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 家传史略第一节 一世鼻祖赵铎 1
一、求本溯源 探微索奥 2
二、首创诊寓 济世活人 2
三、贫富同视 乐善好施 4
第二节 二世医哲赵蔚春 4
一、继承祖业 立志学医 5
二、精研麻疹 闻名遐迩 5
三、重术崇德 舍己利人 7
第三节 三世医杰赵镜堂 7
第四节 四世名医赵怀德 12
一、继承家学 奋发进取 13
二、立志治医 努力开拓 14
三、恭身实践 善调中州 17
四、承继家训 精研外科 20
第五节 五世传人赵凤林 23
一、勤奋学习 专心治医 24
二、四诊合参 重在舌脉 26
三、苦心钻研 注重实践 28
四、拜学多师 不耻下问 31
五、不为浮名 当为良医 32
上篇 学术研究第一节 中医外治法 34
一、膏药疗法 36
二、掺药疗法 38
三、药线疗法 40
一、损伤早期 42
第二节 中药外洗法 42
二、损伤中期 43
三、损伤后期 43
第三节 围药治疗法 44
第四节 针灸刺络法 50
一、分部刺络法 50
二、循经刺络法 51
三、辨证刺络法 51
四、局部刺络法 52
五、急救刺络法 52
二、清热解毒排脓 53
三、导滞行瘀排脓 53
第五节 治脓大法 53
一、辛凉透脓 53
四、攻坚破积排脓 54
五、清热利湿渗脓 54
六、益气托脓 54
七、温阳祛脓 54
八、健脾排脓 54
第六节 透疹八法 56
一、辛凉透疹 56
二、辛平透疹 56
四、清热透疹 57
三、辛温透疹 57
五、养阴透疹 58
六、扶正透疹 58
七、活血透疹 58
八、通腑透疹 59
第七节 荨麻疹五法谈 59
一、通腑泄热祛风法 60
二、温中散寒健脾法 60
三、培阴养血祛风法 61
四、寒热并用杀虫法 62
五、安神定志祛风法 62
一、益气补血法 63
第八节 斑秃治疗六法 63
二、补肝益肾法 64
三、祛风润燥法 64
四、清宣肺气法 65
五、疏肝解郁法 66
六、行气活血法 67
第九节 退热十五法 68
一、发汗解表 68
二、和解清热 68
三、清气化热 68
八、解毒清热 69
七、祛暑清热 69
六、清利湿热 69
四、攻下泻热 69
五、清营凉血 69
九、滋阴清热 70
十、补血清热 71
十一、甘温除热 71
十二、疏肝清热 71
十三、活血化瘀 71
十四、引火归源 71
十五、消食导滞 72
第十节 胃痛辨治法 72
一、舒肝和胃法 73
三、降逆和胃法 74
二、健脾和胃法 74
四、消食导滞法 75
五、通腑泻(胃)热法 75
六、滋阴养胃法 75
七、辛开苦降法 76
八、活络化瘀法 76
九、补中益气法 77
十、温中散寒法 77
中篇 临床经验第一节 外科疾病 79
一、急性感染 79
二、阳疽 83
三、痹证 87
四、前列腺肥大 94
五、石淋 96
六、面神经麻痹 100
七、色素沉着 102
八、酒渣鼻 104
九、下肢疖肿 106
十、血管瘤溃疡 110
十一、骨关节结核 111
十二、掌蹠脓疱病 117
十三、油风 119
十四、老年肠梗阻 121
十五、带状疱疹 126
第二节 内科疾病 128
一、胸痹 128
二、消渴 131
三、脾胃病 134
四、暑湿证 137
五、黄汗病 139
六、失音证 141
七、遗尿症 144
第三节 妇产疾病 145
一、乳痈乳疽 145
二、乳风乳疬 146
三、阴吹 148
四、产后病 149
第四节 疑难杂证 151
一、中风 151
二、脊髓炎 152
三、脑动脉炎 153
四、网状青斑 155
五、阳痿 157
六、嗜睡症 158
七、老年性痴呆 159
八、膀胱癌 159
第五节 六经病证 160
一、太阳伤寒证 160
二、少阳寒热证 162
三、阳明腑实证 163
四、太阴睑废证 164
五、少阴阳衰证 166
六、厥阴寒痹证 168
下篇 医案医话第一节 外科病证 172
一、败血症(脓毒) 172
二、肝脓肿(肝痈) 173
三、淋巴结核(瘰疬) 173
四、疽毒内陷 174
五、唇风 177
六、唇疔 178
八、蚁行 179
七、闭目摄口 179
九、滞颐 180
十、唾涎 180
十一、呵欠 181
十二、毛发红糠疹 182
第二节 内科病证 183
一、血尿症 183
二、口干 183
三、百合病 184
四、奔豚 185
五、痞证 187
六、脾疸 187
七、缩阳 189
八、梦交 190
九、味觉丧失 190
十、男性女音 191
十一、头痛 192
十二、眩晕 193
十三、漏汗 194
十四、盗汗 195
第三节 妇科病证 196
一、溢乳 196
二、乳痈 197
三、胎萎 198
二、喉窒 200
第四节 其他杂病 200
一、乳蛾 200
三、喉痹 201
四、喉痈 202
五、寒热 203
六、寒积 203
七、麻疹 205
八、带状疱疹 206
九、疖肿 207
第五节 恶脉证治 209
二、辨证分型 210
一、病因病机 210
三、鉴别诊断 212
四、治疗方法 213
第六节 外治膏药 213
第七节 名方心悟 216
一、左金丸 216
二、小柴胡汤 218
三、龙胆泻肝汤 219
四、麻黄附子细辛汤 220
五、葛根汤 220
附篇 传世秘录第一节 祖传秘方 222
第二节 弟子名录 238