

第一节 细菌的大小和形态 87

第二节 细菌的结构 88

第三节 细菌的形态学检查法 93

第一节 细菌的营养与生长繁殖 95

第十四章 细菌的繁殖、代谢与培养 95

第二节 细菌的新陈代谢及其产物 97

第三节 细菌的人工培养 99

第十五章 微生物的分布与消毒灭菌 101

第一节 微生物的分布 101

第二节 消毒与灭菌 103

第十六章 噬菌体 108

第一节 噬菌体的生物学性状 108

第二节 噬菌体与宿主菌的相互关系 108

第三节 噬菌体的检测与应用 109

第一节 表型性改变和遗传性变异 111

第十七章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111

第二节 细菌变异的机理 112

第三节 细菌遗传变异在医学上的应用 116

第三篇 细菌学各论 118

第十八章 球菌 118

第一节 葡萄球菌 118

第二节 链球菌 122

第三节 肺炎球菌 126

第四节 脑膜炎球菌 128

第五节 淋球菌 131

第十九章 肠道杆菌 134

第一节 大肠杆菌属 135

第二节 沙门菌属 138

第三节 志贺菌属 143

第四节 其它肠道杆菌 145

第二十章 弧菌和弯曲菌 148

第一节 弧菌 148

第二节 弯曲菌 151

第二十一章 厌氧性细菌 153

第一节 概述 153

第二节 厌氧芽胞杆菌 154

第三节 无芽胞厌氧菌 161

第一节 结核杆菌 164

第二十二章 分枝杆菌属 164

第二节 麻风杆菌 169

第三节 其它分枝杆菌 170

第二十三章 棒状杆菌属 171

第一节 白喉杆菌 171

第二节 其它棒状杆菌 175

第二十四章 其它革兰阴性杆菌 176

第一节 流行性感冒杆菌 176

第二节 百日咳杆菌 177

第三节 军团菌 179

第一节 炭疽杆菌 181

第二十五章 动物疫源菌 181

第二节 布氏杆菌 183

第三节 鼠疫杆菌 186

第四篇 病毒学 189

第二十六章 病毒的基本性状 189

第一节 病毒的大小与形态 189

第二节 病毒的结构与化学组成 191

第三节 病毒的增殖 192

第四节 病毒的干扰现象 197

第五节 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 197

第六节 病毒的变异 197

第七节 人类病毒分类举例 198

第二十七章 病毒的感染和免疫 200

第一节 病毒与宿主细胞的关系 200

第二节 机体感染的方式与途径 201

第三节 临床病毒感染类型 202

第四节 抗病毒的免疫因素 205

第二十八章 病毒感染特异诊断方法与防治原则 209

第一节 病毒感染的特异诊断方法 209

第二节 病毒感染的预防原则 215

第三节 抗病毒剂 216

第一节 流行性感冒病毒 218

第二十九章 呼吸道病毒 218

第二节 副粘病毒 220

第三节 腺病毒 221

第四节 其它呼吸道病毒 222

第三十章 肠道病毒 223

第一节 脊髓灰质炎病毒 223

第二节 柯萨奇病毒与埃可病毒 224

第三节 腹泻病毒 225

第三十一章 肝炎病毒 227

第一节 甲型肝炎病毒 227

第二节 乙型肝炎病毒 228

第三节 丁型肝炎病毒 232

第四节 丙型肝炎病毒 232

第五节 戊型肝炎病毒 233

第三十二章 疱疹病毒 235

第一节 单纯疱疹病毒 235

第二节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237

第三节 巨细胞病毒 238

第四节 EB病毒 239

第五节 人类第6型疱疹病毒 241

第六节 人类第7型疱疹病毒 242

第一节 生物学性状 243

第三十三章 艾滋病毒 243

第二节 HIV的致病性和免疫性 246

第三节 HIV感染的病原学诊断原则 250

第四节 防治原则 251

第三十四章 其它人类重要病毒 253

第一节 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 253

第二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254

第三节 狂犬病病毒 255

第四节 人乳头瘤病毒 257

第一节 支原体 259

第三十五章 支原体、衣原体和立克次体 259

第五篇 其它病原微生物 259

第二节 衣原体 260

第三节 立克次体 261

第三十六章 螺旋体 265

第一节 钩端螺旋体 265

第二节 回归热螺旋体 266

第三节 梅毒螺旋体 267

第三十七章 真菌 270

第一节 真菌的生物学性状 270

第二节 浅部感染的真菌 271

第三节 深部感染的真菌 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