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机电管理工程》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纪,王宝策,裴功元,郑雅棠等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7
  • ISBN:15025·2825
  • 页数:489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总论 1

第一节 企业管理概述 2

一、企业管理和现代管理科学 2

二、企业管理的职能 3

三、管理的二重性 4

第二节 现代设备管理和综合工程学 5

一、传统的设备管理 5

二、现代的设备管理 6

三、设备综合工程学 6

二、矿山机电管理工程 8

三、矿山机电管理的范围和目标 8

一、矿山机电管理的重要性 8

第三节 矿山机电管理的重要性和管理工程学 8

第四节 矿山机电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任务 9

一、矿山生产的特点 9

二、矿山机电管理的纵横分类 10

三、矿山机电管理的基本任务 12

四、搞好矿山机电管理的条件 12

第五节 与矿山机电管理工程有关的科学和技术 12

一、计量技术和管理方法 12

二、统计调查和抽样调查法 14

三、流程分析与工序分析 19

四、系统的观点和方法 20

五、系统工程和运筹学 24

六、信息论 26

七、自动控制 30

八、数学在矿山机电管理工程中的应用 31

九、产业心理学 31

十、其它有关学科和方法 31

第六节 矿山机电管理的评价 31

一、管理效果的评价 31

二、评价方式 33

三、表征矿山机电管理的指标 34

参考书目 37

第一节 设备一生经历的阶段 38

第二章 系统的开发、设计与制造 38

第二节 着眼系统进行开发和研究 39

一、着眼系统进行开发和研究的必要性 39

二、同一设备在不同系统中作用大不相同 39

三、系统的目标 41

四、工作系统的分析 41

五、系统的设计 42

第三节 矿山机电系统的可靠性 46

一、可靠性及其评定的尺度 47

二、概率与故障分布的类型 50

三、可靠性分析 58

四、提高可靠性技术 60

第四节 系统硬件的设计 61

一、维修性设计 61

二、用价值工程的方法降低系统造价 68

第五节 设备的制造 73

一、制造的目的 73

二、设备制造中的质量管理 73

三、主机和备件 74

四、用户服务 74

五、跟踪设备、反馈信息 74

六、外购件的管理 74

附录 正态分布表 76

参考书目 77

第三章 设备的选型、购置与安装 78

第一节 设备的选型 78

一、设备选型的原则 78

二、设备选型的决策 79

第二节 设备的购置 84

一、设备投资计划的编制 84

二、设备的购置程序 85

第三节 设备的验收与保管 87

一、设备验收的任务 87

二、设备验收的根据 88

三、设备验收的组织与准备 88

四、设备的数量验收与质量验收 89

六、设备的保管 90

五、设备验收的档案管理 90

第四节 设备的安装与调试 91

一、概述 91

二、安装工作的特点与要求 91

三、安装技术准则 92

四、安装的实施与管理 93

五、调试的实施与管理 94

六、交接验收 96

参考书目 97

一、使用、维护与检测的意义 98

二、安全运转及其考核指标 98

第一节 使用、维护与检测的意义及考核指标 98

第四章 设备的使用、维护与检测 98

三、经济运转及其考核指标 99

第二节 设备投入使用前后应做的基础工作 100

一、组成包机组实行包机制 100

二、编制设备有关使用维护的各种规程制度和标准 101

三、人员培训 102

四、配备操作与维护工作所必需的工具和仪器 102

五、组织验收 102

六、原始记录的管理与利用 102

三、要给设备维护、检查保证一定的时间 104

二、创造合适的工作条件 104

第三节 合理使用 104

一、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104

四、认真贯彻执行操作规程 105

五、要充分发挥设备的效能 105

第四节 精心维护 114

一、维护的内容和作用 114

二、维护检查周期要制度化 115

三、维护内容要规律化 115

四、维护保养程序要工艺化 115

五、优质快速处理故障 119

第五节 科学检验 120

一、安全保护装置的调试、整定 120

三、设备诊断技术 121

二、性能测试 121

四、检测组织和人员 125

第六节 润滑管理 125

一、润滑管理的重要性及其内容 125

二、摩擦、磨损和润滑的相互关系 126

三、润滑剂的种类、鉴别、选择和代用 128

四、润滑剂的管理 140

五、润滑剂的更换周期 144

六、润滑剂的消耗 145

七、润滑剂的节约和再生 145

一、采掘设备的经济运转 147

第七节 主要设备的经济运转 147

二、运输设备的经济运转 148

三、固定设备的经济运转 150

四、电气设备的经济运转 157

