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胸部解剖 1
第一节 胸壁 1
一、胸壁的皮肤、皮下组织和肌肉组织 1
二、骨性胸廓 4
三、胸壁结构的体表标志 8
四、胸内脏器的体表投影 8
第二节 胸膜与胸膜腔 10
第三节 气管、支气管与肺 12
第四节 纵隔 13
第五节 心包、心脏和大血管 19
第六节 食管 25
第七节 膈 26
第八节 胸部淋巴 27
第九节 胸部主要神经 28
第一节 肺容量 30
第二章 呼吸生理 30
一、潮气量 31
二、深吸气量 31
三、补吸气量 31
四、功能残气量 32
五、残气量 32
六、肺活量 32
一、肺通气量 33
第二节 肺通气 33
七、肺总量 33
二、肺泡通气量 34
第三节 通气和血流在肺内的分布 34
一、吸气在肺内的分布 35
二、肺血流在肺内的分布 35
第四节 肺通气和血流比例 35
第五节 弥散 36
一、氧的运输 37
二、二氧化碳的运输 37
第六节 血液气体的运输 37
第七节 呼吸动力 38
一、呼吸器官(胸廓和肺)的弹性阻力 38
二、气道阻力 40
第八节 呼吸运动的控制和调节 41
一、呼吸节律 41
二、通气量 42
第三章 循环生理 44
第一节 心脏生理特性 44
一、兴奋性 44
二、收缩性 44
三、自律性 46
四、传导性 47
第二节 心动周期的全过程 48
一、心脏收缩期 48
二、心脏舒张期 49
一、心率 50
第三节 心排量 50
二、心搏量 51
第四节 心肌储备及代偿 52
一、原发性代偿功能 53
二、继发性代偿功能 54
第五节 肺循环和体循环 54
第六节 动脉压、脉搏和静脉压 55
一、神经调节 57
第七节 循环功能的调节 57
二、体液调节 59
第四章 胸部损伤的病因、病理 60
第一节 胸部损伤的病因 60
一、闭合性胸部损伤 60
二、开放性胸部损伤 60
第二节 胸部损伤的病理 61
一、呼吸功能紊乱 61
二、循环功能障碍 63
二、呼吸困难 64
一、胸痛 64
第一节 胸部损伤的症状 64
第五章 胸部损伤的临床表现 64
三、咯血 65
第二节 胸部损伤的体征 65
一、胸壁隆起 65
二、胸壁低陷 65
三、胸壁反常运动 65
四、胸壁创口 66
五、胸壁压痛 66
六、肋骨骨折处的骨擦感 66
七、胸部皮下气肿 66
八、损伤性血胸、气胸或损伤性血气胸的临床表现 67
九、损伤性血心包的临床表现 67
十、循环功能障碍 67
三、胸部X线检查 68
二、胸部损伤的临床表现 68
第六章 胸部损伤的诊断 68
一、胸部损伤病史 68
四、胸腔穿剌术 69
五、心包穿剌术 69
六、支气管镜检查 71
七、支气管碘油造影 71
八、心电图检查 71
九、超声波检查 71
一、保持呼吸道通畅 72
第七章 胸部损伤的处理原则及常用方法 72
第一节 纠正呼吸功能紊乱 72
二、排除胸腔内积气、积液 79
三、促进肺脏复张 85
四、恢复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86
五、呼吸的监护 93
第二节 防治循环功能障碍 95
一、防治休克 95
三、调整心律 96
四、纠正水、电解质失衡 96
二、改善心功 96
五、循环的监护 97
第三节 恢复胸壁的正常形态和运动 104
一、减轻胸部疼痛 104
二、固定肋骨骨折 105
三、胸壁开放性创口中的处理 107
第四节 胸内脏器损伤的处理 107
附:抗菌药物在外科临床工作中的应用 108
第五节 防治感染 108
第六节 复合伤的处理 114
第八章 胸壁软组织损伤 115
第一节 闭合性胸壁软组织损伤 115
第二节 开放性胸壁软组织损伤 116
第九章 肋骨骨折 119
第十章 胸骨骨折 128
第十一章 损伤性气胸 131
第十二章 纵隔气肿 139
第十三章 肺挫裂伤 142
第十四章 损伤性湿肺 146
第十五章 肺爆震伤 148
第十六章 支气管、肺内异物 151
第十七章 气管、支气管破裂 157
第十八章 损伤性血胸 167
第十九章 心脏损伤 174
第一节 心肌挫伤 174
第二节 心肌裂伤 176
第三节 心脏破裂 177
第四节 心脏瓣膜损伤 182
第五节 心脏离断伤 184
第六节 心脏异物 184
第二十章 胸主动脉破裂 187
第二十一章 损伤性窒息 190
第二十二章 胸腹联合伤 192
第二十三章 损伤性膈疝 195
第二十四章 食管破裂 201
第二十五章 胸导管破裂 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