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1
第一编 13
第一章 民事证据制度 13
第一节 外国主要证据制度 13
第二节 中国历代证据制度 25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据制度 31
第二章 民事证据概述 39
第一节 民事证据的概念和特征 39
第二节 民事证据的特征 42
第三节 民事证据的作用 54
第三章 民事证据法与民事诉讼法、实体法的关系 60
第一节 证据法与诉讼法关系的概述 60
第二节 证据法与实体法关系的概述 74
第三节 诉讼中确定证据法的意义 81
第四章 民事证据能力与价值 86
第一节 证据能力 86
第二节 证据价值 97
第五章 民事证据的证明 104
第一节 证明的概念和意义 104
第二节 证明要求 110
第三节 证明对象 113
第四节 证明责任 117
第六章 运用证据的原则 120
第一节 运用证据原则概述 120
第二节 运用证据的基本原则 123
第三节 运用证据的具体原则 128
第七章 民事证据的分类 138
第一节 民事证据的分类概述 138
第二节 本证与反证 140
第三节 原始证据与派生证据 141
第四节 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 145
第五节 言证证据与实物证据 150
第八章 民事证据的种类 156
第一节 民事证据法定种类概述 156
第二节 书证 159
第三节 物证 163
第四节 视听资料 167
第五节 证人证言 170
第六节 当事人陈述 174
第七节 鉴定结论 176
第八节 勘验笔录 182
第九章 民事证据的收集与保全 186
第一节 收集证据的概念和意义 186
第二节 收集证据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189
第三节 收集证据的方法 193
第四节 民事证据的固定和保全 197
第十章 民事证据的审查与判断 200
第一节 审查判断证据的概念和意义 200
第二节 审查判断证据的原则和方法 201
第三节 审查判断证据的艺术 207
第四节 形式逻辑在审查判断证据中的运用 211
第二编 219
第十一章 民事诉讼证据的举证责任 219
第一节 关于举证责任的理论与实践 219
第二节 当事人举证与人民法院查证的关系 225
第三节 举证责任的分担 233
第四节 当事人的举证期限 240
第十二章 举证以外确定事实的方式 244
第一节 概述 244
第二节 正式自认 246
第三节 审判上所知悉的事 250
第四节 推定 253
第十三章 民事证据与现代科学技术 259
第一节 现代科学技术引起民事证据的变革 260
第二节 科学技术民事证据的概念及分类 265
第三节 视听资料引入民事证据的有关问题 268
第四节 科学技术民事证据的审查判断 272
第五节 科学技术民事证据的保全 277
第十四章 民事证据与审判方式改革 279
第一节 审判方式改革与民事证据的关系 279
第二节 审判方式改革中律师和证人的作用 284
第三节 辩论式庭审中的质证与论证 288
第四节 强化审判组织职能、建立保障机制 295
第十五章 民事证据与案件执行 298
第一节 民事证据在执行中的作用 298
第二节 执行案件实用证据的一般特征 305
第三节 执行案件证据的审查与判断 314
第十六章 民事证据与司法鉴定 322
第一节 司法鉴定概述 322
第二节 司法物理鉴定 327
第三节 痕迹鉴定 332
第四节 文件鉴定 338
第五节 法医学鉴定 346
第六节 司法化学鉴定 356
第七节 司法精神病鉴定 358
第八节 司法审计鉴定 363
第九节 实物价格鉴定 367
第三编 379
第十七章 民事权利能力、行为能力的证明 379
第一节 概述 379
第二节 民事权利能力的证明 384
第三节 完全行为能力的证明 386
第四节 限制行为能力的证明 391
第五节 无行为能力的证明 395
第十八章 民事责任承担的证明 398
第一节 民事责任承担证明概述 398
第二节 违反合同民事责任的证明 401
第三节 侵权民事责任承担的证明 409
第十九章 法人的证明 416
第一节 法人证明概述 416
第二节 法人合法性的证明 419
第三节 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证明 424
第四节 法人变更和消灭的证明 429
第一节 代理制度概述 433
第二十章 代理的证明 433
第二节 代理制度证据的一般特征 436
第三节 确认代理关系经常使用的几种证据 441
第四节 确认代理关系证据的运用 446
第二十一章 诉讼时效的证明 453
第一节 时效制度概述 453
第二节 诉讼时效消灭的证明 459
第三节 诉讼时效中止、中断和延长的证明 464
第二十二章 所有权的证明 470
第一节 所有权概述 470
第二节 国家所有权的证明 474
第三节 集体所有权的证明 479
第四节 个体劳动者生产资料所有权的证明 485
第五节 公民生活资料所有权的证明 487
第二十三章 共有的证明 492
第一节 共有的概述 492
第二节 共有关系证据的一般特征 495
第三节 确认共有关系经常使用的几种证据 500
第四节 确认共有关系证据的运用 506
第一节 债的概述 511
第二十四章 债的证明 511
第二节 债的发生的证明 513
第三节 债的履行和不履行的证明 516
第四节 债的担保的证明 524
第五节 债的转移的证明 529
第六节 债的终止的证明 533
第四编 539
第二十五章 人身权纠纷案件的证据实用 539
第一节 侵犯人身权案件证据概述 539
第二节 名誉权纠纷案件的证据实用 541
第三节 肖像权纠纷案件的证据实用 548
第五节 姓名权(名称权)纠纷案件的证据实用 551
第二十六章 离婚、财产权纠纷案件的证据实用 555
第一节 离婚案件的证据实用 555
第二节 继承案件的证据实用 565
第三节 房屋案件的证据实用 574
第四节 劳动争议案件的证据实用 584
第五节 个人合伙案件的证据实用 594
第六节 特殊侵权损害赔偿案件的证据实用 599
第一节 知识产权案件概述 606
第二十七章 知识产权纠纷案件的证据实用 606
第二节 知识产权案件实用证据的一般特征 608
第三节 知识产权案件经常使用的几种证据 610
第四节 几种主要知识产权案件证据的实用 615
第二十八章 经济合同纠纷案件的证据实用 625
第一节 经济合同纠纷案件概述 625
第二节 经济合同纠纷案件经常使用的几种证据 628
第三节 审理经济合同纠纷案件实用证据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634
第四节 对经济合同书的审查和判断 639
第一节 破产案件的概述 646
第二十九章 破产案件证据的实用 646
第二节 破产案件经常使用的证据及其一般特征 648
第三节 审理破产案件证据的实用 652
第三十章 证券、期货纠纷案件的证据实用 664
第一节 证券、期货纠纷案件概述 664
第二节 证券、期货纠纷案件实用证据的一般特征 666
第三节 几种主要证券、期货纠纷案件证据的实用 669
附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682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 73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735
后记 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