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走近科学 1
一、科学、技术与文明 2
1.科学的旨趣 3
2.技术的旨趣 4
3.科学与技术的联姻 5
4.从科学革命到文明转型 8
二、当代科技的发展态势及其社会影响 11
1.当代科技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11
2.当代科技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15
三、科学的四个层面 24
1.科学知识 24
2.科学思想 28
3.科学方法 35
4.科学精神 38
5.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相互联系 42
四、认识科学的力量 44
1.科学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 46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47
3.科学技术是一种先进文化 51
第一章 迅速增长与不断更新的科学知识 55
一、科学技术与人类文明 57
1.科学技术的历史发展 57
2.构成自然界的三大基本要素 64
3.人类文明的三次跃升 65
4.科技系统的结构层次 68
5.科学系统的普适原理 70
二、自然科学四大基础理论 76
1.相对论 76
2.量子力学 81
3.基因论 86
4.信息论 89
三、自然系统五大模型 94
1.物质结构的夸克—轻子模型 95
2.宇宙演化的大爆炸模型 98
3.地球的演化及地壳的板块构造模型 101
4.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103
5.图灵计算机模型 105
四、现代技术的结构体系及高技术发展展望 108
1.现代技术的体系结构 108
2.21世纪高技术发展展望 110
第二章 科学思想的发展与人类自然观的变革 116
一、现代科学对物质的认识 118
1.物质与物质形态 118
2.自然界物质形态的多样性 119
3.自然界物质形态的统一性 122
4.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与物质的无限可分性 126
1.现代宇宙学的产生 133
二、现代科学对宇宙的认识 133
2.宇宙的系统性观测特征 135
3.宇宙模型 137
4.现代宇宙学思想的理论意义 138
5.现代宇宙学研究中的几个理论观点 140
三、现代科学对地球的认识 144
1.地球的起源和演化 145
2.地理大发现 147
3.人类对地球认识的发展 148
4.现代地球科学革命和地球大系统观 148
5.实现人类社会和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150
四、现代科学对生命的认识 151
1.古代生命科学思想 152
2.中世纪生命科学思想 154
3.近代生命科学思想(文艺复兴时期至19世纪) 155
4.20世纪生命科学思想 158
5.信息生命观 162
五、现代科学与时空观 168
1.时间和空间关系的整体性、分立性及客观实在性 169
2.相对论原理与时空观的变革 171
3.大爆炸宇宙理论对时空观的影响 173
第三章 掌握科学方法 177
一、提出科学问题 178
1.科学研究从问题开始 178
2.科学问题的含义 181
3.科学问题的类型 183
4.产生科学问题的途径 186
5.科学问题和伪科学“问题” 189
二、进行观察与实验 190
1.科学观察 191
2.科学实验的思维方法 194
3.观察与实验活动的一般特点 196
4.理想实验与判决性实验 199
5.观察与实验本身需要检验 203
三、科学解释与预见 205
1.科学解释的两个基本要求 206
2.科学解释的演绎—规律模式 207
3.科学解释的归纳—概率模式 210
4.解释的谬误 212
5.科学预见 213
四、检验假说与理论 216
1.假说的提出 216
2.科学检验的逻辑 220
3.检验一个假说的基本步骤 222
4.先验检验与后验检验 223
第四章 弘扬科学精神 231
1.一种建制 232
一、科学的整体图景 232
2.一种方法 235
3.一种累积的知识传统 237
4.一种维持或发展生产的主要因素 238
5.一种重要的观念来源 240
二、科学的精神气质 241
1.普遍性 242
2.公有生 244
3.竞争性 247
4.无偏见性 249
5.有条理的怀疑主义 251
三、科学精神的核心 253
1.求真务实 254
2.开拓创新 258
1.理性精神 261
四、科学精神的内涵 261
2.实证精神 263
3.分析精神 265
4.开放精神 266
5.民主精神 268
6.批判精神 269
7.革命精神 270
五、科学精神在中华民族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和意义 271
1.让历史告诉未来:科技革命为何未在中国实现 272
2.求实与创新:从“两弹一星”到北大方正 274
3.用科学精神照亮中国现代化前程 276
结语:科学的力量与我们的使命 283
一、科学文化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重要力量 283
二、科教兴国、国兴科教与提高全民科技素质 285
三、领导干部在科技时代的使命和责任 288
后记 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