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概述 3
第1章 分析化学的目的及其对社会的重要性 3
1.1 分析化学的目的:对社会的基本重要性 3
1.2 分析化学的目的:作为问题解决者的分析化学家 5
1.3 非常规实验室应用分析化学的目的 14
参考文献 20
第2章 分析过程 21
2.1 概述 21
2.2 全分析过程 22
2.3 工作特性 25
2.4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 26
参考文献 34
第3章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36
3.1 分析化学的质量和目标 36
3.2 分析方法 39
3.3 如何保证准确度 50
3.4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受规章限制的方面 54
3.5 结论 58
参考文献 58
第二篇 化学分析 65
第4章 化学分析的基本原理 65
4.1 均相体系中的平衡 65
4.2 酸-碱平衡 79
4.3 络合物形成 90
4.4 氧化还原体系 102
4.5 非均相平衡 110
参考文献 139
第5章 色谱法 141
5.1 色谱分离的基础 141
5.2 气相色谱(GC) 151
5.3 液相色谱(LC) 163
5.4 超临界流体色谱(SFC) 184
5.5 电泳 187
5.6 场流分离(FFF) 191
一般读物 196
第6章 动力学与催化 197
6.1 前言 197
6.2 化学反应速率 198
6.3 催化现象 207
6.4 动力学及催化方法中分析信号的监测 216
参考文献 219
第7章 化学分析的方法及其应用 221
7.1 滴定分析(容量分析) 221
7.2 重量分析 236
7.3 电分析 242
7.4 流动注射分析 276
7.5 热分析 292
7.6 元素有机分析 306
7.7 化学传感器 309
7.8 生物传感器 322
7.9 免疫分析 351
参考文献 373
一般读物 375
第三篇 物理分析 381
第8章 元素分析 381
8.1 原子发射光谱法 383
8.2 原子吸收光谱法 400
8.3 X 射线荧光光谱法 409
8.4 活化分析 431
8.5 无机质谱法 454
参考文献 462
第9章 化合物和分子特效分析 467
9.1 紫外-可见光谱法,发射和发光 468
9.2 红外光谱与拉曼光谱 478
9.3 核磁共振波谱(NMR) 499
9.4 分析质谱 534
参考文献 568
第10章 微束流和表面分析 570
10.1 光子探针技术 572
10.2 电子探针技术 576
10.3 离子探针技术 591
10.4 场探针技术 604
10.5 扫描探针显微镜(SPM)技术 605
参考文献 614
11.1 一般原理 618
第11章 结构分析 618
11.2 X 射线衍射 620
参考文献 634
第四篇 基于计算机的分析化学(COBAC) 637
第12章 化学计量学 637
12.1 分析质量评价和性能检验 637
12.2 校准 665
12.3 信号处理 676
12.4 最优化和实验设计 689
12.5 多元法 705
参考文献 737
第13章 计算机软硬件及分析仪器接口 740
13.1 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实验室 740
13.2 分析数据库 745
参考文献 755
14.1 引言 759
第五篇 全分析系统 759
第14章 联用技术 759
14.2 气相色谱联用系统 760
14.3 液相色谱联用系统 774
14.4 其他技术 784
参考文献 784
第15章 微分析系统 787
15.1 原理 787
15.2 微型制造术 788
15.3 实例和实验结果 789
参考文献 792
第16章 过程分析化学 794
16.1 什么是过程分析 794
16.2 为什么要进行过程分析 794
16.4 过程分析技术及其应用 795
16.3 过程分析与实验室分析有什么不同 795
16.5 取样方法(分析器/过程接口) 802
16.6 利用过程分析器的过程控制方法 805
16.7 过程分析的未来 806
参考文献 806
Ⅵ.附录 809
Ⅵ.A 主要参考文献 809
Ⅵ.B SI 单位制 811
Ⅵ.C 数据表 812
Ⅵ.D 激光器原理及特性 822
Ⅵ.E Colthup 表 824
Ⅵ.F 统计学表 825
Ⅵ.G 矩阵代数 826
汉英索引 829
英汉索引 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