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药 1
(一) 识别植物的方法 1
中药的一般知识 1
(二) 植物形态术语简释 4
二、采药 25
三、炮制 28
(一) 挑选 28
(二) 切制 28
(三) 炮制 30
四、制剂 31
(二) 散剂 32
(一) 汤剂 32
(三) 丸剂 33
1. 蜜丸 33
2. 浸膏丸 34
3. 水丸 35
(四) 膏剂 35
五、贮存包装 36
(一) 贮存 36
(二) 包装 38
六、性味 39
(一) 凉性发散药 41
薄荷 41
一、发散药 41
常用中药 41
桑叶 44
菊花(附菊叶) 46
牛蒡子 48
蝉蜕 50
浮萍 51
葛根(附葛花) 53
升麻 55
柴胡 57
(二) 温性发散药 60
麻黄 60
紫苏叶(附紫苏梗) 63
荆芥(附荆芥穗) 66
防风 68
香薷 70
西河柳 72
芫荽 74
二、清热药 75
(一) 清热去火药 75
黄芩 75
知母 77
芦根 80
天花粉 82
龙胆 82
决明子 86
猪毛菜 88
莲子心 90
柿霜 90
黄柏 91
三颗针 93
鸡、猪、羊、牛胆汁 95
牛黄 95
(二) 清热解毒药 96
金银花(附金银藤) 96
连翘 99
板蓝根(板蓝根叶) 101
大青叶 103
青黛 105
野菊花 106
蒲公英 108
地丁 110
马齿苋 112
白头翁 114
秦皮 116
苦参 120
白鲜皮 122
翻白草 124
委陵菜 126
海蚌含珠 128
紫参 130
葎草 132
漏芦 134
败酱草 136
苣荬菜(附苣荬菜花) 138
山豆根 140
锦灯笼 142
鸭跖草 144
金莲花 146
喉咙草 148
马蔺子(附马蔺根) 150
青蛙胆 152
蛇蜕 152
地黄 153
(三) 清热凉血药 153
玄参 155
牡丹皮 158
紫草 160
白薇 162
地骨皮 164
木槿花 165
(四) 清热去暑药 167
青蒿 167
荷叶(附荷梗) 169
白扁豆(附扁豆花) 171
(一) 凉性化痰药 172
前胡 172
三、化痰、止咳、平喘药 172
一轮贝母 174
栝楼(附栝楼子) 176
甜瓜子 178
北沙参 178
南沙参 181
百合(附百合花) 183
甘草 185
桑白皮 187
蛤壳 188
桔梗 189
(二) 温性化痰药 189
旋复花 191
远志 193
半夏 195
天南星 198
禹白附 201
关白附 203
(三) 止咳、平喘药 205
苦杏仁 205
甜杏仁 206
紫苏子 207
紫菀 207
款冬花 210
马兜铃(附青木香) 212
葶苈子 214
白果 218
洋金花 220
地龙 223
凤凰衣 224
四、健脾开胃、消食、制酸药 224
(一) 健脾开胃药 224
藿香 224
佩兰 226
苍术 228
菖蒲 231
山楂(附山楂叶) 233
(二) 消食药 233
麦芽 235
谷芽 236
莱菔子(附萝卜缨) 236
荠菜 237
鸡内金 239
(三) 制酸药 240
海螵蛸 240
瓦楞子 240
石钟乳 241
五、止血、活血去瘀药 242
(一) 止血药 242
仙鹤草 242
土三七(附土三七叶) 244
白茅根(附茅花) 246
大蓟 248
小蓟 250
地榆 252
茜草 254
卷柏 256
地锦 257
鸡冠花(附鸡冠花子) 259
艾叶 261
藕节 263
莲房(附荷花) 264
槐花(附槐角、槐枝、槐叶) 265
侧柏叶 267
血余炭 269
花蕊石 269
(二) 活血去瘀药 270
丹参 270
泽兰 272
益母草(附茺蔚子) 274
川芎 276
红花 279
桃仁(附桃叶) 281
王不留行 282
莴苣子 284
赤包(附赤包根) 285
兔儿伞 287
卫矛 289
南蛇藤 291
刘寄奴 293
三棱 295
水蛭 297
虻虫 298
土鳖虫 299
山羊血 300
自然铜 300
(一) 理气病 301
香附 301
六、理气、止痛药 301
玫瑰花 303
祁木香 306
茴香 309
薤白 309
柿蒂 311
(二) 止痛药 312
延胡索 312
苦楝子 314
白芍 315
赤芍 317
天仙子 319
白屈菜 321
蒲黄 323
五灵脂 325
七、去风、去风湿、强筋骨、通经络药 327
(一) 去风药 327
蒺藜(附蒺藜苗) 327
苍耳子(附苍耳茎叶) 329