第八节 井下电气设备安全运行 157

一、井下电气设备的工作条件 157

二、防爆设备的维护 158

三、防爆电气设备运行动态分析 159

四、低压橡套电缆运行管理 160

五、保护装置的运行管理 161

六、矿井杂散电流的管理 162

第九节 运行维护与监控的展望 163

参考书目 164

第五章 设备检修 165

第一节 检修的目的和理论依据 165

一、物质磨损和“澡盆”理论 165

二、物质磨损的补偿--设备检修 166

三、设备管理的两重性和设备检修制度 166

第二节 检修制度的类型和现状 167

一、检修制度的类型 167

二、我国煤矿设备检修制度的演变和现状 168

三、国外设备检修制度的演变和现状 170

一、检修的范围、分类和周期 173

第三节 设备的定期预防性检修 173

二、矿井停产检修的目的和任务 174

三、实施办法和组织分工 175

第四节 检修计划的编制 176

一、计划编制的依据和计划网络方法 176

二、计划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矛盾线的审定 179

三、检修复杂系数和有关定额 180

第五节 检修计划的执行 183

一、预防性修理的实施 183

二、大修理计划的执行 185

三、检修的特殊形式--停产检修计划的执行 190

一、安全措施的范围和内容 200

第六节 检修的安全和质量管理 200

二、安全措施的制定和审批 201

三、检修的质量管理 201

第七节 竣工验收 202

一、竣工验收的目的和内容 202

二、矿井停产检修和重大检修工程的验收 202

第八节 检修的档案管理 203

一、检修的原始记录 204

二、设备检修的图纸资料 204

三、检修效果的评价 205

参考书目 206

一、设备改造、更新的意义 207

第六章 设备改造与更新 207

第一节 设备改造、更新的理论和意义 207

二、设备改造、更新的理论 208

第二节 设备改造更新的决策 218

一、设备修理、改造、更新的经济性及其界限 218

二、设备大修、改造、更新的决策 222

三、设备改造更新的现实作用及效果 225

第三节 设备改造、更新的管理 229

一、要制订切实可行的技术装备政策 229

二、设备改造更新要有长规划、短安排 230

三、积极筹集设备改造、更新资金 231

四、加强科学研究,协调纵横联系 232

五、加强设备改造更新的管理 233

参考书目 233

第七章 设备的综合管理 234

第一节 设备的数量管理 236

一、数量管理的目的与任务 236

二、设备的分类与编号 238

三、设备的帐卡及牌图板管理 241

第二节 设备的定额管理 245

一、定额管理的目的 245

二、制订设备定额的原则及依据 245

三、设备定额的计算 246

一、设备的回收 249

第三节 设备的回收与利用 249

二、设备的封存 250

三、设备的保管 250

四、设备的平衡调拨 251

五、设备的报废 252

第四节 统计与分析 253

一、原始记录 254

二、统计指标 256

三、统计的基本数量分析方法 256

四、数理统计的应用--抽样调查 262

一、建立设备档案的目的意义 264

第五节 设备的档案管理 264

二、建立设备档案的范围 265

三、设备服役档案的内容 265

四、设备档案的管理 267

第六节 设备的资产管理 268

一、资金和资产的概述 268

二、设备的价值 270

三、设备的使用年限 271

四、设备的折旧 271

五、设备资金的使用和管理 275

一、信息与信息管理 278

第七节 信息管理与电子计算机的应用 278

二、电子计算机的应用 279

第八节 设备的租赁 281

一、概述 281

二、设备租赁和租赁方式 282

三、实行企业内部设备租赁制的前提 285

四、设备租赁制的发展前景 287

参考书目 287

第八章 备件管理 289

第一节 备件管理工作的目的和内容 289

一、备件的作用和定义 289

二、备件的分类 290

三、备件管理工作的目的和作用 292

第二节 消耗定额 292

一、消耗定额的定义及其影响因素 292

二、消耗定额的作用 292

三、消耗定额的制定 292

四、消耗定额的管理 293

第三节 备件的储备 294

一、储备的意义和筹备方式 294

二、储备定额的概念和作用 295

三、储备品种的确定 296

四、储备定额的制定 296

五、储备体制 299

六、储备模型和经济订购批量 300

七、储备资金的管理 305

八、ABC分类控制法 307

第四节 供应渠道、计划与订货 309

一、供应渠道 309

二、计划的编制 311

三、外委备件的订货 314

四、订货方式 315

五、组织自制备件的生产 318

一、仓库的设置 319

二、备件的验收 319

第五节 仓库管理 319

三、备件的保管 320

四、备件的发放 321

第六节 节约备件的途径 321

一、加强备件的标准化、通用化工作 321

二、实行以旧领新制度 322

三、加强旧件回收与管理 322

四、搞好旧件修理复用 322

五、严格报废审批程序 322

