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挑战与机遇 1
一世界新技术革命 1
目录 1
二国外著名的高技术计划 5
(一)“星球大战”计划 5
(二)“尤里卡”计划 5
(三)《经互会成员国2000年科学技术发展综合纲要》 5
(四)“日光-月光”计划 5
(五)“人类新领域研究计划” 5
(三)促进高技术发展的特殊立法、政策和措施 10
(五)高技术区对城市建设的总体要求 10
(四)高技术区的资金 10
(二)高技术区的管理 10
(一)高技术区的模式 10
三 国外高技术区发展概况 10
四 基本经验及教训 26
五 挑战与机遇并存 30
第二章 对策 34
一 建立自然科学基金制 34
二 实施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38
(一)目的 38
(二)重点发展领域 38
(三)政策与措施 38
(三)1988—1990年火炬计划实施要点 46
(二)火炬计划的基本方针 46
(四)措施 46
三 火炬计划 46
(一)火炬计划的宗旨 46
第三章 新技术开发区 49
一 中国的开发区建设 49
(七)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 58
(十四)青岛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 58
(十三)兰州宁卧庄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 58
(十二)哈尔滨新技术开发区 58
(十一)桂林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58
(九)成都科技密集开发区 58
(八)深圳科技工业园 58
(十)长沙科技开发试验区 58
(五)沈阳市南湖科技开发区 58
(四)上海市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 58
(三)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 58
(二)南京高(新)技术开发区 58
(一)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 58
二 部分开发区简介 58
(六)长春南湖-南岭新技术工业园区 58
(二)规划的主要内容 82
(三)制订规划的方法 82
(一)制订规划的指导思想 82
三 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 82
(十二)地球科学、空间技术、海洋技术及其产品 84
(十一)核应用技术及其产品 84
(十)新药物及生物医学工程 84
(九)精细化工技术及其产品 84
(八)新型建筑材料、结构体系、施工技术及设备 84
(七)环境科学和劳动保护新技术及其产品 84
(六)新能源技术、节能新技术及其产品 84
(四)生命科学和生物工程技术及其产品 84
(三)机电一体化技术及其产品 84
(二)激光技术、光电子技术及其产品 84
(一)电子信息技术及其产品 84
四 新(高)技术及其产品 84
(五)新材料技术及其产品 84
五 新(高)技术企业 96
六 开发区的政策 99
(一) 基本建设 99
(二)财政税收 99
(三)信贷与保险 99
(四)进出口及外汇管理 99
(五)劳动人事 99
(二)民间集资 103
(三)吸引外资 103
七 开发区的资金 103
(一)政府投资 103
八 开发区的管理体系 105
(一)决策及指导 105
(二)规划 105
(三)组织 105
(四)控制 105
(五)协调 105
(六)服务 105
九 开发区的地位和作用 108
(五)孵化器的管理 113
(四)建立孵化器的步骤 113
(三)建立孵化器的几个基本问题 113
(一)背景 113
一 欧美迅速发展的孵化器 113
第四章 孵化器 113
(二)孵化器的基本功能 113
二 中国的孵化器建设 128
(一)中国的孵化器发展概况 128
(二)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者中心的初步实践 128
三 孵化器在开发区的地位和作用 140
附录 143
一阐述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四本书 143
(一)《第三次浪潮》 143
(二)《大变革——预见与前提》 143
(三)《大趋势》 143
(四)《信息社会》 143
(七)索菲亚·昂蒂波利科学城 171
(六)艾思顿科学园 171
(五)剑桥科学园区 171
(八)台湾省新竹科学园区 171
二 部分国家和地区高技术区简介 171
(四)筑波科学城 171
(三)北卡罗来纳“研究三角园区” 171
(二)“128号公路” 171
(一)“硅谷” 171
三 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主要文件 195
(一)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暂行条例 195
(二)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暂行条例实施办法(草案) 195
(三)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内新技术企业核定暂行办法 195
四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者中心管理办法 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