白芷 332
藁本 334
蔓荆子 336
木贼 338
亚麻子 340
(二) 去风湿药 340
独活 340
秦艽 342
盘龙参 345
豨莶草 345
粘身草 347
马先蒿 349
穿山龙 351
凤仙透骨草(附凤仙花、急性子) 353
珍珠透骨草 355
黄花铁线莲 357
威灵仙 359
附子(川乌) 361
草乌 363
茄根 366
桑枝 366
松节(附松叶、松皮) 367
续断(附续断叶) 369
(三) 强筋骨、通经络药 369
牛膝 371
天仙藤 374
鹿衔草 374
老鹳草 376
芝麻叶(附芝麻根) 378
菥蓂子(附菥蓂苗) 379
丝瓜络(附丝瓜藤、丝瓜叶) 381
寄生 382
五加皮 384
杠柳皮 386
骡蹄甲 388
豹骨 388
八、去湿、利尿药 389
(一) 去湿药 389
茵陈 389
当药 391
黄栌 393
柳芽(附柳叶、柳枝) 395
薏苡仁(附薏苡根、叶) 395
赤小豆 398
(二) 利尿药 398
茯苓(附茯苓皮) 398
猪苓 399
泽泻 400
车前子(附车前草) 402
灯心草 404
酢浆草 406
石韦 408
萹蓄 410
瞿麦 412
地肤子(附地肤苗) 414
冬葵子 416
蜀葵花(附蜀葵子) 418
龙葵(附龙葵子) 420
问荆 422
玉米须(附玉米根、叶) 424
糠谷老 425
冬瓜皮(附冬瓜子) 425
楮实子(附楮白皮、楮树嫩叶) 426
抽葫芦 426
梓实 429
滑石 431
蟋蟀 431
蝼蛄 432
九、通大便药 433
(一) 泻下逐水药 433
芒硝(附元明粉) 433
牵牛子 435
芫花 437
千金子 439
商陆 441
(二) 润下药 443
蜂蜜(附蜂蜡) 443
火麻仁 444
郁李仁 444
十、消肿排脓药 447
马勃 447
土贝母 448
夏枯草 450
奶参 452
马鞭草 454
海藻 456
水红花子(附水红花草) 457
皂角刺 459
蜂房 461
十一、固墙药 463
(一) 止汗药 463
浮小麦 463
五味子 463
麻黄根 465
龙骨(附龙齿) 466
石榴皮 467
(二) 止泻药 467
牡蛎 467
橡子肉(附橡碗子) 468
灶心土 469
禹粮石 469
(三) 固精止带药 470
芡实 470
莲须 472
椿皮(附凤眼草) 472
墓头回 474
桑螵蛸 477
刺猬皮 478
夜交藤(附夜交藤叶) 479
(一) 安神药 479
十二、安神、镇静药 479
萱草叶(附萱草根) 480
蕨菜(附蕨根淀粉) 482
榆钱(附榆树皮、叶) 484
合欢皮(附合欢花) 486
柏子仁 490
(二) 镇静药 491
酸枣仁 491
缬草 493
全蝎 495
海螺 496
代赭石 497
磁石 498
紫石英 498
礞石 499
十三、补养药 500
(一) 补气药 500
党参 500
太子参 502
手掌参 504
黄芪 506
棉花根(附棉花子、壳) 509
白术 509
山药(附零余子) 512
莲子 514
胎盘 515
大枣 515
(二) 温补药 516
补骨脂 516
列当 518
沙苑子 520
菟丝子(附菟丝子苗) 524
韮菜子 526
葱子 526
胡桃仁(附分心木、青龙衣) 527
麻雀 528
狗肾 528
阳起石 529
驴肾 529
鹿角 529
(三) 补血药 530
当归 530
熟地黄 532
何首乌 533
(四) 滋补药 535
天门冬 535
麦门冬 537
黄精 539
玉竹 541
旱莲草 547
女贞子(附女贞叶) 549
枸杞子(附枸杞叶) 551
桑椹 553
黑芝麻 554
鳖甲 554
十四、驱虫药 556
蛇床子 556
贯众 558
藜芦 560
苦楝皮 562
芜荑 564
花椒(附花椒目) 566
南瓜子 566
十五、外用药 567
鹅不食草 567
白蔹 569
瓣蕊唐松草 571
猫眼草 574
蓖麻子 576
徐长卿 577
狼毒 579
瓦松 581
白花菜子 583
辣椒(附辣椒秸) 585
木槿皮 586
枣树叶 586
松花粉 586
斑蝥 587
蟾酥 588
蜣螂 589
蜗牛 590
獾油 591
附录 593
主治病症方药索引 593
用药部位索引 621
药物正、别名索引 633
植物学名索引 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