参考书目 323

四、做好仓库管理工作 323

三、搞好计划和供应工作 323

二、做好技术管理工作 323

第七节 备件管理部门的职责范围 323

六、做好平衡调剂 323

一、搞好组织建设工作 323

第九章 机修厂管理 324

第一节 煤矿机电修配厂的性质和任务 324

第二节 计划管理 324

一、计划管理的内容 324

二、计划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 325

三、计划的组成与分类 326

四、计划的基础工作 327

五、计划必须具有连续性 328

七、年度计划到作业计划的过渡 329

六、煤矿机电设备备件生产的规律性 329

八、备件产品定型生产计划 331

九、网络技术在成台设备制造计划中的应用 333

十、设备检修标准作业计划 336

十一、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 337

第三节 技术管理 338

一、图纸统一定型及其标准化 338

二、工艺管理 340

三、机修厂设备的维护与检修 350

四、质量教育培训 357

三、质量管理和工作质量 357

二、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和特点 357

第四节 全面质量管理(TQC) 357

一、质量管理的意义 357

五、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358

六、质量管理中常用的几种统计方法 359

第五节 矿区机修厂的技术经济指标 369

一、价值形成的指标 369

二、生产成果指标 370

三、劳动过程指标 371

第六节 文明生产和环境保护 371

第七节 矿区机修厂发展方向 373

一、专业化生产的优越性 373

三、先进工业国家煤矿专业化生产的情况 374

二、专业化生产的组织形式 374

四、网点生产--我国煤矿机修厂向专业化生产过渡的形式 375

五、矿区机修厂的发展趋向 377

第十章 能源管理 378

第一节 概述 378

一、能源及能源管理的基本概念 378

二、加强煤矿企业能源消费管理的目的和意义 378

三、能源科学管理的特点 379

第二节 能源科学管理的基础工作 379

一、建立健全能源管理机构和体系 379

二、完善企业能源计量 381

三、加强企业能源统计监督 385

四、实行能源消耗定额管理 394

五、开展企业能量平衡测试和能源利用普查 397

六、加速能源管理队伍的培训 405

第三节 用电管理与节电 406

一、电费的计算 406

二、企业的电量与调负管理 407

三、电力单耗定额的制定与管理 409

四、加强无功电能管理,提高用电功率因数 413

第四节 供热管理与节约用煤 414

一、概述 414

二、锅炉的管理 415

三、供热管网的管理 421

四、建筑物和井口的供热管理 422

五、供热系统的热平衡 427

第五节 企业的节能规划 429

一、节能措施的内容和评价 430

二、节能量和节能率 432

参考书目 435

第十一章 安全管理 436

第一节 概论 436

第二节 安全管理的方针 436

一、安全第一 436

第三节 事故管理 438

二、预防为主 438

三、综合治理 438

一、机电运输事故的定义 439

二、事故分类 439

三、事故调查 440

四、事故处理 441

五、事故统计 441

六、事故管理和报告制度 443

第四节 事故预测与分析 443

一、系统安全与安全系统工程 443

二、安全系统分析方法 444

三、事故树分析概述 447

参考书目 459

第十二章 矿山机电管理组织 460

第一节 管理组织的任务和作用 460

一、概述 460

二、管理组织的作用 460

三、矿山机电管理组织的基本任务 461

第二节 管理机构设计的基本原则 461

一、任务--目标原则 461

二、管理跨度的原则 462

三、分工协作的原则 463

四、责权一致的原则 463

五、统一指挥的原则 464

第三节 管理组织的形式和特点 465

一、我国煤矿机电管理机制的演变 465

六、精干高效的原则 465

二、几种组织结构形式及其特点 466

三、我国煤矿机电组织机构 468

四、苏联煤矿的组织机构 471

第四节 完善矿山机电组织的途径 474

一、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474

二、实行用人所长的配属原则 474

三、实行管理现代化 474

参考书目 477

第一节 概论 478

第十三章 技术培训 478

第二节 工人、技术人员、管理干部的培训 480

一、工人的培训 480

二、技术人员的培训 483

三、管理干部的培训 485

四、机电工人、干部的补充与晋升 485

第三节 培训管理 487

一、建立培训组织 487

二、培训计划的编制与实施 488

三、培训效果的检查 488

四、培训工作与各部门的协作 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